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開 規章庫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006939748/2004-00022 分類: 商貿、海關、旅游、決定
發布機構: 廣東省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04-05-12
名稱: 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決定
文號: 粵府〔2004〕49號 發布日期: 2004-05-12
主題詞:
【打印】 【字體:    

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決定

發布日期:2004-05-12  瀏覽次數:-

W020090915589544215538.GIF

粵府〔2004〕49號

315313.png

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決定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省委九屆二次、四次全會的各項工作部署,加快我省旅游業發展,現作出如下決定。

  一、進一步提高加快旅游業發展重要意義的認識

  我省具有獨特的自然生態、地理區位,具有悠久的嶺南文化和豐富的歷史資源,發展旅游業優勢明顯、市場廣闊、潛力巨大。改革開放以來,我省旅游業發展迅速,多項經濟指標居全國首位,旅游業總收入、旅游創匯等主要經濟指標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近年來,我省旅游業增加值約占全省生產總值的6%,占第三產業增加值近13%,但與世界上旅游業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仍有明顯差距。 在我國加入WTO和實施CEPA的新形勢下,我省旅游業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加快全省旅游業的發展,對于進一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對于優化發展環境,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國際化水平;對于擴大就業,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對于加快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促進落后地區脫貧奔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各地、各部門必須進一步提高認識,解放思想,搶抓機遇, 加快我省旅游業的發展。

  二、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把發展旅游業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結合起來, 與解決“三農問題”結合起來,與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結合起來,與建設文化大省結合起來,與保護生態環境結合起來。按照政府指導、企業為主、市場運作 的原則,大力發展入境游,積極發展國內游,適度發展出境游。不斷深化改革, 擴大開放,促進旅游業良性競爭和區域協調發展,全面加快我省旅游業的發展。 到2010年,將廣東建設成為輻射全國、在亞太地區有重要影響的具有國際水平的旅游目的地和中國出入境旅游的客流中心;使全省旅游業的總體規模、質量 和效益、國際競爭力位居全國前列。

  三、發揮資源優勢,深挖文化內涵,提升旅游產品競爭力

  以嶺南文化為主題,著力開發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僑鄉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及少數民族文化旅游。支持開發和建設一批文化內涵豐富的古遺址。充分利用廣東民俗、民間節慶、民間藝術、宗教文化資源優勢,發掘地方音樂、 戲劇、歌舞等文藝節目,演繹嶺南風情,豐富旅游內容;大力開發近現代革命遺址游資源;以現代化城市群為重點,開發都市風貌風情、商務、節慶、文體、主 題公園及現代工業、生態農業、娛樂休閑等現代旅游產品;高起點規劃和開發名山名水、濱海沙灘及海島、溫泉、森林公園和風景名勝區;發展生態旅游,積極推動觀光型旅游產品向度假型旅游產品發展;深入挖掘廣東飲食文化,鼓勵和支持廣東名牌和特色旅游商品開發。

  四、發揮市場優勢,擴大開放,提高旅游企業國際競爭力

  (一)鼓勵旅游投資主體多元化。積極利用外資、民資開發旅游景點和興辦旅游項目。吸引境外知名旅行批發商在我省設立總部。支持旅游企業改制并通過股票上市等融資方式加快旅游業發展。

  (二)深化旅游企業改革。推進國有旅游企業進行股份合作制、員工持股制、 期權激勵制等多種形式的改革。大力發展民營旅游企業,重點培育若干個旅游龍頭企業。鼓勵旅行社通過兼并、收購、品牌許可等形式實現集團化、規模化、品牌化、網絡化經營。推動大型旅行社集團化、中小型旅行社專業化、代理零售化。 加強飯店業結構調整,推動飯店業的專業化、集約化經營和多樣化發展。加強星級飯店評定工作,推進飯店業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

  (三)推動旅游企業國際化經營。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引導和鼓勵旅游企業通過多種方式在旅游客源地或目的地國家和地區興辦旅游企業,形成國際化的招徠、組織、接待體系,開拓國內、國際旅游市場,吸引國際品牌進入廣東開展旅游業務,帶動廣東旅游企業向國際化經營水平邁進。

  五、發揮區位優勢,加強區域協作,提高旅游業國際化水平

  (一)加強“大珠三角”旅游合作。搶抓CEPA先機,提升粵港澳旅游合作水平。整合粵港澳三地旅游資源,加強航空、港口、口岸、交通等設施建設, 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加快粵港澳旅游信息平臺建設,將“大珠三角”旅游區培育為“一國兩制三地”的國際知名旅游區。積極實施廣東居民以個人身份赴港澳旅游政策,完善、深化144小時便利措施,吸引更多的抵港澳外國游客到廣東旅游。

  (二)加強與“泛珠三角”各省區旅游協作。按照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客源互動的原則,推動建立“泛珠三角”區域旅游協作機制,建設“泛珠三角”大旅游網絡。

  六、發揮設施優勢,加強管理和人才培養,營造良好的旅游發展環境

  (一)完善旅游服務功能。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和各主要景區交通網絡建設, 加強旅游區(點)、旅游交通沿線通信、銀行、醫療衛生、廁所、供水供電、賓館餐飲、生態環保以及城市公共信息圖形等配套設施建設。建立健全游客投訴、 緊急救援、旅游咨詢、散客服務等旅游服務機制。推進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和最佳旅游城市,提升城市旅游形象,完善城市旅游功能。

  (二)加強旅游市場管理,營造良好的旅游環境。認真整頓旅游市場經濟秩序,重點整治非法經營旅游業務;打擊欺騙、強迫旅客購物和“宰客”等丑惡行為;進一步改變景區、口岸、車站臟亂差等突出問題。強化旅游安全管理,防止各類旅游安全事故特別是重特大惡性事故的發生。建立完善旅游業危機管理機制, 提高危機管理和處置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旅游者權益保障體系,按照國際慣例, 制定實施旅游發票貼花保障制度。

  (三)加強旅游人才隊伍建設。大力發展旅游教育,擴大旅游院校辦學規模, 重點加快發展旅游中、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和從業人員的培訓。加強與國際旅游教育機構的交流和人才培訓的合作。

  七、加強旅游區域協調,實現縣域旅游經濟發展新突破

  (一)加快珠三角地區旅游業發展步伐。重點開發歷史文化旅游、城市旅游、 商務會展旅游、主題公園旅游。廣州、深圳等城市要率先建設成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國內一流水平的旅游中心城市。以廣州市番禺區、深圳市華僑城區、肇慶市星湖區等為試點,實施旅游城區發展戰略,打造旅游精品。

  (二)加大粵北山區和東西兩翼旅游開發力度。粵北山區要以韶關為區域性旅游中心城市,重點發展山水、生態、民俗、宗教文化旅游,加強與湖南、江西 的合作和資源互補;粵東要以汕頭為區域性旅游中心城市,突出民俗文化特色, 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廣梅汕鐵路和梅坎鐵路開發旅游市場,加強與福建、江西旅游資源的整合。粵西要以湛江為區域性旅游中心城市,突出海濱海島、熱帶農業、 溫泉和巖溶地貌特色,同時,加強與海南、廣西的旅游合作。

  (三)發揮旅游扶貧功能,幫助欠發達地區脫貧奔康。創辦農村旅游專業村、 示范區,培育農村旅游專業戶,為當地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扶持和發展農民旅館、農村特色餐飲、農產旅游商品以及多種形式的“農家樂”旅游區(點), 促進傳統農業向與旅游緊密結合的生態農業、旅游服務業等產業轉化。開展地區旅游對口扶貧、旅游企業結對扶貧,積極引導游客到山區旅游,促進山區經濟發 展。

  (四)加快縣級旅游開發,促進縣域經濟發展。要把旅游業作為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重要措施。完善縣域旅游功能配套和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加快通往旅游區(點)的道路建設。

  八、加強旅游目的地營銷,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

  (一)加強旅游目的地營銷。強化“活力廣東”旅游整體形象的包裝、宣傳, 實施跨媒體、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旅游目的地營銷戰略。積極參加國內外旅游展銷活動,利用國際性盛事和節慶活動進行集中促銷,提高廣東旅游的知名度。

  (二)積極推進旅游信息化建設。加快“活力廣東網”的建設,以旅游網絡營銷、旅游展示、粵港澳旅游信息網的互連互通、旅游電子政務、旅游投訴救援、旅游政策法規、旅游業務遠程管理、旅游安全等應用系統為重點,建設和完善省、 市、縣的三級旅游信息平臺,實現資源共享。

  九、切實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力度,形成發展旅游業的合力

  (一)加強旅游業發展的規劃與協調。各級政府要把旅游業發展納入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強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業協調管理職能。大力發揮旅游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的作用。積極實施國民旅游計劃,倡導公民文明旅游,提倡青少年修學旅游科目。嚴格旅游規劃,切實做好旅游資源的保護、開發、 利用。交通、城市建設、土地利用規劃以及宗教、林業、文物保護等專業規劃應當考慮旅游業發展因素。計劃、建設、林業、國土、旅游、海洋與漁業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強旅游飯店、旅游區(點)、主題公園、大型游樂園等建設項目的規劃和協調,防止低水平開發和重復建設。

  (二)加大對旅游業的財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各級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的旅游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于旅游市場促銷、旅游發展規劃及旅游公益設施建設;切實減輕旅游企業負擔,堅決取消各種違規收費項目;按照國家對有關旅游企業用電價格的優惠政策,落實和調整旅游企業用電價格。

  (三)創造全社會支持旅游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旅游、計劃、經貿、財政、 稅務、國土、文化、建設、環保等部門,要制定促進旅游業發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公安、交通、工商、物價、衛生、安全監督、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要加強旅游交通、安全、價格、市場秩序、食品衛生、飯店餐飲、公共衛生等方面的監督管理。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要大力宣傳加快全省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意義,積極宣傳和推介廣東旅游,在全社會營造加快旅游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廣東省人民政府

二〇〇四年五月十二日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