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有效預防和處置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不斷提高我省環境預警應急能力和水平,保障環境安全,根據《轉發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決定的通知》(粵府〔2006〕23號)、《印發廣東省環境保護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通知》(粵府〔2006〕35號)和《印發〈珠江三角洲環境保護規劃綱要(2004—2020年)〉的通知》(粵府〔2005〕16號)要求,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加強廣東省環境預警應急能力建設問題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進一步加強加快環境預警應急能力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我省歷來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特別是近年來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動了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目前,我省的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局部地區有所改善,環境監管能力有所提高,綜合整治取得明顯成效,為廣東省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省的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環境質量尚未根本好轉,環境污染事故隱患多,環境監管能力尤其是環境預警應急能力建設滯后,各級環境檢測站普遍缺乏快速、連續的現場檢測儀器,快速反應處置能力低。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廣東、綠色廣東,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進一步加強環境預警應急能力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盡快構建省、市、縣三級環境預警監控網絡,全面提高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預警、預測、監測、處置、后期評估和修復等方面的能力與水平,及時解決突出和潛在的環境污染問題,確保環境安全。
二、采取措施,切實加強環境預警應急能力建設
(一)加快推進環境監測、監察、信息、宣教的標準化能力建設。通過努力,“十一五”期間要建成組織網絡化、管理程序化、技術規范化、方法標準化、監測自動化、質控系統化的環境監測管理體制,從根本上提高廣東省的環境預警應急能力。重點要加快省級環境監控中心的建設,廣州、深圳、汕頭、韶關、茂名等5個市要盡快按照區域監測中心站的配置要求完成標準化建設,其他各地的監測站要加快標準化建設步伐。各地監測站標準化建設的具體標準和要求由省環保局會有關部門制訂和印發。
(二)加強環境預警應急裝備能力建設。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盡快配置環境預警應急儀器設備,特別是要抓緊配置快速精確的便攜式環境預警應急儀器設備。儀器設備的配置要以實用為原則,做到合理安排和統籌使用,切實提高儀器設備的資源利用率。為快速處置環境污染事故,省環保局和各地級以上市要配置具備水、大氣和輻射預警應急監測能力的應急監測車輛。目前,省已撥款為省環保局和14個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地級市各配備了一輛應急指揮車和一輛流動監測車;珠江三角洲各地級以上市要自行配備;今后將爭取逐步配備到縣一級,進一步強化基層環保部門的快速反應能力。對環境預警應急裝備能力建設中屬于固定資產投資范圍的,要嚴格按基建項目審批程序辦理,并加強對資金的使用管理。
?。ㄈ┘訌姯h保預警應急隊伍建設。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粵府〔2006〕23號文有關要求,加強環保機構建設,建立健全環境預警應急協調領導機制,明確日常工作機構和人員,確保環保機構建設各項經費支出和各項保障措施到位。要加大對環境監測、監控人員預警應急能力的專業培訓,定期、有針對性地開展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演練,不斷提高環境預警應急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建立一支廉潔、精干、高效的環境預警應急隊伍。各地要將培訓和應急演練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確保培訓和應急演練工作的正常開展。
(四)落實環境預警應急能力建設責任制。各地要切實負起行政區域內環境污染事故的防范責任,嚴格執行各項環境監管制度,完善和落實責任措施,加快推進環境預警應急能力建設步伐。對未履行職責、監管不到位、處置環境污染事故反應不及時造成嚴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各級環保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積極指導、督促各地加快推進環境預警應急能力建設各項工作。省環保局每年要對各地開展此項工作的情況進行評估和檢查,并納入環保責任考核范圍,有關情況要及時匯總上報省政府。
三、加強領導,建立健全環境預警應急長效機制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本地區、本部門環境預警應急工作的組織和領導,抓緊研究制訂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建立統一指揮、分工負責、密切協作、高效務實的應急響應機制,完善包括水質自動監測、空氣質量自動檢測、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在內的環境質量檢測網絡,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參與的環境應急啟動、協調聯動和快速處理機制,確保迅速、科學、依法、有效地處置重大環境污染突發性事故和環境群體性事件,防范和化解各類環境矛盾糾紛。要建立環境污染源監管有效機制,對存在環境安全隱患的企業要逐一排查,建檔立案,加強監管;要監督和督促位于飲用水水源地上游和人口密集區的石油、化工、冶煉企業加強各類應急裝備配置和設施建設,定期組織開展應急演練和隱患排查,努力把環境突發事件預防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