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職稱評審將于8月正式啟動。如何解決專業技術人員普遍反映的職稱評價唯學歷唯資歷、申報證明材料多、評審專業覆蓋不完整等問題,使專業技術人才成為推動廣東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我省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推出服務專技人才系列舉措,奔著問題去,盯著實效改,確保改革出實績、工作見成效。
快遞小哥等新業態專技人才也可評職稱
隨著新興職業不斷涌現,圍繞新業態,拓寬評審領域,成為省人社廳一個重要課題。今年,我省各級人社部門將設置職稱申報點,服務自由職業和非公有制經濟領域專業技術人員,進一步暢通其職稱評審渠道。
一系列的新政策也讓越來越多新興職業得以參與到今年的職稱評審當中。如在我省內從事郵政寄遞、快遞設備工程、網路工程、信息工程等領域工作的快遞工程技術人才,均可申報工程系列職稱評審。“快遞小哥”也可通過轉型,成為快遞工程技術人才隊伍中的一員,從而獲得申報職稱的機會。
與此同時,職稱評價“獨木橋”“玻璃門”也開始消失,高技能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各類人才啟動融合發展。根據已出臺的《關于在工程技術領域實現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實施方案》,省人社廳將于8月底前在輕工、食品、機電、電力等領域開展首批高技能人才職稱評價工作,實現兩類人才的職業發展通道貫通。
數據顯示,至2019年6月底,廣東全省專業技術人才636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77萬人,同比新增專技人才36萬人,新增高級職稱人才近2.7萬人。政策的創新,將讓更多優秀人才有機會參加職稱評審,進一步壯大我省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將引入同行評價、面試答辯等多種評價方式
學歷不夠,無法參加職稱評審,一直困擾著部分技術過硬的專業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后,我省將進一步放寬學歷、資歷條件限制。大學本科學歷以下也可破格申報高級工程師職稱。
省人社廳還將引入同行評價、面試答辯、業績展示等多種評價方式,進一步打破學歷、資歷、論文、課題等方面條條框框的限制。
改革后的職稱評審,更側重于基礎研究、能力和業績。將專利成果、技術報告、軟課題研究報告、規劃設計方案等均納入業績成果,實行重大原創性研究成果“一票決定”制度。
外語和計算機考試成績條件限制弱化,更注重科技成果轉化和實際貢獻。符合條件的企業家可不受現行職稱評審標準關于學歷、資歷、論文、課題等的規定,按現有職稱申報程序直接向對應評委會申報高級職稱,組織專場評審。
此外,今年職稱評審中,省人社廳還將推出多項舉措切實為申報人減負。比如繼續教育證書只提供當年(本年度)的即可;精簡學歷、社保憑證等職稱評審證明材料,允許有條件的地市和行業領域,探索試行證明材料告知承諾制,由個人作真實有效的書面承諾,經用人單位確認后替代相關證明材料,實現證明材料大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