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潭革命歷史陳列館,感受“忠誠如鐵、敢為人先、不怕犧牲、一往無前”的高潭革命精神;在港口英雄民兵連,感受“保家衛國、英勇戰斗”的“南海長城”精神;在安墩粵贛湘邊縱隊遺址,感受“生為革命,死重泰山”的無畏精神;在稔山雁湖革命史館,感受“紅色通道”上革命英烈無私奉獻、前赴后繼的偉大精神……在惠州市惠東縣,一堂堂主題鮮明、生動形象的黨性教育課,讓廣大黨員干部思想受洗禮、信念更堅定。
自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惠東縣充分挖掘和利用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通過開展情景式、體驗式、沉浸式現場教學,以及講好紅色故事等多種形式,掀起主題教育“不忘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學習熱潮,筑牢了黨員干部思想根基。隨著主題教育的深入開展,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和開發工作也取得了積極成效,成果逐漸呈現。
講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近年來,惠東依托紅色資源推出“紅色課堂”,將高潭鎮中洞百慶樓、甘溪村五名黨員雕塑廣場等6個主題鮮明、代表性強的現場作為教學點,開展瞻仰革命舊址、重走紅軍路、重溫入黨誓詞等情景式、體驗式、沉浸式現場教學,讓廣大黨員干部近距離感受紅色文化,加強黨性修養。
按照“因地制宜、按需施教、管用實用”的原則,惠東制定《惠東縣現場教學點工作方案》,以發掘培育愛國主義基地、黨史教育基地、優秀企業、生產示范戶等作為現場教學點,充分利用16個鎮街黨校、288個村級分校,靈活組織黨員干部圍繞主題教育進行專題學習。
惠東多措并舉開展紅色故事宣講活動,挖掘、挑選10名“草根名嘴”組成宣講隊深入機關、企業、學校、社區、農村中,口述經歷,情傳內心。同時,該縣還制作了《口述歷史》系列專題片,深挖老干部、老戰士的紅色革命故事,用他們對黨的忠貞信念,為革命鞠躬盡瘁的精神,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珍惜當下、堅定理想信念。
截至目前,惠東基層黨校累計開展各類培訓班530多場,參學人員多達6萬多人次,開展紅色故事會50余場。
完善基建 革命老區重燃生機
最近,高潭東江干部學院建設工程正逐步收尾,室內裝修、課桌椅擺放及教學設備安裝等有序進行,并將于年底前投入使用。
該學院建成后,可同時滿足1000人培訓和500人食宿,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黨性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保密教育基地、基層黨支部書記培訓基地、統戰干部培訓基地等,為全國、全省干部培訓開辟新陣地。
東江干部學院建設項目,是惠東著力改善革命老區的各方面基礎建設,加快老區振興發展的縮影。
當前,惠東縣還在加快推進全縣228處紅色革命遺址的保護、修繕及相關民生基礎建設,一系列供電、飲水、通信、亮化等群眾看得見變化、感受到實惠的民生項目正密集動工。
目前,惠東已吸納老區蘇區振興發展項目庫共380個,總投資約4800億元。隨著高潭、安墩、寶口連片開發步伐加快,曾經的偏遠山區變成了紅色景區,綠茶、蜜柚、蜂蜜等特色種養農產品變成紅色旅游產品,當地農民變成紅色旅游從業人員,拓寬了革命老區脫貧致富的途徑,老區人民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