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粵府辦〔2006〕45號 |
━━━━━━━━━━━━━━━━━━━━━━━━━━━ |
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
?
省委九屆七次全會提出“十一五”期間要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大力提高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水平。《廣東省信息化發展綱要(2005-2020年)》進一步明確了信息化建設的戰略重點和“2010年建成信息產業強省、2020年建成‘數字廣東’”的發展目標。《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決定》(粵發〔2006〕4號)中提出要實現“網絡到鎮、信息進村”的目標。為此,廣東省電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電信)通過認真學習領會省委、省政府有關文件精神,決心更好地發揮綜合信息服務優勢,全力服務和支持省委、省政府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的各項目標,為建設信息強省作出應有的貢獻。
2006年6月,適逢張德江書記、黃華華省長等省主要領導視察廣東電信三周年。三年來,廣東電信認真貫徹落實張德江書記關于“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協調發展,繼續當好全國通信行業發展排頭兵”的指示精神,不斷開發新的業務品種、增加新的服務內容、增創新的服務方式,企業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突破。目前,廣東電信擁有超過3300萬的本地電話用戶和近400萬的寬帶互聯網用戶,均居全國第一位;實現業務收入384億元,占中國電信集團業務收入的1/5強;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小靈通網絡,推出了“藍色魅力”、“商務領航”、“號碼百事通”等新的綜合信息服務,并向社會提出了新的八大服務承諾,力爭以更豐富的產品和更優質的服務充分滿足社會各界的通信和信息需求。
?
作為國內最大的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廣東電信的網絡規模及技術裝備已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在用戶規模方面已超過英國電信、法國電信等歐洲發達國家的主導運營商,在服務信息化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是大容量、高速率、寬帶化、多媒體的信息服務網絡和遍布城市大街小巷、通達所有行政村的光纖,能為各類信息化應用提供世界級的“信息高速公路”;二是多網絡、多業務、多終端的綜合信息服務,聚集了全省最多的政企客戶和社會主流信息服務商,能有效激發信息化應用的規模效應;三是多年來廣東電信積極參與和支持地方信息化建設,積累了豐富的信息化運營經驗和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建立了國家級的電信研發機構和完善的本地維護服務體系,能為信息化建設提供全方位支持。
?
“十一五”期間,省委、省政府把信息化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是廣東電信企業戰略轉型時期的重大歷史機遇。按照政府主導、各方聯合、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廣東電信提出了“全力服務信息化,共同打造信息強省”的發展戰略。在未來三年內,除了企業發展正常投資外,廣東電信還將增加投資60億元專項用于信息化建設,其中10億元作為“地方信息化建設專項基金”,直接支持地方政府指定的信息化建設重點項目。為落實“全力服務信息化,共同打造信息強省”戰略,廣東電信將采取如下具體服務措施:
?
一、服務農村信息化,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
大力配合政府部門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信息化建設步伐,力爭在“十一五”期間實現“家家通電話,村村通寬帶,信息進村入戶”的目標。“家家通電話”就是用三年時間實現擁有20戶以上家庭的自然村家家通電話。“村村通寬帶”就是用三年時間實現全部行政村通寬帶互聯網;與政府有關部門合作推進“農村信息化百千工程”,今明兩年完成100個信息化鎮(鄉)、1000個信息化行政村的創建工作。“信息進村入戶”就是與有關部門合作建設全省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平臺,通過完善的信息收集加工機制和多元化的接入方式,實現市場、科技和政策等信息進村入戶,推進農村信息化普及應用,為農民提供低廉的信息服務,并為符合條件的低收入農民提供免費的信息服務,同時,加強對農村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訓,提高農民獲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配合省經貿委開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為農家店、鄉鎮企業量身定制信息化應用方案,推動農產品網上貿易,為農民致富創造商機;與有關部門合作,利用電信光纖資源支持“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
?
二、服務企業信息化,協助企業提高競爭力
?
推進企業信息化是廣東信息化工作的重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廣東電信將通過“搭建平臺、加快普及、深化應用”來配合做好企業信息化服務工作。“搭建平臺”就是通過自主創新、加大投入,建設服務于全省企業信息化的中心平臺,提供一站式的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滿足企業在商務通訊、商貿信息運營和管理信息化等多方面的應用需求;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將廣東特有的產業集群信息通過中心平臺與全國乃至全球的經濟信息互聯,支持企業走出廣東、邁向世界。“加快普及”就是以中小企業信息化為重點,通過中心平臺為中小企業定制各類信息應用服務,幫助中小企業突破資金、技術和人才壁壘,加快信息化應用的推廣普及。目前,已有6萬戶企業獲得了基于企業信息化中心平臺的商務領航服務,計劃到2010年將該服務推廣至60%以上的中小企業。“深化應用”就是依托企業信息化中心平臺推出豐富的電子商務應用服務,協助企業提高效率、擴大商機;推出面向專業市場的信息化應用服務,使專業市場能夠最大限度的利用信息資源,更好地參與國內、國際市場競爭;加強與行業協會及組織的合作,聯合建設面向行業應用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公共平臺,推動制造、物流、旅游、交通等行業加快信息化應用;繼續為大型企業提供個性化的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滿足大型企業的信息化應用需求;計劃于2007年建成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互聯網數據中心——亞太信息引擎,為全球跨國企業提供設備托管、數據存儲、容災備份和信息安全等服務。
?
三、服務電子政務暢通工程,推動電子政務深入發展
?
在政府主導下,充分發揮網絡、技術和人才優勢,為電子政務暢通工程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一是加大投資力度,支持電子政務網絡的升級、優化及延伸。推廣省政法信息網的合作建設經驗,支持公安機關和政法系統基層單位開展信息化建設,促進電子政務網絡橫向連接與縱向延伸,推動信息資源整合,實現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和協同辦公;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涉密電子政務網建設,確保電子政務信息安全傳輸;大力協助基層政府部門進行網絡建設,將電子政務網絡延伸到村鎮、街道和社區。二是為一站式電子政務服務提供電話、互聯網、營業廳代辦及呼叫中心等多方位的溝通渠道,加強電子政務與社會公眾的雙向信息互動。三是與政府部門聯合推廣“政企快線解決方案”,實現包括網上工商管理、報稅、辦證、通關等企業與政府之間的電子政務延伸服務;繼續推進電子口岸、電子報稅等相關項目的建設工作。
四、服務“平安廣東”,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
緊密配合地方政府,繼續與公安、政法等部門廣泛合作,充分發揮廣東電信的寬帶網絡和綜合信息服務優勢,為構筑和諧社會作出貢獻。一是合作建設社會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系統,提供規劃、設計、工程和維護等全方位專業服務,進行城市安全防護、交通道路、消防預警、安全生產、水利、環保等方面的綜合監控。當前要繼續推進廣州、深圳、惠州、潮州等市的相關示范項目建設工作。二是配合政府建設全省應急聯動指揮信息系統,配合水利、交通、地震、氣象等部門完善相關應急系統,提高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防控能力。三是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做好信息安全工作,加大對各類網絡內容服務商的監管力度,凈化互聯網網絡環境。
?
五、服務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均衡快速發展
?
計劃累計投入1.2億元為廣州大學城提供全面、快速、優質的通信保障和綜合信息服務。繼續聯合省教育廳建設推廣基礎教育信息平臺,使全省尤其是農村中小學能共享各地的優質教學資源,努力消除教育信息鴻溝。繼續推廣“校校通”、“家校通”和“綠色上網”服務,并通過多媒體遠程教育和網上教育系統,把成人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等課堂開到社區、城鎮和鄉村。配合省教育廳將省教科網向中小學延伸,共同建設廣東省基礎教育專網,在目前已完成省、市、縣和全省高中網絡連接的基礎上,在2006年完成全省初中的光纖連接,在2007年實現全省鄉鎮中心小學的光纖連接,并力爭在2008年實現全省教育網絡的聯通。
?
六、服務社會公共領域信息化,推進“數字廣東”建設
?
配合公共事業部門促進社會各領域信息資源共享,推進“數字廣東”建設。一是與政府有關部門合作推廣佛山市“寬帶城市”模式,建設開放、可管理、可運營的社會信息公用平臺,打造“數字城鎮”。二是支持文化體育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為2007年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和2010年廣州亞運會提供優質的信息化服務,建設“數字亞運”。三是協助衛生部門建設覆蓋省、市的衛生信息網絡系統,大力推廣網上遠程醫療和醫學教育等服務。四是配合省信息產業廳及有關部門建設全省企業信用網,整合分散在各部門的企業信用信息資源,通過聲訊、短信、網站等方式及時向社會發布,支持打造“信用廣東”。
?
七、服務家庭信息化,推動信息進入千家萬戶
?
順應計算機、通信和消費類電子產品融合的趨勢,大力發展家庭寬帶接入服務,拓展“數字家庭”應用業務,帶動消費類電子產品的發展,實現從“電話進入千家萬戶”到“信息進入千家萬戶”的歷史性跨越。一是繼續大力推動寬帶入戶,完善家庭信息化基礎設施,計劃在“十一五”期間使100%的城鎮家庭具有寬帶接入能力,使60%以上的城鎮家庭普及互聯網。二是積極拓展集工作、生活、學習、娛樂于一體的家庭融合類業務,滿足現代家庭的信息化需求。三是聯合政府有關部門和終端廠商建立“數字家庭”推進聯盟,共同研究開發基于寬帶網絡的普及型家庭信息化終端,推進家庭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四是聯合大型房地產開發商推進“信息家園”計劃,提供社區管理、生活服務、智能家電、休閑娛樂等服務,為大型高尚住宅區推出“數字家庭”體驗服務。廣東電信將全面落實上述各項服務舉措,有決心、有責任、也有能力全力服務和支持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為建設信息強省、構建和諧廣東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