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發廣東省電子政務建設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府直屬有關單位:
《廣東省電子政務建設實施意見》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
按照執行。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三年五月三十日
廣東省電子政務建設實施意見
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國家信息化領導小
組關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02〕17號),
加快我省電子政務建設,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提高行政質量和效率,增強政府監
管和服務能力,提出如下意見:
一、電子政務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建設原則、目標
(一)指導思想
電子政務建設與政府職能轉變相結合,提高辦事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社會
服務能力,促進政務公開和廉政建設;以電子政務建設作為“十五”期間全省信
息化工作的重點,政府先行,加大力度,通過電子政務建設帶動全省國民經濟和
社會發展信息化,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二)建設原則
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促發展;統一規劃、加強領導;統一平臺、業務分建;
資源共享、講求實效;統一標準、保障安全;分步實施、分層推進。
(三)建設目標
建成功能完善、互聯互通、安全可靠的電子政務網絡統一平臺,開展各類業
務應用;重點業務系統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基礎性資源數據庫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實現信息共享;初步形成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立規范的培訓制度,逐步完善與
電子政務相關的法規和標準;政府內部辦公運作規范高效,實行公開對外服務,
管理、決策、服務、應變能力得到較大提高,全省電子政務系統框架初步形成。
二、電子政務建設的任務
(一)建設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
全省電子政務網絡由政務內網和政務外網構成。政務外網與互聯網之間邏輯
隔離,政務內網與政務外網、互聯網之間物理隔離。
政務外網是業務專網,主要運行各類服務性的業務系統。接入政務外網的部
門,必須采用邏輯隔離的方式建設互聯網出口或經省統一出口連接互聯網。
政務內網包含涉密和非涉密兩部分。接入政務內網非涉密部分的部門,其接
入網絡要與其他網絡實行物理隔離。政務內網涉密部分主要運行各類涉密公文等
信息,接入政務內網涉密部分的部門,其接入網絡必須按照涉密計算機系統的要
求建設,建設方案報省保密局審批。省信息產業廳負責按照國家有關要求,整合
原有的電子政務專網等網絡。
(二)業務應用系統建設
省直各部門要按照統一規劃、分工負責的原則,重點圍繞經濟調節、市場監
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四個方面開展各類業務應用系統建設,包括:辦公業
務資源系統、宏觀經濟管理、金稅、金財、金盾、金審、社會保障(含金保)、
金農、金質、金水、金科以及應急指揮、工商管理、企業信用、計劃生育、衛生
信息等系統。各地級以上市要重點圍繞政務辦公、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三個方面
開展電子政務業務系統建設。
(三)建設公眾網站
在建設電子政務網絡平臺的同時,省直各部門、地級以上市政府要抓緊建設
公開網站,開展網上辦公,向公眾發布社會經濟發展信息、行政法規、政府辦公
流程,以及與群眾密切相關的事項。公眾服務平臺建設要統一標準,建立管理制
度,及時更新信息內容。
(四)加快基礎性資源數據庫的建設
基礎性資源數據庫的建設要以政務應用需求為中心,整合已有資源,著重建
設人口基礎信息庫、法人單位基礎信息庫、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基礎信息庫、宏
觀經濟數據庫以及政府文件數據庫、法律法規數據庫等基礎性、公益性數據庫。
(五)加強信息安全工作,完善信息化安全保障體系
要高度重視信息安全工作,加強物理安全、網絡安全、信息安全、系統安全
的技術防范工作,統一建設安全認證體系,加強對日常安全的審計監控,建立和
完善安全管理組織機構以及規章制度。省信息產業廳負責制定和落實省電子政務
網絡平臺的各項安全措施。
(六)建立電子政務項目報建審議制度
電子政務項目建設納入基本建設管理,按照基本建設項目審批程序進行審批。
重點業務系統建設,由牽頭部門提出建設方案,經信息化主管部門初審,報同級
政府信息化領導小組批準同意后,由計劃部門辦理基建審批手續;其它業務系統
建設項目,必須符合國家和省的規劃要求,在明確資金來源后,由主管部門報計
劃部門審批,同時,將實施方案報信息化主管部門備案。電子政務項目建設必須
依托全省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和網絡資源,優先使用國產設備
與軟件,并逐步推廣系統建設、運行維護的外包和托管模式。
(七)制定電子政務技術標準
為了規范電子政務的業務流程,提高數據資源的信息共享水平,促進我省軟、
硬件產業的發展,要加快電子政務技術標準的制定工作,重點制定業務協同辦公、
信息交換、網絡安全、公文交換、檔案管理等標準。
(八)建立管理制度
要加強對電子政務建設和應用的開發研究,其中包括制定信息網絡管理、業
務系統運行、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安全保密、電子政務績效評估以及政府采購等
方面政策和制度,以規范電子政務建設。
(九)加強公務員信息化培訓
要結合電子政務建設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不同應用層次的管理和使用人員
開展電子政務知識與技能培訓,并將計算機的應用水平作為公務員考核內容。具
體培訓標準、教材及考核方式,由省人事廳會省信息產業廳商定。
三、電子政務建設的主要措施
(一)統一認識,加強領導
電子政務建設,必須按照國家和省信息化領導小組的決策,統一部署,穩步
推進。省信息化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和協調電子政務建設中的重大問題。省政府政
務信息化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制定總體規劃,建立科學的審議和評估機制,協調、
指導和推進電子政務建設;負責制訂每年的年度建設任務指導書,報經省政府同
意后印發。
(二)統一平臺,穩步推進
電子政務建設工作要從實際出發,逐步規范業務流程。已經建設的業務系統
和網絡,要按照省統一規劃和標準進行調整,2004年底前要實現原有系統與統一
網絡平臺的互聯互通;新建的業務系統,要充分利用全省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嚴
禁重復建設。
(三)保證建設資金
電子政務建設資金由各級政府負責。對確實有困難的貧困山區,省將酌情在
省信息化建設資金中給予一定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