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開 規章庫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006939748/2004-00189 分類: 科技、教育、意見
發布機構: 廣東省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04-12-07
名稱: 關于推動我省高新技術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意見
文號: 粵府〔2004〕125號 發布日期: 2004-12-07
主題詞:
【打印】 【字體:    

關于推動我省高新技術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意見

發布日期:2004-12-07  瀏覽次數:-

紅頭.gif

粵府〔2004〕125號

━━━━━━━━━━━━━━━━━━━━━━━━━━━

  

關于推動我省高新技術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意見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建設科技強省的決定》(粵發〔2004〕12號)精神,提高我省高新技術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促進高新技術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意見,請認真貫徹落實。

  一、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開創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新格局

  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圍繞建設經濟強省、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總目標,堅持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制定我省中長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規劃,為此,要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要充分發揮廣州、深圳兩個中心城市的龍頭帶動作用,加速高新技術研究開發、科技成果轉化和新興產業的孵化工作,重點建設好廣州、深圳、珠海、佛山(南海)等一批國家級和省級軟件產業化基地;二是加快“珠江三角洲高新技術產業帶”建設,加強技術創新與技術集成,大力發展知識與技術密集型產業,完善產業配套環境,使之成為我國重要的高新技術和產業化基地;三是東西兩翼和山區要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利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揮資源優勢,重點發展水資源開發利用、水環境保護、水污染處理、海洋資源產業、生態農業以及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高新技術產業;四是各地區要根據省的總體布局,重視地區間的協調發展,注意產業間的均衡發展,梯度推進。要加大政府對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分工的協調力度,完善產業集群配套環境,避免惡性競爭;要采取措施消除勞動力、資本、信息等要素市場分割阻礙,引導更多的資本到我省投資。

  二、鞏固提高優勢產業,培育發展新興高新技術產業

  要繼續鞏固和提高電子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先進制造業等四大高新技術優勢產業,通過定期公布優先支持發展的高新技術產品目錄和研究開發項目指南,引導社會資源的投向。實施一批重大高新技術研究開發項目和引進創新項目,扶持一批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并調整和優化高新技術產品結構,擴大優勢產業規模,提高國內外市場的份額。同時,要通過制定政府采購、貸款貼息、鼓勵研究開發等優惠政策,積極培育和扶持新興高新技術產業,尤其要著力培育精細化工、新能源、環保、智能交通、現代文化等高新技術產業,使其逐漸發展成為優勢產業,實現高新技術支柱產業的有序更替和持續發展。

  三、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一)結合中心鎮的建設,通過提高技術創新能力,促進產業發展相對集中、已形成特色產業優勢和經濟規模的鄉鎮或地區成為專業鎮。在此基礎上,建立專業鎮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支持各方面力量參與創新平臺的建設和運營,為中小型科技企業提供有償服務。各級財政部門要根據專業鎮發展和技術創新要求,加大投入。經省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對列入省專業鎮試點單位的科技創新中心,可按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的標準運行和管理。

  (二)要重點改造和提升機械、家電、石油化工、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建材、造紙、醫藥、汽車等九大工業產業。以推進制造業信息化為重點,抓好區域性的制造業和企業信息化試點示范工程。省經貿等行政管理部門要認真落實國家有關技術改造的優惠政策。省大中型工業企業要研究并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工藝,不斷提高傳統工業技術裝備水平;要建立研究開發機構或面向行業的技術開發中心,研究開發經費占銷售額的比例不低于3%。

  (三)要加強先進實用技術在農業開發與推廣中的運用,鼓勵采用生物技術、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等高新技術,力爭在優良品種選育,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和加工,農業資源及水資源有效利用,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加快“村村通”等農業信息平臺和農業信息網工程建設,推進農業科技信息資源數據庫共享,并建立健全自然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農業技術推廣系統。

  (四)要繼續推廣數據流通標準化、商品銷售信息化等技術,加強高新技術在文化傳媒業、旅游會展業、商貿物流業、信息服務業、房地產業、金融保險業、中介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運用。加快建設商業信息網絡,促進大中型商業企業和交易市場的計算機管理;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建立面向全社會的物流配送系統;推進金融服務信息化,完善跨銀行和跨金融機構之間的電子支付手段,建立與電子商務相配套的銀行網關系統,提高第三產業的現代化水平。

  四、建設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基地,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化

  (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中山等市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汕頭、東莞、江門、肇慶等市的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要大力推進二次創業,進一步加強以管理體制為核心的綜合配套改革,提高服務質量,加快形成創新創業的環境優勢;進一步明確產業發展的重點,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積極打造產業鏈,加快形成產業特色優勢,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跨越式發展。佛山、河源、梅州、陽江、清遠、揭陽等市的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要以提升地方產業結構為目標進行產業調整,培育特色主導產業,促進產業聚集,提高園區的競爭力。園區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可建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資金,通過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或采用配套資金撥款、貸款貼息、股權投資等方式,支持園區高新技術產業項目規模化發展。省科技行政管理部門要對全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建設與發展加強管理、業務指導和協調,其他部門也要按職能分工加強管理和指導。

  (二)進一步發揮廣州、深圳、中山市等三個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的帶動作用,加快高新技術園區走向國際市場。高起點引進國外的高新技術及設備,建立廣東高新技術及設備進口協調機制,及時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省財政的科技經費和各有關部門用于技術進步的其他專項資金,應以高于10%的比例重點支持引進高新技術的研究開發、成果轉化和認證。

  (三)要根據區域產業化優勢,加強民營科技園、大學科技園、農業科技園等各類科技園區的建設,繼續鼓勵和支持在我省建立國家“863”、“973”成果孵化、轉化基地和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支持我省集成電路設計基地、信息安全基地、制造業基地等成果轉化和特色產業化基地的建設。

  五、做大做強高新技術企業,提高產業競爭力

  (一)省繼續支持200家國家級、省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和100家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建設和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大型企業采取多種形式組建研究開發院,從事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研究。要鼓勵民營科技企業積極承擔我省各項科技計劃,成為我省區域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支持有條件的民營科技企業在明晰產權的基礎上,按《公司法》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保障個人產權持有者在企業決策、管理、分配等方面行使合法權益。要積極開展中小企業產權轉讓試點工作,完善風險投資撤出機制。

  按照《關于加快我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意見》(粵府辦〔2004〕76號),建立健全中小型科技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鼓勵政府和社會資本擔保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的支持。

  企業為生產列入《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的產品而進口所需的自用設備,以及按合同隨設備進口的技術及配套件、備件,除屬于國發〔1997〕37號文件規定《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所列商品外,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軟件開發企業的工資和培訓費用,可按實際發生額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二)凡符合廣東創業資本投資高新技術產業導向的項目,且累計投資額超過其注冊資本或出資總額70%的,可以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及民營科技企業提供信用擔保超過其累計擔保額70%以上的信用擔保機構,可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要逐步加大研究開發投入,每年用于研究開發的經費要達到年銷售額的5%以上。

  (三)要鼓勵并支持國有及國有控股高新技術企業,按照國家允許和鼓勵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有關規定,進行產權制度改革試點。高新技術企業(包括國有、集體、私營等所有制形式)在完成股份有限公司改制后,經國有資產行政管理部門批準,試點企業可從近3年凈資產增值部分中劃出一定的股份,獎勵本企業在創業和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國有高新技術企業凈資產增量股份化的實施辦法由省國有資產行政管理部門牽頭制定。

  (四)要積極引進國際跨國公司來粵創辦研究開發機構。外商投資企業非關聯的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研究開發經濟資助,經稅務機關審核確定,其資助支出可以全額在當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但當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足抵扣的,不得結轉下年抵扣。

  在本省投資高新技術產業的外商,若將其從企業取得的利潤,通過增加注冊資本或者作為資本開辦其他外商投資企業的方式,直接再投資于該企業,且經營期不少于5年的,經投資者申請和稅務機關核準,退還其投資部分已繳納企業所得稅稅款的40%。再投資不滿5年撤出的,應繳回已退還的稅款。

  六、加強科技攻關,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一)要圍繞高新技術產業和人口與健康、資源、環境、安全等領域的重大問題,以獲取自主知識產權、形成有競爭力產品和產業為目標,實施重大科技專項。省政府組織重大項目重點突破領導小組,整合科技、經貿等部門資源,面向社會公開招標,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力爭在重點領域實現技術突破。省科技行政管理部門牽頭組織重大領域、關鍵領域和綜合性、共性技術的科技攻關;省產業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組織本系統、本行業的技術攻關。

  (二)要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制定我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提出防范和應對國際高新技術產業技術壁壘的戰略措施,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和民營科技企業等科技型企業完善知識產權制度。省財政知識產權專項資金要重點支持有市場前景的專利實現產業化。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用于購買國內外專利技術、檢索專利信息,建設本企業專利信息數據庫,申請和維護國內外知識產權發生的費用,屬于國有企業的,報經市或縣(市、區)財政部門核準,可在管理費用中列支。高新技術企業、行業協會和相關政府部門要聯合開展或者參與高新技術產業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

  (三)要充分發揮中科院和中央駐粵科研機構的力量,吸引海內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來粵進行科技合作,培育和建立若干所高水平的科研機構。采用政府扶持、市場運作機制,堅持整合開放和資源共享的原則,實行省市聯動方式,根據各地產業優勢,加強產學研結合,組建一批與我省產業發展相適應的智能家電、計算機、精密制造、數字媒體等高新技術創新平臺和面向全社會的科技信息、測試分析、成果交易等科技服務平臺。

  (四)要培養高新技術產業技能人才,吸引更多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到廣東創業。根據我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要求,調整高等學校的學科專業結構,大力發展工科專業和高中等職業教育、技工教育,培養更多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積極性,科研機構、高等學校轉化職務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資比例等股權形式給予科技人員個人獎勵,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后,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

  七、加強領導,形成合力,推動高新技術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要提高認識,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作為我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產業競爭力的關鍵來抓,切實加強組織協調和扶持推動工作,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省政府每年表彰一批對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省發展改革委、經貿委、科技廳和省中小企業局等部門所安排的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專項資金和科技經費、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各級地方政府的技術改造和科技發展資金,要向高新技術企業傾斜。金融和證券等監管部門要加強對高新技術企業及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境內外證券市場上市的支持和指導,推薦有實力、成長性強的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募集資金,進一步拓寬民間資本進入高新技術產業渠道,逐漸形成包括企業、金融機構、各種社會保障基金、外資及個人在內的多元投資主體。

  要加強“泛珠三角”區域的科技合作,鼓勵香港、澳門的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與我省有關單位聯合建立實驗室,聯合進行重大項目的科技攻關,參與科技計劃項目的招投標。通過政策協調,人員交流,各種研發中心、儀器設備的相互開放,實現科技資源的開發與共享,建立區域創新體系,形成區域科技競爭優勢。


  廣東省人民政府

  二〇〇四年十二月七日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