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下滑,我國外貿面臨非常嚴峻復雜的環境。為此,廣州海關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和促進外貿穩增長工作。今年以來,廣州海關先后研究出臺201項措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的暢通運轉,積極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全力以赴促進廣東外貿回穩向好。
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近日,廣州錦興紡織漂染有限公司急需進口一批生產原料棉絳混紡胚紗,廣州海關所屬南沙海關通過“提前申報”和“船邊直提”通關模式,使該批貨物從船舶靠港到裝車提離卡口僅用1.5小時。
據了解,今年以來,南沙海關在南沙新港已完成卷鋼、石油焦、木漿、車厘子等進口貨物“船邊直提”業務80票,貨物整體通關時間平均僅為2小時左右,為企業減少了集裝箱吊裝、移位等環節及堆存時間,節約了企業口岸通關費用。
而針對疫情防控特殊情況,廣州海關全面優化企業注冊、審批、報關、查驗等流程,推行收發貨人“免到場”查驗等新模式。大力優化商品檢驗工作,通過“兩段準入”大幅減少貨物在口岸的滯留時間,疊加“遠程監管”縮短“合格入市”時間。
同時,廣州海關還加快稅收征管方式改革,提高“先放后稅”模式比例,大力推廣關稅保證保險、匯總征稅、自報自繳等稅收征管新模式,推進關稅保證保險等多元化稅收擔保制度改革,目前,新一代電子支付比率已達97.17%。而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也由原來的86種壓縮到46種,在進口申報環節企業免于提交合同、裝箱清單,出口申報環節企業免于提交合同、發票、裝箱清單。通過“單一窗口”推廣《海關專用繳款書》、出口《原產地證書》自助打印,大幅簡化企業通關辦理手續。
口岸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也吸引著更多新航線掛靠。目前,南沙國際航線數量達114條(外貿),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有海運貿易往來,集聚航運物流企業超過7000家。
政務服務網上辦理 保物流鏈供應鏈暢通
通關效率的提升離不開新技術的應用。今年以來,廣州海關不斷加大科研攻關,依托“智慧海關”推進24小時全天候智能通關,利用增強現實(AR)、人工智能(AI)、大數據等手段,實現檢驗檢疫證書審核自動比對、智慧擬證和智慧審證,部分證書的審核時間從10—30分鐘縮短到2分鐘以內。
作為國家口岸辦指定參與試點單位,今年4月起,廣州海關在番禺蓮花山貨運港順利實現海關查驗通知信息自動推送。試點前,貨物查驗企業需要先向碼頭作業場站提交移柜的紙本申請,碼頭調箱完成后反饋企業,企業通知海關,海關接到通知后再安排查驗。現在,海關系統生成查驗指令信息后,碼頭作業場站能即時接收需查驗集裝箱信息,完成調箱后,海關系統自動更新集裝箱狀態,隨機派單查驗。碼頭查驗場地周轉加快,效率倍增,物流鏈供應鏈暢通。據了解,目前廣州海關已在全關區20個水運口岸全面推廣查驗通知信息推送改革。
不僅如此,廣州海關還進一步推行全部行政審批事項網上辦理并倡導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
通過海關行政審批網上辦理平臺或“互聯網+海關”一體化網上辦事平臺,可網上辦理12項行政審批事項;通過“互聯網+海關”關區特色政務服務(廣州)平臺,可辦理企業登記注冊無紙化、查驗交互、科研設備共享簡易程序申請、統計原始資料查詢等17項特色政務服務事項;通過微信“城市服務”,可完成“商品通關狀態查詢”“商品稅費信息查詢”等6項個人政務服務事項。
今年前三季度,廣州海關共網上受理行政審批事項近8000件,該關駐廣州市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共辦理政務服務事項13.3萬余件,其中網辦事項占比達95%,評價滿意率100%。
促進新型貿易業態發展 積極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
如今,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涌現,正進一步促進外貿轉型升級,為外貿發展提供新動能。
4月,佛山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首票“網購保稅進口”商品順利通關。“進口商品以后可以通過海運集裝箱直接運抵順德,不需通過其他地方中轉,通關更加便利,物流成本也降低了。”佛山市磐順物流有限公司經理黃鋼介紹。
7月1日,廣州海關順利完成首批跨境電商B2B出口貨物的通關監管手續,貨物分別在廣州白云機場、南沙海港及佛山跨境電商清關中心通過空運、海運及陸運渠道運輸出境。“跨境電商B2B出口對比一般貿易出口和零售出口這兩種方式,時效性更強、裝運方式更方便,并且可以批量出口,簡化申報,極大節省了人工和物流成本,給我們中小跨境電商企業帶來極大的獲得感。”佛山市三意貿易有限公司業務經理何德光表示,該公司以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的方式在廣州白云機場“簡化申報”出口一批香薰機,在短短30分鐘內就完成了通關監管手續,通過空運渠道飛往馬達加斯加。
廣州海關不斷推出跨境電商監管政策“大禮包”,業務規模一直居全國海關前列。僅11月11日當天,便監管跨境電商進口商品231.1萬票,貨值達6.6億元。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廣州海關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監管進出口商品198.5億元,占全國21.4%,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7.8%,繼續領跑全國海關。廣州海關關區內,廣州市經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同比增長3.8%,達175.2億元人民幣,位列全國首位,占全國10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進出口總值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