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江門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提出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僑都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今年江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力爭7%以上。江門提出,狠抓招商引資助推經濟發展,把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爭取全年引進項目投資額超2000億元。
“保六爭七”關鍵在于堅持制造業當家。江門提出,深入推進“工業振興”工程,鞏固提升產值超500億元產業鏈,做強產值超千億產業集群,重點打造新能源、新一代電子信息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推動建筑業總產值超500億元。同時,大力實施“園區再造”工程,高標準建設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新征土地1.5萬畝,集中資源支持3個先行啟動區建設“萬畝千億”大平臺。
沒有工業投資當家,就沒有制造業當家;沒有招商引資,就沒有工業投資。江門提出,把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領導干部親自招、帶頭招,各市長和各縣(市、區)長力爭招引1個以上投資超10億元項目。爭取全年引進項目投資額超2000億元,其中制造業項目投資額占比超80%,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超45個,完成工業投資超1000億元。
企業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石。江門將支持無限極、國能臺電產值超百億企業做強做優,推動亞太森博等企業產值上百億,爭取新增3家以上產值超50億企業、5家以上產值超10億企業,發揮鏈主企業牽引帶動作用,發展壯大骨干企業,吸引更多企業協同創新、完善鏈條、共同成長。
科技創造未來,人才引領發展。江門提出,全面加強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升人才引育水平,新建一批博士博士后科研平臺,力爭引進緊缺博士人才超200人。籌建市產業工程師聯盟,新增產業工程師人才超2000人。同時,加大對新市民、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讓各類人才在江門成就事業、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