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的越秀公園,占地約8500平方米的海東京畿園常被市民們稱為“韓國園”,不少市民會前往這片薈萃著韓國園林精華的庭院“打卡”。
2003年10月,廣東省和韓國京畿道締結為友好省道關系,兩地約定在對方的省會城市中心公園內互建傳統園林。2005年11月,這座薈萃了韓國園林精華的海東京畿園落成,設計和施工均由韓國完成。
這是粵韓往來“朋友圈”越擴越大的一大縮影。今年是中韓建交30周年,30年來,雙方互為重要貿易伙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11月17日,2022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韓國分會場(以下簡稱“韓國分會場”)在京畿道成功舉辦。
“中韓是隔海相望的永久近鄰,兩國人民友好交往源遠流長。”廣東省貿促會副會長崔爽在韓國分會場上表示。近年來,三星、SK、現代汽車、LG等韓國企業在華多地建設工廠,小米、大疆等品牌也進軍韓國,位于中國的廣東惠州、江蘇鹽城、山東煙臺和韓國全北新萬金的四大中韓產業園區建設更是如火如荼,雙方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交融格局。
搭建平臺
全球招商 誠邀韓企攜手共謀商機
在2022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韓國分會場上,“開放程度高”“經濟活力強”“營商環境好”成為了粵港澳大灣區投資推介亮出的“關鍵牌”。
2021年,廣東對韓國進出口4564億元,占同期中國對韓貿易總額的19%,韓國是廣東第五大進出口市場。同時,韓國也是廣東第五大外資來源地,2021年,韓國在廣東新設外商直接投資企業629個;合同外資金額85.4億元,增長了五倍以上;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0.6億元,增長一倍多。
“這充分說明韓國企業對中國市場,特別是廣東市場和廣東經濟發展充滿信心。”崔爽說。
粵港澳大灣區加速向世界級城市群“聚變”,廣東正按照國家部署,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攜手港澳推動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
韓國現代汽車集團(中國)負責人談到,廣東一直都是外商企業在華投資最具吸引力的地區之一,無論是在基礎設施、人力資源、產業配套等方面的資源優勢,還是在加強法治建設、營造公平規范的營商環境方面的環境優勢,都為外商投資帶來了便利,“尤其是在今年,廣東相繼出臺了《廣東省外商投資權益保護條例》和《廣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進一步提升了外商在粵投資的舒適度。”
投資熱土
馬不停蹄 韓國對粵合同外資金額增長超五倍
韓國的資訊科技產業多年來一直執業界之牛耳,制造業與科技產業發達,除高速互聯網服務聞名世界外,內存、液晶顯示器及等離子顯示屏等平面顯示裝置和移動電話都在世界市場中具有領導地位。
與此同時,《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粵港澳大灣區要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這意味著,兩國企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未來汽車等新興產業領域有更多的合作可能。
在廣東這片投資熱土之上,韓國企業正摩拳擦掌,期待著為粵韓經貿合作注入新的力量。
來自韓國的LG集團在廣東的投資史已有近30年。平均6年投資一工廠,LG Display在廣州不斷壯大。
1993年,LG集團乘著中韓建交的東風進軍中國,落地廣東惠州;2006年,LG Display落戶廣州黃埔建設模組工廠;2012年,投建LCD面板工廠;2019年,8.5代OLED面板工廠投產,投資規模達460億元人民幣。
“以廣東省各大城市為首選投資地,這是LG集團的特別之處。”今年8月,LG電子(惠州)總經理宋永秀表示,面對復雜多變的貿易形勢,廣東省與惠州市一直在努力為韓資企業培育良好的投資環境,“LG集團及其他韓國企業感受到了在廣東及惠州投資的價值,也因此增強了在廣東投資的信心”。
隨著粵韓兩地合作穩步推進,2017年12月,中韓(惠州)產業園成立。中韓(惠州)產業園是中韓兩國達成共識并納入中韓自貿協定框架的兩國共建產業園區,為推動韓國與惠州經貿合作、人文交流提供了重大機遇、良好平臺。
合作共贏
RCEP生效 粵韓企業共享開放新機遇
2022年2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對韓國生效實施。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全球更多高端經濟要素正加速流入廣東,眾多韓國企業和行業巨頭紛紛亮出在廣東開展業務的“大動作”。
今年7月,韓國SK集團旗下化工企業SK化工(SK chemicals)與中國廣東汕頭市同當地綠色材料企業簽署諒解備忘錄(MOU),兩家公司成立的合資企業將興建年產能10萬噸的再利用原料解聚合工廠和年產能20萬噸的再生塑料和共聚多酯工廠。
今年年內,現代汽車集團在海外的首家氫燃料電池系統研發、生產、銷售基地——“HTWO廣州”即將竣工投產。預計到2030年,“HTWO廣州”總投資將達到85億元人民幣。
在過去,在OLED、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領域,韓國與廣東省一直保持著緊密的交流與合作。而隨著今年年初RCEP相繼在中韓兩國生效,韓國企業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也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隨著RCEP的實施,中韓產業合作迎來了發展機遇。”廣東省貿促會自貿協定服務中心副主任鄭崇文在韓國分會場上說道。RCEP一方面提升了中國在亞太區域的自貿環境,擴大在華供應鏈的輻射面和競爭力;另一方面統一了規則,深化包括中韓在內的區域供應鏈的合作與延展,更突破了原有雙邊自貿協定項下貨貿、服貿、投資等領域的承諾水平。
鄭崇文舉例說道,出口韓國的鹿茸、糊精、干貝及某些種類的瓷磚,在RCEP項下可以享受到相較于中韓自貿協定更為優惠的協定關稅;而中國對韓國的紡織、鋼鐵、汽車零部件等進一步開放。
氫能產業巨頭現代汽車集團極為看重RCEP帶來的機遇。“隨著RCEP在兩國的生效,潛在的市場機遇將會不斷涌現。”現代汽車集團(中國)相關負責人透露,現代汽車集團“HTWO廣州”已與廣州氫能“鏈主”單位的恒運集團以及廣州開發區交投集團簽訂合作意向書,建立氫能合資公司。下一步,集團將與恒運集團、文遠知行三方聯合在廣州開發區打造全球首個無人駕駛氫能汽車示范區。
“我們將充分利用廣州開闊的市場環境、能夠攜手合作的產業鏈優秀企業,以及政府對外資企業抱有開放合作的態度,持續推動氫能產業在華的快速發展。”現代汽車集團(中國)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