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是長期困擾廣東發展的突出問題,也是廣東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
省發展改革委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努力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轉化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生動實踐,力爭以新擔當新作為著力破解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
做優做強珠三角核心區
前不久,省委、省政府正式印發《關于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促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意見》,加快構建由珠三角核心區、沿海經濟帶、北部生態發展區構成的“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
珠三角地區是引領全省發展的核心區和主引擎。強化珠三角核心引領帶動作用,關鍵是要推動廣州、深圳“雙核”驅動,加快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增強輻射帶動能力。
廣州市以新擔當新作為煥發城市新活力。出臺“廣州改革60條”和營商環境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等文件,實施營商環境2.0改革,開展11個專項行動,推進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等3項全國改革試點。301家世界500強企業在穗投資,市場采購、跨境電商等新業態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深圳市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聚焦深港合作,在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發揮“橋頭堡”作用;聚焦創新合作,積極推動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聚焦協同合作,攜手廣州強化“雙核驅動”,加強深莞惠+河源、汕尾“3+2”經濟圈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建設步伐加快。
“我省將重點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要戰略機遇,支持珠三角在轉型升級、創新驅動上下功夫,盡快做優做強。”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
培育壯大東西兩翼發展極
8月初,全球化工巨頭巴斯夫計劃在湛江新型一體化生產基地新建的工程塑料改性裝置和熱塑性聚氨酯(TPU)生產裝置工程正式通過備案。這將會成為湛江一體化基地首批投產的裝置。該基地是巴斯夫全球三大化工基地之一,也將成為亞洲地區最大的化工項目。
幾乎在同一時間,新建漳州至汕頭高鐵的預可研報告順利通過專家組評審。這條從廣東汕頭至福建漳州的線路全長181.464公里,將南接在建汕汕鐵路、北連在建福廈客專,共同形成沿海高速鐵路新通道,成為長三角、珠三角及西南地區與東南沿海地區交通要道。
汕頭、湛江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支撐引領區域發展能力正不斷增強,推動東西兩翼地區打造成全省新的增長極。
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強化“一帶”產業發展主戰場地位,一方面要堅持發展實體經濟不動搖,加快推進湛江巴斯夫、中石油揭陽煉化等重大產業項目和廣湛、廣汕汕高鐵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一批高水平產業集群;另一方面,要培育壯大汕潮揭、湛茂發展極,打造以珠三角城市群為核心、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都市圈為兩翼的沿海城市帶、產業集聚帶、濱海旅游帶。
加快建設北部生態發展區
夏夜,很多河源市民喜歡到濱江綠道漫步納涼。這條長達41公里的省立綠道,由北向南貫穿河源市中心城區,串聯起東江畫廊風景區、東源人民公園、客家文化公園、文化廣場、龜峰公園、恐龍文化公園、太平街等,是河源市綠道脈絡的骨干。截至目前,河源已陸續建成綠道約51.3公里,該市正大力推進新一輪綠化河源大行動,努力建設綠色發展示范區。
河源市加強生態景區和綠道建設的例子,只是我省促進北部生態發展區全域旅游發展的一個縮影。
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以構建北部生態屏障為抓手,廣東積極探索綠色生態發展路徑,在韶關、清遠部分地區高標準、高水平打造集中連片、規模較大的生態特別保護區,探索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加快構建和鞏固北部生態保護屏障。”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要加快出臺我省基本公共服務標準,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