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府辦〔2001〕45號
━━━━━━━━━━━━━━━━━━━
轉發省氣象局關于加強廣東氣象事業建設
進一步提高防災減災能力議案實施辦法的通知
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府直屬有關單位:
現將省氣象局《關于加強廣東氣象事業建設進一步提高防災減災能力議案的實施辦法》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〇〇一年六月十三日
關于加強廣東氣象事業建設進一步
提高防災減災能力議案的實施辦法
為貫徹落實《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廣東氣象事業建設進一步提高防災減災能力議案的決議》(粵府[2000]72號)和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廣東氣象事業建設進一步提高防災減災能力議案的辦理方案報告》,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建設目標
從2001年到2005年,用5年時間在全省建立起氣象“兩網一體系”,即由6部多普勒天氣雷達和630個地面氣象觀測點組成覆蓋全省的高密度、自動化大氣探測網,以廣州區域氣象中心高性能計算機系統為核心的氣象信息網和較為現代化的災害性天氣預警服務體系。首先確保完成三項重點工程建設:
(一)自動氣象站網工程:新建400個自動氣象站,并將全省91個人工氣象觀測站改造為有線遙測站。
(二)雷達工程:在梅州、韶關、陽江市布設新一代多普勒天氣雷達。
(三)高性能計算機及網絡工程:引進高性能計算機系統,升級和完善廣州區域氣象中心信息網絡系統。
在完成上述工程后,再根據我省財力情況和實際需要,逐步完善和建設其他工程,以進一步提高我省對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能力和為政府防災減災決策、社會公眾服務的水平。
二、建設要求
(一)自動氣象站網
1、全省的自動氣象站網按平均站距20公里布局,按省氣象主管部門制定的基本方案,各市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預選布點站址,報省氣象主管部門總體協調和確認。
2、使用列入中國氣象局裝備的WP3103型自動氣象站,由全省統一布設。自動氣象站的場地要建避雷針(或鐵塔)和防雷帶及必要的圍欄等安全設施。
3、各市、縣要建設相應的自動站資料采集和處理中心、信息傳輸網絡,建立實時顯示和應用服務系統。
4、建立省、市、縣自動氣象站網分級維護管理和裝備保障體系。
5、嚴格執行《廣東省自動氣象站管理暫行規定》,建立自動氣象站規劃建設、業務運行、資料整理、維修保養、技術培訓、技術開發、請示報告等規章制度。此外,站址選擇、場地建設、建設報告書、區站號分配、上網規定、上網報告表等要符合技術規范要求。
(二)地面遙測觀測站
1、使用有中國氣象局裝備管理許可證的地面遙測自動氣象站,按照中國氣象局的建設要求和技術規范,統一標準、統一實施建設。
2、按中國氣象局的要求進行觀測場地和觀測值班室的改造,保護好觀測環境。
(三)新一代多普勒天氣雷達站
1、中國氣象局在《我國新一代天氣雷達監測網站點布局方案》中,已將梅州、韶關、陽江市列入全國雷達網統一布設的站點,雷達選型采用S波段新一代多普勒天氣雷達(CINRAD)。
2、雷達站站址的選擇,要按照中國氣象局的有關規定,綜合考慮場地探測凈空條件、凈空條件的立法保護、電磁環境、通信條件、工作條件和人員生活條件,由省氣象局提出,通過中國氣象局組織的專家論證后確定。
3、新一代多普勒天氣雷達站的建設要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劃、環保、無線電管理等規定,結合地方建設規劃布局。根據新一代多普勒天氣雷達的要求,對站址、用地、供電供水、道路交通、雷達樓及其它設施的建筑規模和防雷抗震情況進行勘察、設計和規劃,做出方案,報中國氣象局審批后實施。
(四)高性能計算機系統
1、建立高性能計算機網絡系統。到2004年,我省中尺度大氣探測系統將擁有一定的規模,至少有500個中尺度自動站投入應用,多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氣雷達、氣象衛星和其它特種探測的遙測遙感信息可以使用。因此,必須建立高性能計算機網絡系統,才能適應大量的探測信息傳輸、信息產品加工、社會化的信息服務的需要。
2、建立先進的數值預報體系。2005年數值預報業務體系的目標是:建立適用于各類中尺度災害性天氣的預警和預報,以及滿足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廣泛需求的預報服務產品制作的模式;模式水平分辨0.1°以內,垂直約分50層,模式范圍約方圓4000公里(160000個水平格點),采用多重嵌套、非靜力平衡、完全四維變分同化處理常規和特種資料;模式包含細致的邊界層、陸面過程、輻射過程和完整的云物理方案,物理過程采用精細的顯式計算形式;模式每日制作8次滾動預報,每次預報在15分鐘以內完成。
三、資金管理使用
(一)投資規模
從2001年至2005年,共投資19640萬元。其中中國氣象局9640萬元,省財政7500萬元,市、縣財政2500萬元。這些資金專項用于列入議案范圍內的三項重點工程建設。中國氣象局的投入以設備折算的方式,主要是配備遙測站、多普勒雷達和計算機系統的有關設備;省級資金主要用于雷達站工程建設、計算機系統及網絡建設和市縣自動氣象站建設補助;市縣級資金主要用于自動氣象站建設和有關配套設施建設。
(二)投資計劃
2001—2003年,完成新建400個自動氣象站;2001—2004年,完成3個雷達站建設;2002—2005年,完成遙測氣象站的改造建設;2004—2005年,完成高性能計算機及網絡系統建設。這些項目的投資比例、建設進度和資金安排見附件1和附件2。
(三)省級資金對400個自動氣象站的補助標準
省級資金用于400個自動氣象站的建設共1500萬元。這些自動氣象站的建設資金以市縣為主,省級資金作為補助。省級資金的補助標準分為三類:第一類,經濟發達地區(包括各市市區)建79個站(每站10萬元,下同),省與市縣的投資比例為1:9,即省財政每站補助1萬元。第二類,經濟欠發達地區建92個站,省與市縣的投資比例為3∶7,即省財政每站補助3萬元。第三類,山區、海島和貧困地區建229個站,省與市縣的投資比例為5∶5,即省財政每站補助5萬元。
各市、縣要按省的計劃,切實落實本級財政對自動氣象站建設資金。400個自動氣象站的布點及各級財政投資資金見附件3和附件4。
(四)資金計劃管理
各級政府要把本級應該投入的資金,按照本實施辦法中的建設進度安排,列入年度財政預算計劃,資金要保證及時到位、專款專用。項目建設要按照國家規定的基建程序進行管理,加強審計檢查。2001年度市、縣資金通過追加預算進行安排。
四、組織領導
(一)各級政府要提高認識,加強對實施氣象議案工作的領導,特別是雷達工程的所在地梅州、韶關、陽江市政府,更要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征地、基建及雷達安裝等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在議案實施期間,各級氣象主管部門每年年終要向本級政府匯報一次議案實施情況。省政府每年將組織有關單位進行一次檢查。項目竣工后,由省政府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組織驗收。
附件:1、氣象議案投資項目一覽表
2、建設進度和投資安排表
3、各市自動站建設任務和投資計劃表
4、自動氣象站建設進度和資金安排表
廣東省氣象局
二〇〇一年五月二十二日
附件1
氣象議案投資項目一覽表
(單位:萬元)
附件2
建設進度和投資安排表
(單位:萬元)
附件3
各市自動站建設任務和投資計劃表
萬元
附件4
自動氣象站建設進度和資金安排表(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