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開 規章庫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006939748/2000-00043 分類: 農業、林業、水利、通知
發布機構: 廣東省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00-12-30
名稱: 轉發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議案的決議的通知
文號: 粵府〔2000〕91號 發布日期: 2000-12-30
主題詞:
【打印】 【字體:    

轉發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議案的決議的通知

發布日期:2000-12-30  瀏覽次數:-

W020090915589544215538.GIF

粵府[2000]91號

315313.png

轉發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農業科技

推廣服務工作議案的決議的通知


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府直屬有關單位:

  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省政府《關于加強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議案的辦理方案報告》,并作出了相應的《決議》。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廣東省人民政府

二〇〇〇年十二月三十日


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

加強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議案的決議

(2000年11月24日廣東省第九屆

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廣東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聽取并審議了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議案的辦理方案報告》。會議同意省人民政府的報告,由省人民政府組織實施。

  會議認為,加強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對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提高我省農產品的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加快我省農業現代化和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會議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提高對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把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以保證我省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健康發展,達到議案預期的目的。對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要進行科學規劃,規范管理。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以市場為導向,突出重點,合理布局,構建我省現代高效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網絡。對區域性良種中心的選點和具體項目的確定,要經過科學論證。要把土壤測試、改良納入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的內容。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農科隊伍建設,積極培養人才,重點充實鄉鎮良種推廣中心站的農業科技骨干力量,不斷提高農業科技人員的素質,增強服務能力,努力開拓農產品銷售有形市場和網絡交易市場,提高農業科技推廣應用效率。各級人民政府搖Ⅲ證落實資金的投入,嚴格管好用好專項資金。在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中,應以廣大農民增產增收為最終目的,著重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直接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對于農業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應依托我省主要農業科研單位和有關高等院校,充分發揮其人才、設備、技術與資源的優勢,促進我省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快速健康發展。各級人大常委會要加強檢查監督,確保議案順利實施。


關于加強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議案的辦理方案報告


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省九屆人大三次會議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強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的議案》(第0002、0005、0008、0011、0012、0032、0061、0073、0090、0099、0104、0124、0129、0147號),交由省政府辦理。省政府組織省農業廳等7個單位,組成3個調查組,對汕頭、湛江、江門等12個市和有關縣、鎮進行實地調查;對其他10個市也進行了書面調查。在此基礎上,經過反復研究,提出了辦理方案。現報告如下:

  一、我省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的基本情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省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據統計,1980年以來,全省先后引進、改良了近1000個動植物優良品種(系)、近2萬份動植物種質,促進了我省“三高”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至1999年,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46%,糧食總產量連續6年增產,畜牧業生產連續20年增長。去年全省農業總產值達976、75億元(不變價),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629元。

  但是,由于國內國際農業競爭日益激烈以及人們對農產品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我省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已難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執法和落實政策力度不夠。一些地方領導對加強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未切實將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缺乏相應的對策和措施。一些地方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辦法》和落實有關政策的力度不夠。

  (二)動植物良種引進工作管理不規范。

  一是缺乏宏觀、統一的管理。據估計,20年來全省重復引進的品種約占引進總數的一半。二是缺乏可行性論證,部分引進的品種沒有推廣應用價值。

  (三)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條件落后,隊伍素質不高。

  據統計,全省50%的市級農科所、90%的縣級農科所缺少試驗示范基地,45%的鄉鎮農技站沒有獨立站址;大多數市以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機構缺少必需的儀器設備;隊伍整體素質也不高,如市、縣農科所專業技術人員只占總人數29、5%。

  (四)農業科技推廣經費不足。

  近20年來,全省各級財政大力支持農業科技事業,為加強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由于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的基礎比較薄弱,以及尚未建立健全現代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制和機制,難以多渠道多形式籌集資金,一些地方的農業科技推廣服務資金不足的問題仍比較突出。

  二、加強我省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的主要措施

  根據省人大代表提出的議案和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的要求,針對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省政府決定,從2001年起,用5年時間,初步建立起現代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機制和網絡,進一步做好動植物良種和技術引進、品種改良、示范、推廣工作,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使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0%左右,力爭2010年趕上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一)提高認識,加強對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的領導。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對進一步提高我省農業科技水平,增強主要農產品的競爭力,保證加入WTO后我省農業穩步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級政府必須進一步提高對加強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按照江澤民總書記提出的“增創新優勢,更上一層樓,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要求,把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真正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將其作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穩定農村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

  為確保議案的順利實施,由各級政府分管農業、農村工作的領導同志負責組織協調,切實加強領導。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辦法》以及國家和省的有關方針、政策,依法行政,并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切實抓好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

  (二)加強動植物良種和技術引進、品種改良、示范、推廣工作的規劃和管理。

  1、引進和改良的原則。動植物良種和技術的引進、品種改良、示范、推廣工作,必須遵循“重要性、先進性、實用性”和“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的原則,科學規劃,規范管理。

  2.引進和品改項目。2001年至2005年,省級計劃引進優良農作物品種88個,優異種資源30份,先進技術12項,種畜6700頭(套);提純復壯農作物品種50個,改良畜禽品種10個。

  3.引進和品改的管理。

  (1)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決定》(粵發[1998]16號)的精神,今后,全省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采取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管理形式,省主要抓好引進和改良工作,市、縣、鎮主要做好示范和推廣工作。

  (2)省農業廳對動植物良種和技術的引進、改良、示范、推廣工作要加強宏觀管理,做好指導協調和檢查監督,注重市場調查和可行性分析。要制訂省級5年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實行目標管理。計劃、財政、科技等有關部門要配合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積極開展工作。

  省良種引進與改良中心和區域性良種中心要做到良種引、繁、供、銷、推一條龍,為社會提供優質高效良種以及信息、技術、培訓等配套服務,辦好農業科技開發實體,增強服務能力、經濟實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各市引進良種和技術由省農業廳負責協調,縣級原則上不直接引進良種和技術,確需引進的,可通過省、市引進。

  (3)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大動植物良種和先進技術的宣傳、示范、培訓、咨詢服務的力度,加快動植物良種和技術的推廣應用。

  (4)要進一步加強國際農業科技交流與合作,推進動植物良種和技術的引進、品種改良、示范、推廣服務工作國際化、現代化。

  (三)完善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網絡。

  1.加強省和區域性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機構建設。建立、完善省良種引進與改良中心、省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檢驗所以及湛江、韶關、梅州、肇慶等4個省級雜交水稻親本提繁基地,與地方共建19個省級區域性良種中心(詳見附表)。選擇10個區域性中心建成省區域性農作物種子、種苗和畜禽品種質量監督檢查站。

  2.加強縣、鎮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機構建設。省重點扶持地方完善50個縣級良種推廣分中心和100個區域性鄉鎮良種推廣中心站。

  3.加強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機構信息網絡建設,努力使全省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信息化、現代化。

  4.要充分發揮農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地方農業企業或產業化組織、農業科技專業協會的作用,促進其與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網絡加強合作,努力建立一支新型推廣服務網絡和協調高效的運行機制。

  (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隊伍。

  1、改善待遇,穩定隊伍。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通知》(國發〔1991〕59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農業部等部門關于穩定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意見的通知》(國辦發〔1999〕79號)、廣東省財政廳《轉發財政部關于下發〈關于財政支持農業技術推廣的若干意見〉的通知》(粵財農[1996]7號)等國家和省的有關政策規定,把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經費(包括辦公開支和在編人員工資、福利待遇等)列入當地財政預算,改善農技推廣服務隊伍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采取措施,提高隊伍素質。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有計劃地吸納優秀專業人才到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崗位上來。省財政、計劃、教育、招生部門要配合省農業廳制定計劃和相應的傾斜政策,組織開展農技推廣人員和農民技術人員高、中等學歷教育,在5年內,使縣級以上農技推廣機構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達到大專以上學歷水平,鄉鎮農技推廣機構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80%達到中專以上學歷水平。省每年組織4期農業科技培訓班,各市、縣也要作出相應安排。要加快實施“綠色證書工程”,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

  (五)增加資金投入。

  1、建立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按事權與財權相統一的原則,各級財政要增加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的資金投入,加大支持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的力度。2001年至2005年,全省財政計劃安排31200萬元,其中,省財政預算內安排25000萬元,每年5000萬元;市、縣財政預算內安排6200萬元,每年1240萬元。省農業廳要調整資金安排結構,加大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的資金投入,加大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的力度。省科技廳科技開發、成果轉化的資金要進一步向農業方面傾斜。此外,要以市場為導向,采取優惠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引導、鼓勵境內外企業參與農業科技開發。

  2.資金使用及管理。

  (1)省級資金主要用于動植物良種和技術的引進、品種改良、示范、推廣,以及改善省良種引進與改良中心等省級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機構必需的設施設備,并對其他重點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機構和示范基地的建設給予適當補助。區域性鄉鎮良種推廣中心站所在鄉鎮政府應無償劃撥站址擴建所需用地(不少于200平方米),有條件的鄉鎮政府也應增加資金投入。省級資金的安排是:動植物良種和先進技術的引進、品種改良、示范、推廣專項資金15000萬元。完善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網絡專項資金8600萬元(該項加上有關市、縣財政預算內安排的6200萬元,全省共計劃安排14800萬元)。省級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機構工作經費,包括宣傳、培訓、技術推廣和種子質量檢測專項經費等1400萬元。

  (2)省級資金投入分5年安排。其中,完善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網絡的資金安排,重點扶持山區。對動植物良種和技術的引進,品種改良、示范、推廣工作積極暨成績顯著的地方和單位,省級資金投入要給予適當傾斜,以資鼓勵。省級資金年度安排計劃,由省農業廳會省財政廳制訂下達,并抄送省發展計劃委員會備案。

  (3)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按有關規定和要求,確保上述資金專款專用,做好財產登記工作,明晰產權,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和資金浪費,自覺接受審計部門的審議和監督。本議案由省農業廳具體負責組織實施。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廣東省人民政府

二〇〇〇年十月二十三日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