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開 規章庫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006939748/2004-00164 分類: 綜合政務、通報
發布機構: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成文日期: 2004-02-17
名稱: 關于省直有關單位組織實施2003年省政府重點抓好的十件大事和十項工程督查情況的通報
文號: 粵府辦〔2004〕22號 發布日期: 2004-02-17
主題詞:
【打印】 【字體:    

關于省直有關單位組織實施2003年省政府重點抓好的十件大事和十項工程督查情況的通報

發布日期:2004-02-17  瀏覽次數:-
粵府辦〔2004〕22號

━━━━━━━━━━━━━━━━━━━━━━━━━━━

關于省直有關單位組織實施2003年省政府重點抓好的十件大事
和十項工程督查情況的通報

 

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2003年初,新一屆省政府領導班子組成后科學而果斷地作出了2003年重點抓好十件大事和十項工程的重大決策。從過去一年的督查情況看,盡管我省遇到了非典型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嚴峻考驗,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十件大事和十項工程的實施取得了比預期要好的優異成績,去年初確定的各項工作目標完成良好,為新一屆政府工作開好頭、起好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省政府主要領導同意,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十項工程進展順利,形勢喜人

  2003年,十項工程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共完成投資705億元,完成重點項目投資額為歷年之最,有力地推動了2003年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拉動和支撐2003年經濟的快速增長。已建成投產25項,部分投產6項,不少項目創優秀、優良達標工程。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565公里(廣東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2300公里,位居全國第二),電力裝機容量247萬千瓦,500KV輸變電容量450萬千瓦,地下軌道交通通車里程18.1公里,乙烯生產能力5萬噸/年,城市供水能力186萬立方米/日,火電廠脫硫96萬千瓦。年初確定的125個新開工子項目,已開工建設119項,占項目總數的95.2%;除此,各有關單位還積極創造條件,提前開工建設了4項預備項目,較好地完成年初確定的目標。

  (一)公路港口工程。已建成投產8項。建成投產項目包括京珠高速公路小塘至甘塘段、京珠高速公路甘塘至廣州段、同三線開平至陽江高速公路、廣惠高速公路、惠河高速公路二期、汕梅高速公路梅南—北斗—新亨段、揭陽至普寧高速公路、鹽壩高速公路B段等8個高速公路項目,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565公里,廣東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300公里。廣州新白云國際機場于200 3年10月28日順利校飛,預計2004年中轉場投運。

  (二)電力工程。已建成投產2項,部分投產4項。深圳媽灣電廠5、6號機、嶺澳核電站2號機已建成投產,廣東電網工程(包括貴廣交流、惠汕500 KV二回路、曲北二回路等)、臺山電廠一期1、2號機、粵連電廠二期、韶關坪石B電廠三期等4個項目部分投產。

  (三)LNG工程。廣東LNG站線工程及廣州、深圳、佛山、東莞4個城市燃氣管網已全面開工建設。

  (四)石化工程。廣州石化20萬噸乙烯擴建已建成投產,中海石化惠州乙烯項目進展迅速,投資完成量大。

  (五)汽車工程。各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2004年將形成部分產能。

  (六)快速交通工程。珠三角軌道交通項目已列入國家鐵路網中長期規劃,其中廣佛軌道交通項目試驗段已經開工。廣州侖頭至龍穴快速路等城市快速道路項目進展順利。

  (七)環保工程。已建成投產2項,部分投產1項。媽灣電廠5、6號機脫硫、恒運電廠6號機脫硫已建成投產,6個地方熱電廠脫硫已部分投產。

  (八)高技術工程。已建成投產10項。廣東盈通網絡投資有限公司電子數據交換服務項目、佛山湯姆遜彩色顯像管擴建、廣東粵安集團有限公司嵌入式核心模塊及指紋認證終端系統產品產業化示范工程等10項高技術項目已順利投產。

  (九)水利工程。東深供水改造工程已順利投產,潮州供水樞紐、北江大堤達標加固等工程進展順利。

  (十)文化(社會事業)工程。省中醫院擴建工程已順利投產。廣州大學城、高校擴招等項目進展順利。

  二、十件大事全面實施,成效顯著

  2003年,省政府各部門認真貫徹粵府辦〔2003〕15號文的精神,克服種種困難,積極采取了各種有效的措施,全面實施十件大事,勝利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實現了年初所確定的工作目標。

  (一)新型工業化穩步推進,工業結構調整進展較快。出臺了《加快發展裝備制造業的意見》,裝備工業增長迅速。電子信息、電器機械、石油化工、汽車、醫藥等九大產業支撐作用增強,占全年工業總產值比重為75.3%,比上年增加1個百分點;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152.1,比上年提高11點。完成了工業九大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競爭力研究。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強勁,信息化建設取得新成效,信息產業保持高速增長,軟件業和集成電路設計業不斷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產值增長32.7%。廣東省工業開始由以輕型加工為主向輕重并舉轉變。

  (二)招商引資勢頭強勁,外貿進出口再創歷史新高。落實CEPA安排,積極推進粵港澳交流與合作,主動承接世界產業和國際資本轉移,創新招商引資方式,積極到日本、韓國、西歐等國家和地區招商,吸收外資增幅較大。全年全省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155.8億美元,增長18.8%。采取保老客戶、保傳統市場、保出口渠道、保重點產品、保出口大戶等措施,千方百計擴大出口。

  全年外貿進出口總值2836.4億美元,增長28.3%,其中出口1529. 4億美元,增長29.1%,實現外貿順差222.4億美元。一般貿易高速增長,加工貿易健康發展。大宗商品尤其是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提高。

  私營企業出口潛力進一步釋放,廣東省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私營企業14776家,新增8759家,全年私營企業出口113億美元,增長1.72倍。

  (三)三項改革不斷深化,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健全了省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成立了省國資委。國有企業改革穩步推進,省屬企業集團二次重組實施,實行對授權經營公司、二級公司和三級企業聯動改革,發展龍頭企業取得實效。一批國有劣勢企業平穩退出市場,放開搞活國有中小企業步伐加快,企業辦社會職能分離工作逐步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全面鋪開,協調推進“并鎮、并村、并校、減人”等配套改革,全面清理整頓各項涉農收費,農民負擔減負率達83.7%。省安排12.2億元作為農村稅費改革財政轉移支付專項資金,確保了鎮級機構、農村基層組織正常運轉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正常需要。省政府機構改革基本完成,一個面向市場、服務社會的“有限型、責任型、服務型”政府初步成型。省政府第二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共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603項,行政效能得到提高,政務環境大大改善,機關作風有所轉變。綜合行政執法試點工作進展順利,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取得新成果。政府采購實行了嚴格的招標制度,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進展順利。

  (四)農業種植結構進一步調整,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在確保基本農田面積和穩定糧食生產能力基礎上,優質稻和優質蔬菜、水果、南藥、花卉、茶葉等價值較高的經濟作物及商品林種植面積擴大。畜牧業、水產養殖業進一步發展。

  提前實現了“十五”期間廣東省農業龍頭企業突破1000家,省級龍頭企業突破100家的目標,農業產業化組織帶動農戶占廣東省農戶的29%,戶均年增收2 000多元。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穩步推進,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和綠色食品認證制度得到加強,農產品質量不斷提高。

  (五)國內市場得到拓展,市場經濟秩序進一步規范。與兄弟省市的經貿交流合作進一步加強,“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共識初步形成。舉辦了廣東—湖北經貿合作洽談會,組團參加了青海、廣西舉辦的投資貿易洽談會和在四川舉辦的西部國際博覽會,促成與外省企業簽訂合作項目498個,總金額為233億元。

  名牌帶動戰略成效明顯,廣貨在國際國內市場的競爭力穩步提高,廣東省有58個產品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27件商標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嚴厲打擊各種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適時開展區域性專項整治。制造假冒偽劣商品和大規模走私違法犯罪活動得到有效遏制。藥品食品監督工作得到加強,藥品生產、流通秩序好轉。成功化解一些影響社會穩定的金融風險。政府、企業、社會公眾信用意識增強。

  (六)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取得新成效。建立了再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制,全面落實再就業扶持政策措施。全年廣東省新增城鎮就業崗位96.6萬個,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7.4萬人。2003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9%,就業局勢保持穩定。社會保險制度更加完善,社會保險覆蓋面繼續擴大,廣東省參加企業養老、失業、醫療和工傷保險的人數分別為1146萬、954萬、877萬和1120萬。社會保險市級統籌步伐加快。調整和提高了離退休人員養老待遇,基本解決了農墾系統、華僑農場和科研轉制單位參加地方養老保險等難點問題。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企業退休人員管理服務社會化水平提高。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力度加大。

  (七)民營經濟迅猛發展,實力不斷壯大。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定》,出臺了12個配套文件。表彰了一批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成立了省中小企業局和民營企業投訴中心,加強對民營經濟的引導和服務。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2億元扶持中小企業。廣東省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分別由上年的175.3萬戶和25.86萬戶增加至185.5萬戶和32.3萬戶,增長5.8%和24.9%。一批民營龍頭企業迅速崛起,注冊資金在10 00萬元以上的6871戶,其中億元以上的154戶。民營科技企業已成為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加速發展的生力軍。2003年,民營科技企業達592 0家,其中年產值超億元的280家。

  (八)城鎮化進程加快,珠江三角洲整體實力增強。制定實施了《關于加快中心鎮發展的意見》,對廣東省273個中心鎮發展給予政策扶持。中心鎮輻射帶動能力逐步增強,城鎮化水平和質量進一步提高。一批中心鎮逐步發展成設施配套、具有較強集聚力和輻射力的農村區域中心。廣東省鄉鎮撤并17%。廣州、深圳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更加明顯。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各項專題規劃全面實施。《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基本完成。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

  (九)高等教育快速健康發展,逐步實現大眾化。2003年研究生招生1. 1萬人,比2002年增長30%;本專科招生22.6萬人,比2002年增長28.4%,本專科在校生達58.8萬人,比2002年增長25.7%;成人高校招生22.4萬人,比2002年增長45%;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7.5%。普通高中、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發展加快,社會力量辦學規模擴大。高等教育投入大幅增加,省安排專款6億元,用于省屬高校基建貸款財政貼息,廣州地區大學新校區建設進展順利。

  (十)文化大省建設全面啟動,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貫徹《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文化大省的決定》,制定《廣東省建設文化大省規劃綱要》和《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建設文化大省的若干配套經濟政策》。

  實施《廣東省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方案》,組建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和廣東粵劇藝術大劇院。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文化投入大幅增加,文化設施進一步改善。

  基層文化網絡建設得到加強。一批優秀作品如《等郎妹》、《駝哥的旗》、《風雨紅棉》等獲全國獎項。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文化事業取得顯著成績,文藝創作進一步繁榮,獲“五個一工程”獎項名列全國第一。廣泛開展“新時期廣東人精神”大討論。以“立志、立德、立規、立業”為主題的公民道德建設活動扎實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成效顯著。以創建文明城市為主要內容的珠江三角洲精神文明示范工程加快推進。

  三、加快推進十件大事和十項工程(下簡稱“雙十工作”)的經驗、做法

  (一)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親抓實干,為推動“雙十工作”的順利實施作出表率。省政府領導尤其是主要領導十分重視“雙十工作”,把“雙十工作”作為提高廣東產業國際競爭力,增強發展后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重大戰略來抓,黃華華省長,鐘陽勝、湯炳權常務副省長及其他副省長經常過問“雙十工作”的進展情況,多次在有關“雙十工作”的調研報告和情況反映上作重要批示,親自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并親臨重點項目建設現場視察和指導。省政府先后指定了鴻忠同志和陽勝同志專門分管廣東省重點項目工作,加強對十項工程建設的組織和實施。省政府還定期召開“雙十工作”的通報會,不斷深入查找問題,總結經驗教訓,采取果斷措施,積極推進“雙十工作”。

  (二)主辦單位積極主動,齊抓共管,切實有效地組織了“雙十工作”的順利實施。各地、各部門把“雙十工作”擺到重要議事日程,作為本地區、本單位的頭等大事來抓,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切實加強對各個環節的領導和協調,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省經貿委、文化廳、信息產業廳、教育廳、工商局等單位認真按照十件大事的分工,明確各自的責任,通過對本單位承辦的工作任務進行分解,指定專人負責落實,使每項工作都有分工責任人,層層抓落實,力求“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確保“雙十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在去年初我省遭遇非典型肺炎疫情影響的情況下,省外經貿廳、勞動保障廳等單位積極應對,措施有力,使疫情對“雙十工作”的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省建設廳、編辦等單位積極開展各種專題調研活動,調研成果及所提出的建議、意見得到了張德江書記和黃華華省長充分肯定。為了更好支持省重點項目建設,各級地方政府先后建立了重點項目聯合協調機制,對轄區內重點項目定期進行聯合協調,減少了部門間的扯皮問題,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如臺山市政府專門成立了臺山市籌建電廠協調辦公室,指定一名常務副市長具體負責協調處理國華臺山電廠的征地拆遷和用水用電問題,妥善處理好電廠建設與地方建設的關系。

  (三)審批部門認真負責,各種措施特殊、靈活,為“雙十工作”順利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為了保證“雙十工作”的實施,省有關部門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有力措施,積極主動推進各項工作進度,尤其是對于工作任務中的難點,更是千方百計,想方設法地加以解決。省發展改革委為確保省政府重點工程按質如期完成,采取了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加速了省審批權限內的項目審批進度,加快批準了一批教育、文化和環保等方面的重大項目。省監察廳充分重視項目的招標投標工作時效問題,對廣東省部分解決“卡脖子”問題的電網子項目,根據省廣電集團專業技術力量較強的實際情況,同意由項目單位自主招標,有效加快了招標投標工作進展,保證了這批項目如期按省政府確定目標投產。省財政廳對重點項目的資金撥付及時。省交通廳、水利廳等部門認真做好控制性工點提前開工的審批工作,對一些重點項目,在深入論證、確保方案科學的前提下,提供各種方便,保證項目提前開展控制性工程建設的前提條件。省環保局針對一些項目建設滯后的情況,自覺加大督促檢查力度,成效明顯。

  (四)項目建設單位艱苦努力,銳意創新,保證了重點工程建設的質量和進度。在“雙十工作”的實施過程中,各項目單位的廣大建設者充分總結國內外建設項目的經驗教訓,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對重大項目建設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創造了許多項管理的新模式和經驗。東改工程建設技術與管理總體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一些交通項目通過提前支付征地拆遷費用,妥善安排征地拆遷問題,業主委托地方提前清表、修便道等有效措施,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為施工隊伍進場施工創造了便利條件。揭普高速公路創造的“同步預防”經驗得到省檢察院高度評價,現已在廣東省53個重點工程項目中推行。還有一些項目合理制定實施計劃,適當加大施工投入,通過倒排工作控制點、關鍵點等措施,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同時,縮短了施工時間。

  (五)督促檢查工作到位,為確保“雙十工作”的落實發揮了積極作用。為了及時跟蹤和掌握好“雙十工作”的動態,加大檢查督促力度,保證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陳堅同志按照省政府主要領導的要求,在省府辦公廳抽調精干人員專門負責“雙十工作”的督辦工作。在各級領導、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督辦工作對“雙十工作”的推進發揮了積極作用。一是及時準確地做好信息反饋工作,便于省領導及時了解掌握“雙十工作”的進展情況及存在問題,指導各項工作的開展。二是通過督辦工作查找問題,適時為“雙十工作”的順利開展排憂解難。

  如廣惠高速公路博羅段2003年仍有農民因征地補償問題上路阻工,影響工程的進展,也對2003年底前能否實現通車造成影響。省領導在督辦簽報中了解這一情況后作了批示,要求惠州市政府認真協調解決,確保廣惠高速公路200 3年底通車。在惠州市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后期廣惠高速公路的建設進度加快,并于2003年12月28日順利通車。三是緊緊抓住省領導高度關注的重點項目,重點跟蹤督辦。如省領導要求把2004年通地級市的高速公路作為督辦的重中之重,為此,省府辦公廳加強了與省交通廳的聯系、溝通,跟蹤了解有關情況,并實地察看廣惠、惠河二期、揭普、汕梅、廣梧等高速公路的建設情況。又如省領導關注的廣州大學城建設,省府辦公廳除指定專人與大學城指揮部辦公室固定聯系外,還多次到現場督辦,針對大學城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督辦意見,供省領導決定。

  (六)宣傳工作得到加強,為開展“雙十工作”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為加深社會各界對省委、省政府增創新優勢,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各項戰略措施的了解,讓全社會都來關心和支持“雙十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推動“雙十工作”向縱深發展,省直有關部門提供了大量的基礎材料,配合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廣東電視臺、廣東電臺、南方網等媒體單位對“雙十工作”的情況作了大量的宣傳報道,取得了較好效果。

  四、存在問題及今后工作的意見

  過去一年,“雙十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如個別部門配合協調不夠,影響重點項目的實施,尚有6個子項目未能按原計劃在2 003年內動工;一些重點工程存在征地拆遷難問題,嚴重影響工程進展;一些地方財政困難,配套資金不到位等,這些問題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足夠的重視。

  為保持省政府工作的連續性,并認真抓緊抓好省政府今年確定的重點工作,省政府有關部門要根據省政府《關于印發2004年省政府工作要點的通知》(粵府〔2004〕12號)的精神,認真制訂本部門、本單位的年度工作目標及采取的工作措施,堅持每季度向省府辦公廳報送工作進展情況。省府辦公廳要繼續加強對省政府重點工作的督促檢查,確保省政府的政令暢通。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四年二月十七日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