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廣州市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據會議消息,海珠區疫情在高位波動中緩慢下降,天河區部分社區存在隱匿傳播,番禺區疫情多點散發和局部聚集并存。
重點片區近萬人有疏解意愿
在持續貫徹落實二十條優化措施上,廣州專門成立疏解工作專班,結合當前疫情形勢,有序開展風險區域內人員疏解工作,最大限度滿足風險區域人員疏解意愿。
根據摸查情況,海珠區康鷺、龍潭、逸景疊彩、瑞寶等重點片區近萬人有疏解意愿。據悉,只要滿足“持續5天核酸檢測結果陰性、健康碼綠碼、所在樓棟連續3日無新增病例”等條件的人員,接受3天集中健康監測后,做好個人防護,可閉環轉運到市內或市外目的地。目前,疏解工作正有序進行。
此外,廣州專門成立疏解工作專班,在全面分析評估風險的基礎上,按照分類施策、分批轉運、安全有序、嚴防外溢的原則,制訂工作方案,對照人員名冊、疏解條件,逐個摸查返鄉和投親靠友意愿,提前與疏解目的地“點對點”溝通,做到全程閉環管理和返程人員信息“雙握手”,確保返程人員落實目的地相關防控要求,將外溢風險降到最低。
各收治醫院超5200人出院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在會上通報,11月26日0至24時,廣州市新增7412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其中,社會面發現95例,其余均在隔離觀察、高風險區篩查或閉環管理重點人員檢測中發現。在全市新增感染者中,無癥狀7266例、輕型和普通型146例,無重型、危重型患者。截至27日15時,全市各收治醫院出院5217人。
海珠區26日新增6920例,康鷺、大塘、龍潭片區新增個案數趨于穩定,但在原管控區西側、南側等相鄰區域社會面個案增多,部分城中村出現聚集性疫情,形勢依然復雜嚴峻。
天河區員村街和長興街的感染者數量在持續增加,26日至27日黃村街黃村、珠吉街珠村相繼出現多個混管核酸檢測陽性,說明社區存在隱匿傳播,防控壓力持續增大。
番禺區前期的聚集性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是近3日連續報告多起不明來源社會面個案,主要分布在大石、洛浦、鐘村、石壁、南村、化龍等地,報告感染者的鎮街數有所增多,防控壓力持續增大。
白云區、越秀區、花都區、荔灣區每天均有零星散發陽性個案或小范圍聚集性疫情,部分來源不明,部分由外省市輸入,正在處置中。增城區、從化區前期聚集性疫情也在處置中。南沙區、黃埔區疫情相對平穩。
重點做好封控管控區域物資保供
在封控管控區域物資保供方面,廣州市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副主任汪茂增介紹,今年10月中旬以來,全市供銷合作社系統按照廣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物資保障組的要求,重點做好封控管控區域物資保供工作。截至11月26日,執行保供任務31次,服務單數27.02萬單,出動9791人次、車輛3183臺次,向42個街道供應生活物資4093.744噸,提供飯餐2.8萬份。
“這兩天轉冷降溫,我們迅速籌措了一批棉被送到方艙醫院。截至目前已向方艙醫院供應棉被、飲用水、帳篷、奶粉等生活用品6.16萬件,盡最大努力保障方艙醫院醫護人員和病人的工作、生活需要。”汪茂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