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廣州市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張屹通報,10月25日0時至24時,廣州新增73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
“目前,廣州市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時期,白云區、海珠區局部聚集與越秀區、天河區等散發疫情并存。”張屹介紹,當前廣州市的防控策略是穩控聚集性疫情,嚴防外溢和規模性反彈,針對散發疫點,逐個圍追堵截,同時強化常態化疫情防控。
目前海珠區本輪疫情仍處于發展期:10月25日8時至26日12時新增35例本土感染者,其中,海珠區30例,關聯到越秀區2例、天河區2例、荔灣區1例。海珠區本輪疫情累計發現69例感染者。張屹表示,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大多數感染者與海珠區江海街桂田村某餐館傳播鏈條相關聯,也有個別傳播關系待查,由于感染者活動范圍廣,涉及城中村、餐廳、工廠、娛樂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本輪疫情續發陽性個案風險較高。
此外,白云區疫情的最新進展為:10月25日8時至26日12時新增17例本土感染者,均在隔離觀察或高中風險區域健康管理人群中排查發現,白云區疫情呈現多點、多鏈、局部聚集等特點,情況仍較為復雜。
近日,花都、白云、海珠、越秀、番禺等區根據疫情防控需要,陸續發布加強社會面疫情防控措施,暫停或限制堂食,對進入密閉半密閉場所、人流密集場所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聞發言人、黨委書記張周斌分析,本輪疫情流行毒株奧密克戎BA.5.2系列分支表現出了更強的傳播能力和更短的潛伏期,具體表現為實時傳播指數Rt最高達到8.2,感染者從被感染到傳染人的平均時間僅為2天,最短僅需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