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開 規章庫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006939748/2005-00060 分類: 國民經濟管理、國有資產監管、通知
發布機構: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成文日期: 2005-11-04
名稱: 轉發省質監局關于在全省開展質量興市工作意見的通知
文號: 粵府辦〔2005〕90號 發布日期: 2005-11-04
主題詞:
【打印】 【字體:    

轉發省質監局關于在全省開展質量興市工作意見的通知

發布日期:2005-11-04  瀏覽次數:-


    


粵府辦〔2005〕90號

━━━━━━━━━━━━━━━━━━━━━━━━━━━




轉發省質監局關于在全省開展質量興市

工作意見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省質監局《關于在全省開展質量興市工作的意見》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五年十一月四日
 


關于在全省開展質量興市工作的意見


(省質監局 二○○五年十月三十一日)


  為進一步貫徹實施國務院《質量振興綱要(1996年—2010年)》(國發〔1996〕51號,以下簡稱《綱要》),以質量振興帶動地方經濟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提升我省產業競爭力,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現就全省開展質量興市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廣泛動員全社會開展質量振興活動,堅持“以質取勝”戰略,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經濟發展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的統一,全面提升我省產業競爭力,促進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為建設經濟強省、文化大省、法治社會、和諧廣東,實現富裕安康作出積極貢獻。



  二、總體目標

  到2010年,全省各地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和環境質量要達到以下目標:

  (一)產品質量。

  1.國家重點產品可比性跟蹤監督抽查合格率、主要工業產品國家級和省級產品質量平均抽查合格率兩項指標,珠江三角洲地區達到95%,東西兩翼、粵北地區達到90%以上。

  2.創建一批名牌產品和免檢產品。通過持續的質量改進,在主要產業、支柱行業中創建和培育一批居行業前列、有較強競爭力和生產規模的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商務部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國家免檢產品、廣東省名牌產品和廣東省著名商標、區域品牌。

  3.企業質量管理水平上新臺階。大力推廣應用先進質量管理方法,珠江三角洲地區產值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工業企業和出口創匯企業全部(東西兩翼、粵北地區90%以上)通過質量體系認證;珠江三角洲地區85%以上(東西兩翼、粵北地區75%以上)中型企業通過質量體系認證;珠江三角洲地區60%以上的小型企業(東西兩翼、粵北地區50%以上)貫徹ISO9000質量標準,通過質量體系認證,質量管理水平明顯提高。主要產業的企業質量管理水平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爭取一批重點骨干企業獲得全國質量管理卓越企業、先進企業榮譽稱號或國家質量獎。

  4.依法監管企業生產。國家實行生產許可證管理、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管理和強制性認證管理、市場準入制度管理產品的生產企業,要全部持證生產;國家產業政策規定限制發展和明令淘汰的產品要得到有效清理。

  5.大力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全面推行企業生產標準化和完善計量管理。基本消除無標生產現象,產品標準覆蓋率持續保持在98%以上;至“十一五”規劃后期,本地區主要產業的重點產品珠江三角洲地區85%以上(東西兩翼、粵北地區75%以上)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生產。要積極組織企業開展創建“標準化良好行為”活動,鼓勵企業參與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的修訂工作。大型工業企業貫徹GB/T19022-ISOl0012標準并通過計量檢測體系確認;珠江三角洲地區60%(東西兩翼、粵北地區50%)的中型企業通過二級計量保證體系確認;珠江三角洲地區50%(東西兩翼、粵北地區40%)的小型企業通過三級計量保證體系確認。

  6.農產品總體質量水平顯著提高。圍繞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需要,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地方大宗、特色、外向型農產品和主要食用農產品全面實施標準化生產,產品符合質量安全標準,生產過程嚴格執行無公害農產品標準。新建一批國家級和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培育一批在國內外市場知名度較高的廣東省名牌農產品品種。

  7.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制假售假違法行為嚴重的重點區域、重點市場得到有效整治,市場上假冒偽劣產品得到有效遏制,基本清除區域性制假售假現象,消費者和名優企業投訴大幅減少,建立較完善的企業誠信機制。

  (二)工程質量。

  竣工的工程質量全部達到國家標準或規范要求,省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和大中型工程綜合試車和投產、驗收一次性合格,其他工程建設項目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96%以上。

  (三)服務質量。

  初步實現服務質量制度化、程序化、標準化。本地區第三產業(交通、旅游、醫療衛生等服務行業)全面推行國家服務質量標準及環境管理標準,骨干服務企業和重點服務項目適應國際市場競爭的要求,達到國際水平,獲得質量體系認證,用戶滿意度明顯提高,創建一批名牌服務機構。

  (四)環境質量。

  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積極推行企業清潔生產,落實省市重點污染源全面達標工作,穩步推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發展循環經濟,促進新型工業發展;主要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全面達到國家標準要求,并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95%以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到GB3095-1996二級標準的天數占全年的比例大于90%。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把質量興市工作作為推動本地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本地區產業市場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擺上政府工作的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各地級以上市、各縣(市、區)要建立由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參加的工作協調機制,負責質量興市工作的統籌規劃、組織協調、指導監督、宣傳教育、考核檢查等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積極推進質量興市活動。

  (二)精心策劃,積極推進。各地級以上市政府要按照國務院《綱要》的總體要求和本意見提出的總體目標,結合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在分析本地區主要產業和重點企業現狀和發展前景的基礎上,提出本地區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和環境質量目標,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和實施方案,堅持“以點帶面、分批實施、扎實推進、務求實效”的方針,在認真搞好試點的基礎上,全面開展質量興市活動。

  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認真制訂工作方案,研究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把質量興市與落實國家和省對質量工作的整體部署結合起來,與建立落實質量責任制結合起來,與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結合起來,與實施名牌帶動戰略以及落實打假工作責任制結合起來,積極培育和發展質量好、市場占有率高、經濟效益顯著的名牌產品,努力擴大名牌效應,打造名牌產品艦隊,增強本地區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和環境質量的全面提升。

  (三)建立機制,營造氛圍。要建立政府、部門、企業三級工作責任體系,動員廣大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參與質量興市活動。各級政府要建立質量興市工作責任制,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表彰先進地區、單位和個人,積極開展創建全國質量興市先進單位活動。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質量管理協會等中介組織的作用,加強行業自律和對行業質量監督,積極組織開展質量興企、質量興業活動。要積極引導企業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完善企業標準體系、計量檢測體系和質量管理體系;加大質量興企投入,積極開展質量技術培訓,強化質量管理,并密切配合相關部門做好質量興市工作。同時,要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有關法律法規,宣傳質量興市工作重要意義和要求,宣傳名牌產品和質量管理優秀企業,并對各種質量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輿論監督,為開展質量興市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