9月29日,206名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廣東組)隊員結束為期14天的集中休整,踏上歸途,將與家人共度中秋,同慶團圓。
7月初,香港暴發以本土病例為主的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一水之隔外,廣東200多名檢測人員主動請纓,先后奔赴香港支援,協助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短時間內大幅提升香港核酸檢測能力,為助力香港戰勝疫情貢獻了“廣東力量”和“廣東經驗”。
8月2日,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7名先遣隊隊員抵達香港,在時間緊、人員少、任務重的情況下,他們詳細梳理香港在核酸檢測方式、流程、實驗室安全防護等方面與內地存在的差異,分析查找可能存在的風險點,為確保普及社區檢測計劃質量奠定了基礎。
核酸檢測能力是疫情防控的關鍵能力。支援隊把系統成熟的防控管理模式運用到香港,發揮第三方醫學檢測優勢,主動與3家內地在港檢測機構建立順暢的溝通對接機制,重點協助華昇診斷中心籌建中山紀念公園氣膜火眼實驗室,助力香港提升核酸檢測能力。
9月1日,香港特區政府在全港18個行政區設置141個采樣點,開展社區普及檢測,旨在通過為香港市民進行一次性免費檢測,篩查出社區的隱形傳播者。
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啟動之初,廣東組24小時連軸轉,挑大梁,完成14萬份樣本檢測。8月底,廣西組、福建組抵達香港后,廣東組開展系統培訓,分享實驗室使用流程與設備,牽手兄弟省份隊友完成檢測任務,并創造氣膜實驗室日檢測20萬管的歷史紀錄。
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廣東組)隊長、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余德文表示,廣東組來港時間早,隊員基礎扎實、經驗豐富,擔負工作任務最重,檢測樣本數量最多,整體檢測質量最高,并在數據統籌、分析等重要崗位發揮了關鍵作用。
9月14日,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如期完成,累計完成約178.3萬個樣本的檢測,經特區政府衛生署復檢確認,其中32例為新確診病例。
支援隊總領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李大川曾用“三個最”,即抵港最早、離港最晚、貢獻最大,點贊廣東組的工作成績。
余德文介紹,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為香港社會找出源頭不明的20例本地個案,香港衛生防疫部門根據檢測結果及時追溯源頭,分析找出密切接觸者,采取相應的隔離防控措施,有效切斷了部分傳染源和病毒傳播鏈。
這是香港首次開展大規模全民篩查,在全球疫情尚未結束時,將為下一步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提供寶貴經驗借鑒。
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是兩地民心相通的橋梁與紐帶。9月16日清晨,570多名隊員陸續踏上回家的路,離開時,香港特區政府官員、多個社團、本地醫護、普通市民夾道歡送,“辛苦啦!感謝支援隊!中國加油!香港加油!”
余德文說,支援隊有效傳遞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的堅定支持和關懷關愛,展現了廣東醫生大愛無疆、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生動詮釋了祖國內地人民與香港同胞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