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 要聞速遞

廣東落實“小切口大變化”民生實事辦理制度 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時間 : 2021-05-28 08:56:31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廣東把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作為落腳點,將學習成效轉化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不懈動力。落實“小切口大變化”民生實事辦理制度,擦亮“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金字招牌,今年計劃新增培訓100萬人次;在深入調研基礎上,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基層矛盾糾紛、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基礎教育均等化、電信網絡詐騙等問題,提出辦實事工作項目,制定實施方案、開展專項行動,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

  廣大黨員干部在學習領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一個個攻堅克難、為民辦事的探索實踐在廣東大地展開,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關鍵詞:三項工程

  “三項工程”累計培訓414.77萬人次

  學一技之長 穩民生之本

  初夏,汕尾晨洲村的萬畝蠔田波光粼粼,蠔樁上附著密密麻麻的生蠔。“粵菜師傅·幸福菜譜”首站來到這里,發布生蠔特色菜譜。6道生蠔特色菜,由當地粵菜師傅以多種烹飪技法制作而成。

  從4月開始,“粵菜師傅·幸福菜譜”陸續走進全省各地,將“粵菜師傅”與菜式創新、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帶動食材、菜品和產品的銷售。“希望讓廣大消費者有機會烹飪、品嘗我們的特色食材,在擴大銷路的同時,也能拓寬村民致富路。”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負責人、蠔門九式創始人陳漢宗說。

  今年,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廣東不斷擦亮“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金字招牌,以技能帶動就業致富,助力鄉村振興,解決民生需求。

  聚焦痛點難點??

  以技能帶動就業致富

  “起薪就超萬元!以前哪里想過。”廣東技工鐘清閑因技藝突出,被廣州市建筑集團有限公司“相中”,破例錄用為技術員。

  “‘三項工程’對促進技能就業、技能致富有顯著帶動作用。今年,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我們把學習黨史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突出學用結合、知行合一。”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說,接下來,將在更高起點上推動“三項工程”高質量發展。

  今年,廣東深入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十大重點培訓工程,部署實施百萬產業工人和百萬職業農民培訓計劃。特別是針對部分農民技能水平低、就業穩定性差等問題,開展大量低門檻、無門檻的職業技能培訓,支持受訓農民返鄉創業或外出務工。借助“三項工程”,越來越多的人把飯碗端得更穩。

  為不斷優化就業環境,今年廣東出臺3.0版“促進就業九條”,開通“三項工程”就業創業融資審批快辦通道,建設一批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店。目前,“三項工程”累計開展培訓414.77萬人次,“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工程累計帶動就業創業124.6萬人次,技工院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98%。

  聚焦重點任務??

  技能興農助力鄉村振興

  最近,脫貧戶韓南發的苦瓜又賣出了好價錢,他把這歸功于“粵菜師傅”高飛的嚴格要求。“他堅持苦瓜不能用農藥,必須手工除草,重量要在六到八兩之間口感才最好。”韓南發說,這樣雖然種起來辛苦,但可以賣到原來3倍的價格。

  以往偏僻的湛江虎頭坡村,而今因農業發展,吸引了不少鄉村游旅客,帶旺了整個鄉村。

  今年,廣東進一步發揮“三項工程”技能興農優勢,助力鄉村振興。我省實施“粵菜師傅”與粵菜產業協同發展計劃,推動粵菜與農村養殖業、種植業等深度融合對接;健全“人、菜、店”標準體系;做強廣東農博會等粵菜產業促進平臺,推動形成不少地方特色粵菜食材品牌。此外,還培育“粵菜師傅”名村10個,建設鄉村旅游粵菜美食點382個、美食旅游精品線路32條。

  同時,廣東還將“三項工程”導入省際和省內幫扶,幫助農民技能脫貧——培訓對口幫扶地區和省內貧困勞動力4.2萬人次,每年支持1.5萬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免費入讀技校,建立一批就業扶貧安置基地,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

  聚焦“急難愁盼”??

  擴大供給解決民生需求

  “請了‘月嫂’鄧姐,幫我省了不少心。”5月14日,來自佛山南海的“寶媽”嚴詩欣依依不舍地送走了自己的月嫂鄧漢娣。

  “公司平時有很多培訓,怎么給寶寶拍嗝、洗澡,怎么給寶媽做月子餐、催乳等都有學。一個月看著小寶寶從不到5斤長到快7斤,我真開心。”鄧漢娣說。

  廣東以“南粵家政”工程為抓手,加快對接“一老一小”服務需求。廣東重點實施母嬰、居家、養老、醫護四大培訓項目,推動廣州、深圳、韶關、肇慶等地涌現出“南粵家政羊城行動”“鵬城管家”“丹霞月嫂”等地方特色家政品牌,有效緩解城市家庭“請保姆難”問題。

  近年來,廣東以實施“三項工程”為抓手,持續壯大技能力量。針對技能人才規模結構與經濟高質量發展需求不相適應的問題,加快“廣東技工”與廣東制造共同成長,重點面向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發展需求,擴大技能人才有效供給。

  廣東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現全省技工院校平均每個專業與7個企業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目前全省技能人才1335萬人,高技能人才447萬人,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點評:

  “三項工程”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化,深入了解群眾需求,穩定民生之本。

  ◎目前“三項工程”累計開展培訓414.77萬人次

  “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工程累計帶動就業創業124.6萬人次;技工院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98%

  ◎全省184所技工院校、職業院校開設粵菜相關專業在校生6.8萬人;283所各類院校開設護理、托育等家政服務相關專業在校生約13萬人

  ◎“三項工程”培訓對口幫扶地區和省內貧困勞動力4.2萬人次;每年支持1.5萬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免費入讀技校

  關鍵詞:基層矛盾糾紛排查化解

  開展專項行動以來,排查基層矛盾糾紛近18萬條

  深入查隱患 多元解糾紛

  位于廣州荔灣區的南方茶葉市場,是全國規模最大的茶葉集散地。今年3月,因與村經濟聯社租賃合約期滿,承租公司2000年起建設、運營的南方茶葉市場中心館物業將被收回,該公司和200多家茶葉商戶面臨巨額損失。

  基層矛盾糾紛排查中發現的這一問題立即引起了廣州市荔灣區有關部門重視,經積極協調,矛盾雙方達成協議:相關物業整體打包上三資平臺招租,承租公司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續租權。一場牽動成百上千村民、商戶利益的矛盾,順利化解。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今年3月,廣東在全省開展基層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各級各部門將專項行動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重要內容,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最憂心、最期盼、最急迫的問題。

  走基層尋源頭??

  問題線索按急難程度列入臺賬

  3月下旬,深圳坪山區某公司員工非因工死亡,死者家屬與公司因補償事宜產生糾紛。街道及時組織家屬、企業及社保局等多番調處,推動該公司與家屬達成協議,同意給予適當人道主義補償,圓滿化解了矛盾糾紛。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類似案例在廣東各地不時上演。

  今年3月,省委部署由省委平安廣東建設領導小組牽頭、省委政法委具體組織,在全省開展基層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

  專項行動開展后,廣東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深入矛盾糾紛易發地、治安隱患集中地,聚焦突出的風險、群眾揪心的矛盾、影響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全面排查風險隱患,用心傾聽群眾意見,全力化解矛盾糾紛。

  為確保全省“一盤棋”,形成化解基層矛盾糾紛合力,省委政法委制定專項行動總體方案,多次牽頭召開部署會、現場會、推進會,落細落小落具體專項行動各項工作任務和措施。各地各部門迅速動員部署,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成立工作專班,高效開展專項行動。

  基層矛盾糾紛呈內容多元化、主體群體化、案件數量多等特點,如何區分輕重緩急、有的放矢?

  省委政法委專門部署,各級各部門要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重點做好社會治安突出風險、基層各類矛盾糾紛等6方面風險的排查化解。堅持每周滾動排查,將發現的矛盾問題按急難程度分別列入省、市、縣臺賬,做到明確責任分工,落實分類分策化解處置措施,加大攻堅力度。

  解難題化心結??

  健全機制推動矛盾源頭化解

  “各位聯絡員,接下來有問題我們隨時溝通,力求盡量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日前,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11名法官來到板芙鎮,與該鎮11個村居聯絡員建立一對一即時聯絡機制。今年4月,該市市委政法委統籌指導全市法院開展“人民法官下村居”活動,努力實現“小矛盾不出村居,一般矛盾不出鎮街”。

  健全工作機制、推動矛盾源頭化解,是本次專項行動一大發力點。

  從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出發,我省積極構建以人民調解為基礎,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優勢互補、有機銜接、協調聯動的大調解工作格局。同時,積極建設多方參與調解中心,如全省法院成立集繁簡分流、訴前調處、案件速裁、司法確認為一體的調解或訴調對接中心,推動大批糾紛訴前化解。

  解難題、化心結。專項行動部署,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干預機制,在全省基層綜治中心規范統一建立“粵心安”社會心理服務站(室),開展心理咨詢、心理危機干預、心理健康宣教活動等,群眾心理健康知識普及率得到較大提升,對防輕生、防控命案、管控精神障礙患者等起到了積極作用。

  為強化應急處突能力,廣州等地組建了應急處突專班,建立四級應急處置機制,完善各部門參與的應急處置聯動機制。梅州、惠州、陽江市堅持底線思維,針對不同規模、不同類別、不同場合的風險事件,完善工作預案,加強處置演練,有效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各地各部門還在節假日期間,按照統一部署及時啟動安保及勤務響應,有效防范化解各類公共安全風險隱患。

  據悉,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省綜治信息系統網格員排查各類矛盾糾紛事件近18萬條,超98%已成功化解結案。

  點評:

  深入基層尋源頭排風險,為群眾解心結,扎扎實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把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

  ◎加強對學校、醫院、廣場等重點場所、部位安全管理和巡邏防控,加強對偏遠農村、城鄉接合部、城中村等區域群防群控

  ◎健全“一站式”多元解紛體系、訴訟服務體系和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加強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關口把控

  ◎加快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建設,推動市域社會治理工作布局現代化,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建立健全經常性心理服務疏導和預警干預機制,建立相關運行機制,推動心理咨詢、心理篩查和心理干預等工作開展

  ◎推動鄉鎮(街道)綜治中心實體化、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將其打造成矛盾糾紛化解的最前沿、主陣地

  關鍵詞: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加大投入補短板,“一盤棋”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擴容增學位 提升獲得感

  增加教育投入、擴大學位供給、推動集團化辦學……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廣東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深入調研、創新形式、多措并舉,將學習成效轉化成為民辦實事解難題的實際行動,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目前,廣東正在制定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進一步加大投入補短板,著力解決區域城鄉不平衡問題,探索建立珠三角與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對口幫扶機制,“一盤棋”激活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擴容量??

  持續增加學位供給

  火熱的招生季,一則好消息在家長朋友圈刷屏:今年東莞為義務教育階段非戶籍適齡兒童少年提供積分入學和優待政策學位14.1萬個,比去年增加6.2萬個,增幅約78.3%。

  “增學位,解民憂,進一步打造東莞品質教育,推動全市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東莞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對大城市而言,日益增長的學位需求是一種甜蜜的負擔。“二孩”入學潮到來、常住人口增加,優質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問題凸顯。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廣東增加基礎教育投入,改善現有辦學條件,新建、擴建、改建義務教育項目,進一步擴大學位資源供給,保障入學需求。其中,云浮市今年計劃投入15.74億元,新建擴建7所學校,建設14030個學前教育公辦學位、32578個義務教育學位;廣州市新建廣州市執信中學二沙島校區等10余所學校,覆蓋全市各區;珠海市新建成中小學8所、新增學位11000個,建成幼兒園8所、新增學位2800個;河源市江東新區投入11億元新建、改建、擴建公辦幼兒園7所,增加學位1995個,增加普惠性民辦幼兒園6間、學位2520個……

  一場“學位攻堅戰”縱深推進,進一步滿足適齡兒童少年的入園入學需求。

  提質量??

  把好學校辦在家門口

  受經濟、人才和人口影響,廣東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存在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象。有學上更要上好學,優質教育始終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主要內涵之一。

  市區的好口碑學校多,郊區、城中村、鄉村的好學校少,矛盾怎么破解?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各地多措并舉,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滿足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的需求。

  集團化辦學是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總量的重要一招。如廣州已成立84個教育集團,市屬優質教育集團實現11個區全覆蓋;東莞組建40個教育集團,教育集團覆蓋28個園區、鎮街,快速擴充優質教育資源,把一批好學校辦在了家門口。

  “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要扎實推動基礎教育‘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幸福標桿行動,滿足孩子們‘上好學’的需求,打造以人民為中心的優質均衡義務教育。”廣州市天河區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說。

  辦實事??

  提供多樣化服務“菜單”

  學校放學早、家長下班晚,尷尬的接送時間讓不少家長犯難。孩子放學去哪兒,成為課堂之外的社會“痛點”。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深圳市教育局將學習成效轉化成為民辦實事解難題的實際行動,穩步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工作,獲得學生家長的“點贊”。

  目前,深圳已經實現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課后服務100%全覆蓋,課后服務學生參與率為93.32%。

  課外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也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之一。

  5月22日,廣州300名師生與香港、澳門、嘉興300名學生代表進行連線互動,聯手展示科技模型,講述模型背后的紅色故事。

  “同做小紅船,共敘家國事。”廣州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說,穗港澳青少年科技體育模型邀請賽是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融合的傳統交流活動。今年四地師生共同學習了解黨的發展歷史,堅定科技報國的信念,厚植愛黨愛國情懷。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也是民心工程、民生工程。系統謀劃推進全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南粵大地正在行動。

  點評:

  增學位擴供給,以重點民生項目為抓手,解決群眾關心的基礎教育均等化問題。

  我省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107.04%,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6.11%,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穩定在95%以上,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2020年全省基礎教育在校生共2139.49萬人,學校共36273所,其中:幼兒園在園幼兒共480.18萬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在校生1057.11萬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90.35萬人

  ◎我省已實現教育強縣(市、區)、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市、區)全覆蓋

  關鍵詞:交通安全整治

  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進入集中攻堅階段

  “路長”助通途 執法有“金睛”

  “家門口路面裝上了減速帶,過往車輛都會慢下來,出門安全很多。”肇慶市鳳凰鎮新鳳村老李家的房子坐落在村道拐彎處,最近幾年鄉村旅游發展火熱,車流帶來了收入,也潛藏著隱患。老李說,向路長反映問題后,不到一個月,減速帶就裝好了。

  廣東道路交通事故總量較大,聚焦交通安全這一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今年3月以來,廣東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組織開展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工作攻堅行動,目前已經進入集中攻堅階段。這段時間來,全省道路交通事故數量、事故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了11.78%、16.87%。

  接下來,各地、各部門還從“人、車、路、企、救”五方面全力防范化解安全風險,用心用情為人民群眾安全出行、安居樂業一路護航。

  將黨建融入路長制??

  安全責任落實到“最后一公里”

  過去,村道需要維修,或者存在哪些交通隱患,新鳳村村民們往往不知道應該如何反映。“太多部門、太多人負責,反而求助無門。”一位村民說,道路不通暢,村里想發展旅游業也很困難。

  這種現象在肇慶農村地區并不少見,此前還有些村級道路基本失管。要推動鄉村振興,把路修好是關鍵。

  為此,肇慶市將黨建工作融入路長制,建立起黨政領導負責制的責任體系和覆蓋全市農村公路的“路長制”組織管理、運行體系。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當地更組織開展“路長護航、質優路暢”的黨建活動,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還形成了“路長吹哨、部門報到”的治理格局——路長和路長辦接到反饋后,可以迅速協調不同部門的力量解決問題。

  肇慶市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工作專班材料組組長、四級調研員劉杰表示,目前,肇慶全市6340條農村公路都有了路長,原來基本失管的村級道路也明確了責任人,將道路安全責任落實到最后一公里。“現在我們都知道,有問題就找路長。”村民們表示。

  管理力量下沉,這是目前全省各地普遍采用的“打法”。各地、各部門成立工作專班,建立每周一簡報、每月一會商、每月一調度、每季一通報、每季一次新聞發布會、每季一督導檢查“六個一”工作機制,把為群眾辦實事落到實處。

  從“人海”到“技防”??

  為交通監管執法配“火眼金睛”

  G240國道清遠源潭鎮路段,南來北往的貨車絡繹不絕。如果這些貨車存在超限、超載行為,對沿線居民來說是極大隱患。在過去,針對這些違法行為,監管部門很難及時調查取證,執法更無從說起。

  為此,清遠市在這一路段建設了非現場執法監測點。經過的貨車如果存在超限超載行為,都逃不過沿路攝像頭、傳感器的“火眼金睛”。清遠將在全市建設非現場執法監測點49個,覆蓋全市19條國省道,預計8月底將全面投入使用。

  “今年3月以來,我們試點使用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管系統,共查處嚴重交通非法行為2萬多起,勸導交通違法25萬多起。”清遠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副支隊長張建軍說。

  我省匯集了公安、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部門數據資源,搭建了“兩客一危一重貨”重點車輛治理監控融合平臺。借助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智能分析駕駛員不安全駕駛行為并自動、實時預警提醒。平臺還接入了車輛實時監控數據,實現運行軌跡、速度以及駕駛員不安全駕駛行為可見可控。

  一系列創新科技、智能設備投入使用,道路交通系統及管理執法正變得更智慧精準。“管理手段要從‘人海戰術’向‘技防戰術’提升,把信息化作為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的制勝一招。”省應急管理廳有關負責人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我省因危化品車引發的安全事故仍呈上升趨勢。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通過一個個服務區改善這一“小切口”,以點帶面推動解民憂破難題,最終帶來“大變化”。

  我省將把服務區劃分為危化品運輸車可進入臨時停靠、可進入僅限加油、禁止駛入三類,對高速路服務區危化品運輸車臨時停靠加強管理。高速公路服務區危化品運輸車輛臨時停靠區的設計也將越來越規范。

  點評:

  推行“路長制”,將交通安全責任壓實到“最后一公里”,用制度的力量為群眾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2021年3月,廣東制定印發了《廣東省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工作方案》,梳理出18個風險55項任務

  ◎2021年3月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大整治以來,全省道路交通事故數量與2020年同比下降11.78%,交通事故死亡人數16.87%

  ◎今年以來,截至5月12日,全省清除八類重點車輛,逾期未檢驗11325輛,逾期未報廢796輛;全省查處酒駕醉駕違法行為6.7萬起,其中:醉駕1.94萬起;全省查處超限超載違法行為4.6萬起,其中“百噸王”嚴重違法696起

  關鍵詞:打擊電信網絡詐騙

  全鏈條打擊、全行業參與,重拳打擊電信詐騙解決群眾揪心事

  內外齊反詐 “斷源”斬鏈條

  近年來,隨著信息社會快速發展,犯罪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傳統接觸式犯罪持續下降,但是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犯罪,發案數量卻日漸增多,不僅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更是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

  “群眾的需要就是公安機關努力的方向。”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為了進一步提高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廣東公安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深入調研、創新形式、多措并舉,嚴密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堅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確保在6月底前,實現案件、警情‘雙下降’的工作目標。”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聯勤作戰??

  變“被動應戰”為“主動應對”

  真警察沖到酒店,撞斷門鎖,一把奪過事主手中正在操作轉賬的手機,戳破假警察的騙局……近日,江門市公安局新會分局成功勸阻市民馮女士免遭“冒充公檢法”詐騙,避免了她近6萬元的損失。

  反詐工作已開展多年,如何更進一步?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廣東省公安廳強化組織領導,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全警反詐”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同時成立實體化“反詐聯勤作戰中心”,采取主要警種合署辦公,7×24小時實體化運作等工作機制,成立半個月,便累計止付涉案資金2.6億元,勸阻疑似被騙事主18.4萬人,抓獲電詐犯罪嫌疑人1137名。

  及時的勸阻、快速的處置,得益于反詐聯勤作戰中心對資源的整合。走進反詐聯勤作戰中心可以看到,各警種派員帶資源、帶權限進駐“作戰中心”,集中合署辦公,打破部門、警種之間的壁壘和阻隔,利用警務大數據,自動識別各類詐騙線索,變“被動應戰”為“主動應對”。3大基礎運營商、7家主要商業銀行全天候對接支撐,快速反應,強化涉詐電話阻斷,涉案資金快速止付凍結,涉詐信息網址攔截封堵,特別是加強夜間時段的應急支付作用。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整合優勢資源,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優化聯勤作戰模式,提升打擊效能和減少發案損失,群策群力守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反詐聯勤作戰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斷源行動??

  全鏈條打擊電信詐騙產業

  “打擊電信詐騙,不能停留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階段,而是要全鏈條打擊,徹底鏟除其上下游產業鏈。”反詐聯勤作戰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為進一步解決好群眾的揪心事操心事,廣東公安相繼開展“斷源”“斷號”等一系列專項行動,將全鏈條全方位打擊的思路貫徹到底。

  從5月8日開始,省公安廳組織全省各地發起“斷源”專項行動,全力清除涉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黑灰產通信設備窩點,堅決斬斷省內黑灰產通信設備源頭。行動開展以來,全省共抓獲犯罪嫌疑人308名,繳獲各類黑灰產通信設備377臺、手機卡5.95萬余張,核破案件791起。

  5月19日,廣州市公安機關成功打掉一個專門向境外電詐團伙提供通信服務的犯罪團伙,在番禺市橋、大龍、南村等地搗毀該犯罪團伙架設的通信窩點11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繳獲設備34臺、電話卡1.5萬多張,核破案件50宗,涉案金額合計800多萬元人民幣。

  一方面從源頭減少犯罪。另一方面,廣東公安不斷加強反詐宣傳,希望通過建立一個立足社區、覆蓋全社會的反詐宣傳體系,營造出“全社會反詐”的氛圍。前不久,深圳的民警們為了推廣“國家反詐中心”App,腦洞大開:下載反詐App可以摸警犬,這一熱搜新聞便是廣東公安加強反詐宣傳工作的體現。

  除了全面推廣“國家反詐中心”App安裝使用外,廣東公安還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目前已在多個平臺開設廣東反詐政務號,開展全天候、全時段、全平臺宣傳報道。

  未來,廣東省公安廳將推動各地成立市級反詐聯勤作戰中心,逐步建立省市聯勤新機制,帶動全省進一步提升協調聯動和高效處置能力,全力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

  點評:

  提升數字智能化水平,跨越信息鴻溝,凝聚反詐合力,以技術賦能提升為群眾辦實事效率。

  ◎斷源行動中,全省警方共抓獲犯罪嫌疑人308名,繳獲黑灰產通信設備377臺手機卡5.95萬余張,核破案件791起

  ◎“反詐聯勤作戰中心”自4月28日運行以來取得明顯成效:打擊方面,截至5月14日,共組織抓獲犯罪嫌疑人1137名,破獲案值超百萬詐騙案7起,抓獲重要逃犯6名;勸阻方面,累計止付涉案銀行賬戶1.2萬個,止付涉案資金2.6億元,累計勸阻疑似被騙事主18.4萬人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