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日最大檢測量可達10萬管,每日最大檢測量可達100萬人次,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近日,深圳市福田區PCR移動方艙實驗室正式啟用。
該實驗室是福田區委、區政府重點部署的建設項目,福田區衛生健康局會同多部門,36小時內完成8個移動方艙PCR實驗室的搭建。福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周杰表示,移動方艙實驗室力爭實現轄區所有人員的日核酸檢測達到快檢、快出、快判定的水平。方艙實驗室的啟用,有效地緩解了轄區核酸檢測的壓力,同時也提高了核酸檢測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方艙實驗室按照生物安全管理原則劃分,分為三區兩通道,包括清潔區、緩沖區和實驗檢測區。實驗室包括7個檢測倉和1個專門做樣本處理的前處理倉。其中,前處理倉在接收到樣本后,負責樣本數量的核對,并將樣本錄入到檢測信息系統中。樣本處理完成后,便會進入檢測倉進行檢測。每個檢測倉的日檢測量可達1.5萬管,7個檢測倉的檢測能力可達10萬管,一天24小時可檢測10萬管100萬人份。“7個檢測倉集中在一起最大好處就是響應速度快,只要有一個平整、能夠通水通電的環境,就可以立馬展開工作”,實驗室檢驗科負責人表示,檢測結果出來后便會與粵康碼自動對接,實現自動上傳。
實驗室投入使用后,迅速承接和檢測了第一批2萬余管核酸樣本,檢測量大概有20萬人。“方艙實行三班倒,每一班次需要6名工作人員,可實現24小時全天候運轉。”檢驗科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