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開 規章庫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006939748/1999-00068 分類: 農業、林業、水利、通知
發布機構: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成文日期: 1999-09-01
名稱: 印發政協廣東省委員會主席會議關于進一步做好貧困縣脫貧奔康工作的建議的通知
文號: 粵府辦〔1999〕82號 發布日期: 1999-09-01
主題詞:
【打印】 【字體:    

印發政協廣東省委員會主席會議關于進一步做好貧困縣脫貧奔康工作的建議的通知

發布日期:1999-09-01  瀏覽次數:-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gif

粵府辦[1999]82號

━━━━━━━━━━━━━━━━━━━

印發政協廣東省委員會主席會議關于進一步

做好貧困縣脫貧奔康工作的建議的通知

  

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府直屬有關單位:

  《政協廣東省委員會主席會議關于進一步做好貧困縣脫貧奔康工作的建議》對貫徹省委、省政府 《關于加大扶貧力度,加快貧困縣脫貧奔康步伐的意見》(粵發[1998]23號)和今年6月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具有積極意義。根據省人民政府領導的意見,現將此《建議》印發給你們,請你們高度重視,認真研究,積極吸收省政協的有關建議,進一步做好脫貧奔康工作。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一九九九年九月一日


政協廣東省委員會主席會議

關于進一步做好貧困縣脫貧奔康工作的建議


  根據省委李長春書記的意見,經省政協主席會議決定,由省政協委員組成兩個調研組,于3月至5月間對全省16個貧困縣的脫貧奔康工作進行了調查研究。省致公黨、省九三學社、省民委、省扶貧辦也派員參加了調研活動。從調查的情況來看,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大扶貧力度,加快貧困縣脫貧奔康步伐的意見》(粵發[1998]23號)下發后,各地都認真進行貫徹,初步出現了“講奔康、想奔康、干奔康”的良好勢頭。但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需要引起重視。省政協主席會議聽取了調研組的匯報,對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和省委23號文件的精神,進一步做好貧困縣脫貧奔康工作問題進行了認真討論。建議各級干部要在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的基礎上,切實抓好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要把確保農民增收作為脫貧奔康工作的重點

  確保農民增收,是貧困縣實現脫貧奔康的主要任務,難度很大,而一些地方對這項工作尚未引起足夠重視,抓得不夠突出。建議各級領導要始終把實現農民增收作為脫貧奔康工作的重點,采取得力措施抓緊抓好。一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商品性的種養業,調整結構,發展名優產品。種什么,養什么,要根據市場需求選準項目,注意發展那些市場廣闊、投資少、風險小、見效快、家家戶戶都能干的項目,使之逐步形成商品基地。二要積極開拓市場,搞好流通服務,解決農副產品“賣難”的問題。有條件的縣要盡快建立農產品信息網絡。要象高州市那樣建立一支以農民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參與的專業推銷隊伍。三要加大對農業科技扶持的力度,積極發展民間科技服務組織,加強技術指導和培訓,促進提高種養水平。四要積極組織擴大勞務輸出,認真貫徹落實《廣東省沿海市與貧困縣勞務合作實施方案》。省有關部門要根據《實施方案》做好協調檢查督促工作;各貧困縣要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引導,促使轉變觀念,同時加強對勞務輸出的管理和服務工作,組織農民走出山門,務工增收;各沿海對口幫扶市要采取措施,動員和鼓勵企業克服困難,優先招收貧困縣的勞動力,使勞務輸出落到實處。五要抓好計劃生育工作,切實控制人口總量增長。

  二、切實辦好扶貧農業龍頭企業

  這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農民脫貧奔康的重要渠道。目前,各貧困縣的龍頭企業項目都已選定,處在搭架子階段,帶共性的問題主要是確定業主和建立經營機制不夠落實。不少龍頭企業只是以果菜公司、食品公司等掛上牌子,尚未真正確立其獨立的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地位。建議凡是以國有企業掛牌作龍頭的,要進一步落實政企分開,確定業主。同時積極發展多種形式、多種經濟成份的龍頭企業,注意發現在經濟發展中脫穎出來的能人、大戶、私營企業主等,加以培育和扶持,作為業主,推動形成象新興溫氏集團那樣的龍頭企業。要運用股份制等形式,鼓勵社會各方參與龍頭企業的投資和經營,并按現代企業的要求,建立健全企業經營管理機制。要運用合同契約的方式,明確各方尤其是企業和農戶之間的責、權、利關系,落實帶動農戶,使之形成利益共同體。還要努力建立和完善社會服務體系,為龍頭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龍頭企業有一個從小到大,逐步培育和發展的過程,要按經濟規律辦事,既要積極又不能急于求成,防止用行政手段搞“拉郎配”。

  三、千方百計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扶貧投入

  要確保脫貧奔康各項任務的完成,迫切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各貧困縣財政十分困難,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歷史欠帳多、包袱重的問題,因此必須千方百計多渠道籌集資金。建議省要充分考慮各貧困縣的實際困難,加大對脫貧奔康的投入。在開展以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為主要內容的“大禹杯”競賽活動中,50個山區縣每年1000萬元的投入規模遠遠不夠,需進一步加大,并將形式上“以獎代補”實際上撒胡椒面“家家樂”的方式,改為根據項目有選擇、有重點地投入,對貧困縣還要適當傾斜。農村小康房建設,16個貧困縣僅有30%多一點的農戶達到標準,差距較大,也應給予適當的扶持。各掛扶單位和對口幫扶市應繼續努力增加對貧困縣特別是對制約其發展的公路交通、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各地要采取措施鼓勵、吸引私營企業主以及港澳臺同胞到貧困縣投資興辦造血型項目,進一步擴大社會投入。各貧困縣要厲行勤儉節約,防止鋪張浪費,把有限的資金用到確保增產增收最需要的項目上,切實管好資金的使用。鑒于扶貧投入涉及多方面的經濟利益,為進一步做好統籌和協調工作,建議省政府主管財政的副省長參加省扶貧工作領導小組。

  四、大力扶持貧困縣發展小水電,增加財政收入

  各貧困縣都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實踐證明,發展小水電尤其是5000至5萬千瓦的小水電是增加貧困縣財政收入的有效途徑。但各地在這方面的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僅靠自身難以解決。建議省政府在加大投入和兌現原有政策的同時,降低各貧困縣電力建設自籌部分的比例,改變現行根據用電量來分配額度的方式,增大電網改造貸款中對16個貧困縣的切塊。金融單位對有效益的小水電項目應積極給予支持。各貧困縣要切實加強對小水電的管理,精減人員,提高效益。

  五、對特別貧困地區要給予特殊的扶持

  我省連山、連南、乳源3個民族自治縣的瑤族、壯族同胞和大埔、豐順等地重點革命老區的群眾,大多居住在自然環境相當惡劣的高寒山區或石灰巖地區,生產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他們要實現脫貧奔康面臨更大的困難。新豐江、楓樹壩庫區移民對我省的建設和發展曾經作出很大犧牲,但至今遺留問題很多,“七難八難”突出,不少群眾仍處在相當貧困的狀況中。建議各級政府對這些特別困難地區的脫貧奔康問題要高度重視,從資金和政策上給予特殊的傾斜和支持,切實解決這些地區的群眾飲水、公路交通以及移民安置等問題。省有關部門應組織專門調查,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和措施。

  六、各級干部要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切實轉變思想工作作風

  貧困縣各級干部絕大多數精神狀態是好的,他們積極帶領廣大農民為實現脫貧奔康的目標而艱苦奮斗。當前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一些干部尤其是鎮(鄉)、行政村干部市場經濟意識薄弱,在組織發展生產中習慣采用過去那種重生產、輕流通,重行政手段、輕服務指導的做法。建議各市、縣要在加強對干部的教育中,下功夫抓好對鎮(鄉)、行政村干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的培訓,使他們樹立市場意識、風險意識和法律意識,提高開拓市場和發展農村經濟的本領。各級干部要努力轉變工作作風,堅持實事求是,制定各項規劃和指標時不要層層加碼,同時要改進工作方法,注意用說服的方法、示范的方法、典型引路的方法來推動脫貧奔康工作。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