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進一步做好省政府應急辦網站
內容保障工作的意見
粵府辦〔2008〕6號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東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網站(以下簡稱省政府應急辦網站)2007年12月18日正式開通。各級政府、各有關單位通過各種方式為省政府應急辦網站提供大量有價值的信息,豐富了網站內容,基本保障了網站正常運轉,有力地促進了廣東省應急管理工作。為進一步做好省政府應急辦網站內容保障工作,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省政府應急辦網站內容保障工作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網上輿論引導,全面普及應急知識,提高公眾危機意識和應對能力。緊緊圍繞應急管理工作,以網絡的特點和優勢為依托,打造權威、豐富、實用、服務性和交互性強、廣東特色和應急特色鮮明的網上信息服務平臺,及時準確地發布應急管理相關信息,充分展示廣東省應急管理工作取得的重要成就,滿足不同類型公眾的需求。
省政府應急辦網站內容保障工作基本原則:
(一)合力共建,資源共享。省政府應急辦網站內容由省府辦公廳與各地、各有關單位共同保障,充分發揮各地、各有關單位的積極性和資源優勢,促進廣東省應急管理信息資源的共享與利用。
(二)及時準確,主題突出。省政府應急辦網站緊緊圍繞廣東省應急管理工作,整合全省應急準備、突發事件預警、應急處置、應急救援、應急培訓、理論研究、產業推進等相關信息,依法及時發布,確保信息及時、準確、全面。
(三)強化宣傳,便民利民。充分借助網絡優勢,加大力度,宣傳應急管理知識和應急管理工作,滿足不同服務對象需求,方便公眾查詢。
(四)加強管理,確保安全。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加強上網內容管理,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安全保障體系,制訂相關應急預案,確保省政府應急辦網站安全可靠運行。
二、保障方式
省政府應急辦網站內容主要來源于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各地級以上市應急管理辦事機構報送的相關信息,各單位、應急管理專家報送的相關信息,省府辦公廳的內部刊物、新聞通稿,經省政府應急辦確認的通訊員來稿以及國內權威媒體(電視臺、電臺、報刊、網站等)和境外權威媒體(電視臺、電臺、報刊、網站等)原創且非評論性事實報道稿件等,采取網上抓取、采集編輯、信息報送、欄目共建等方式保障。
(一)網上抓取。利用內容采集系統按照設定的地址,及時抓取各地、各有關單位網站公布的有關應急管理工作信息,導入省政府應急辦網站相應欄目。
(二)采集編輯。及時收集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各地級以上市應急管理辦事機構報送的相關信息,各單位、應急管理專家報送的相關信息,省府辦公廳的內部刊物、新聞通稿,經省政府應急辦確認的通訊員來稿以及國內權威媒體(電視臺、電臺、報刊、網站等)和境外權威媒體(電視臺、電臺、報刊、網站等)原創且非評論性事實報道稿件等,按照規定的程序審核后,發布到省政府應急辦網站的相應欄目。
(三)信息報送。各地、各有關單位,省應急管理專家等及時將相關的信息(包括紙質和電子文檔)報送省政府應急辦供選用。其中,電子文檔通過互聯網以電子郵件形式發送到省政府應急辦郵箱(gdemo@gd.gov.cn)。
(四)欄目共建。專題類欄目和內容相對獨立的欄目,由省政府應急辦與各有關單位合作共建。
三、審核管理
(一)省政府應急辦負責網站內容建設規劃、內容保障協調和信息更新維護的督促檢查等工作。
(二)各地、各有關單位要及時向省政府應急辦網站提供有關信息,并負責對信息的審核把關。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有關單位辦公室(廳)要指定一名負責人作為責任人,指定專人作為聯系人,并于2008年2月25日前將責任人和聯系人名單(包括姓名、單位、職務、聯系電話、傳真)報省政府應急辦。
四、保障措施
各地、各有關單位要按照省政府應急辦網站欄目內容保障方案的要求,及時報送信息,共同做好省政府應急辦網站內容保障工作。要建立規范的信息采集、審核和上報制度。未經審核的信息不得上報。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〇〇八年二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