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代表們提出的建議辦理得怎么樣?11月6日,在省人大代表建議重點辦理推進會上,承辦部門集中向代表通報12項建議辦理情況。12項重點辦理建議由37項相關或同類的代表建議歸納而來,包括防疫物資儲備、兒童看病難、推進城鄉垃圾分類、律師執業權保障等社會民生關注熱點。
據了解,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代表提出的建議已全部辦理答復完畢,其中已解決或基本解決495件,列入年度計劃解決的175件,列入規劃逐步解決的161件,因條件限制或其他原因無法解決的16件。
省發改委:今年醫衛領域補短板項目投資近246億元
在疫情初期,防疫物資緊缺情況較為突出。省人大代表萬軍在閉會期間領銜建議加強我省公共衛生防疫應急物資儲備,被列為常委會重點督辦建議。
對此,省發改委負責人介紹,結合建議辦理已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1+5”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政策體系,包括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實施方案和生產保供、應急運輸、進出口保障、市場監管等5個配套方案,預計經報批后近期可印發實施。
在擴大物資生產能力上,據統計,截至10月底,全省口罩最高日產量1.5億只,醫用防護服最高日產量達13萬件,檢測試劑疫情以來累計生產超1.5億份。
省發改委負責人表示,將加強應急物資儲備設施規劃布局,加快推動省公共衛生醫學中心、廣東省暨廣州市應急物資保障基地項目建設,組織謀劃全省各級政府應急物資儲備設施項目,并納入公共服務領域補短板項目投資計劃。在我省編制的今年公共服務領域補短板項目計劃中,醫療衛生領域項目302個,年度計劃投資接近246億元。
省衛健委:住院醫師培訓向兒科傾斜
針對我省兒童醫療機構不足、兒科醫生不足且待遇偏低等問題,有代表提出建議增設兒童醫院,提升兒科醫護人員待遇。
省衛健委負責人介紹說,目前我省每千名0—14歲兒童擁有兒科醫生數0.72名,在加強兒科醫生培養方面,近年來,廣州醫科大學、廣東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先后設置兒科學本科專業,去年全省招收兒科學本科專業312人,目前在校生共670人。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等項目中,培訓計劃重點向兒科等人才緊缺專業傾斜,積極落實高校畢業生下基層從醫上崗退費計劃,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執業。
根據省衛健委有關信息披露,今年我省安排地方政府債券46.09億元支持省內66個兒童醫院、婦幼保健機構及綜合醫院兒科基礎。下一步還將積極爭取中央投資支持兒童醫院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現每個鄉鎮衛生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至少有1名全科醫生提供規范的兒童基本醫療服務。
為提高兒科醫生待遇同時避免增加患者負擔,省衛健委負責人表示,我省將持續落實兒科加收政策,目前19個地市對體現兒科醫務人員技術勞務特點和價值的醫療服務項目,不同程度落實30%加收政策,同時發揮醫保對兒童用藥的保障功能,擴大兒童用藥范圍,將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治療藥物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省住建廳:已設立垃圾分類專項資金
垃圾分類是當天通報建議辦理中涉及最多的主題。
據省住建廳負責人介紹,我省已設立垃圾分類專項資金,今年投入1.3億元對粵東西北城市和江門、肇慶、惠州市加大獎補支持力度。目前全省已建成生活垃圾處理設施167座,總處理能力14.32萬噸/日,全省垃圾焚化和生化實際處理占比達67.8%,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9.95%。
由于各地基礎各不相同,省住建廳負責人表示,目前全省按照3層次分類施策,廣深已建立比較完善的法規政策和標準技術體系,珠三角其他城市初步建立大件垃圾和園林垃圾收運處理體系,粵東粵西粵北湛江、汕頭等市以點上示范和面上推開相結合,垃圾分類工作體制機制逐步完善。
在管控實驗室危險廢棄物方面,省生態環境廳負責人表示,截至今年10月底,廣州、佛山、中山已探索開展危險廢棄物收集貯存試點,收集貯存能力近50萬噸/年。我省也已下放危廢利用處置項目相關審批權限,不設置準入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