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府辦〔2003〕77號 |
━━━━━━━━━━━━━━━━━━━━━━━━━━━ |
轉發省氣象局關于加強我省 人工增雨減災工作意見的通知省氣象局《關于加強我省人工增雨減災工作的意見》業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 們,請貫徹執行。
關于加強我省人工增雨減災工作的意見廣 東 省 氣 象 局近幾年來,我省部分地區因持續高溫少雨,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局部地區旱情嚴重 。對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張德江同志作了重要批示 ,指出我省粵東、粵西及粵北山區幾乎年年遇到干旱災害,實施人工增雨作業是一項十分重 要的任務,要求省氣象局、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和有關部門積極配合,認真履行職責,總 結經驗,更好地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工作,保障我省經濟可持續發展。近年來,省氣象局積極 組織了汕頭、河源、梅州、韶關、清遠、云浮等地實施了人工增雨作業,有效地緩解了當地 旱情,減少了旱情對當地工農業生產和人畜飲水造成的影響和損失。為進一步加強人工增雨 減災工作,并使這項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現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我省各地幾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災出 現, 而旱情嚴重的地方往往是經濟欠發達地區,頻繁的干旱缺水已經成為制約我省區域協 調發展的重要自然因素之一。對此,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 高度出發,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加強領導,周密部署,科學規劃、合理安排,按 照“確保安全、有效應對、依靠科技、規范運作”的要求,把做好人工增雨減災工作作為一 項長期性、緊迫性的重要任務抓實抓好,抓出成效。要根據國務院《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 》(以下簡稱《條例》)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全氣象主管機構具體負責、有關部門協作配合 的運行機制。要認真編制人工增雨減災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提高 科技運用水平。 二、 加快推進人工增雨減災現代化建設 各級人民政府和氣象主管部門要抓好人工增雨作業指揮、保障等系統基礎建設,各地要通過若干年 的努力,建設一流技術、一流裝備、一流人才、一流作業站點的增雨減災體系。要加快全省 人工增雨技術系統建設,以提高作業業務能力為重點,裝備先進的探測、通信和計算機設備 ,形成規范的業務流程。滿足作業預報、預警、分析判別、方案設計、實時指揮、信息收集 、效益評估和科研等的需求,不斷增強對本地人工增雨作業指揮、指導和保障的能力。要妥 善解決人工增雨基礎設施建設,對新建設施、監測指揮基地等建設所需的土地,當地人民政 府和國土資源部門要給予積極支持。 三、依法管理,加強監督 (一)加快地方配套法規建設工作,是搞好我省人工增雨減災的一項帶根本性的工作。針對 我省目前人工增雨工作法規建設滯后的現狀,為配合《條例》的實施,省和各地都要盡快制 定相關的配套規范性文件,進一步細化《條例》的主要原則,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實現規范 化、制度化管理。 (二)盡快制訂《廣東省人工增雨減災工作預案》。省人工影響天 氣辦公室要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和《條例》的有關規定,在2003年年底前制訂出具體工作預案 ,報省政府批準后執行,逐步使人工增雨減災工作走上正軌。 (三)加強人才培養,提高隊伍素質。高素質專業人才隊伍,是搞好人工增雨減災工作的關鍵,省氣象局和各地都 要通過人才引進和加強培養相結合,大力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加強人工增雨管理人員和作業 人員的崗位培訓工作,規范培訓內容和組織方式,嚴格考核制度,堅持持證上崗。 (四)加強檢查、監督,確保作業安全。各地要進一步落實人工增雨作業的安全責任制,一級 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責任到人;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事故監督機制。加強對作業器材的 管理,實行年檢制度,嚴格按照《條例》的有關規定,杜絕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五)加大宣傳力度,提高防旱抗旱意識。各地要通過各種新聞媒體,加大對人工影響天氣工 作的科學宣傳力度,普及人工降雨科學知識,破除迷信思想,樹立人們用科學方法,利用自 然,改造自然,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的觀念,提高人民群眾科學防旱抗旱的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