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開 規(guī)章庫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006939748/2003-00119 分類: 工業(yè)、交通、通知
發(fā)布機構: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成文日期: 2003-06-30
名稱: 印發(fā)廣東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征地拆遷補償實施辦法的通知
文號: 粵府辦〔2003〕46號 發(fā)布日期: 2003-06-30
主題詞:
【打印】 【字體:    

印發(fā)廣東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征地拆遷補償實施辦法的通知

發(fā)布日期:2003-06-30  瀏覽次數(shù):-

315000.gif

粵府辦〔2003〕46號

315313.png

印發(fā)廣東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征地

拆遷補償實施辦法的通知


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府直屬有關單位:

  《廣東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征地拆遷補償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業(yè)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xiàn)印發(fā)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zhí)行。全省其它基礎設施建設征地拆遷補償,可參照本《辦法》執(zhí)行。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〇〇三年六月三十日


廣東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征地拆遷補償實施辦法


  第一條 為了保障我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用地,維護被征地農民集體和個人(包括承包經營權人,下同)的合法權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和《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交通基礎設施是指國道、省道、高速公路(含城市快速路)、航道、港口、機場、鐵路、城際軌道(含城市地鐵)及其生產性配套設施等建設項目。

  第三條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用地,經依法批準,可以以劃撥方式取得。征地拆遷工作統(tǒng)一由市、縣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建設用地單位可以與市、縣人民政府或其指定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簽訂征地拆遷包干協(xié)議,也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采用其它辦法進行。建設用地單位應及時提供用地圖紙和有關技術資料;市、縣人民政府負責征地拆遷的動員、丈量、補償、安置,及時辦理用地報批手續(xù),組織供地方案的實施。

  第四條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用地的征地拆遷補償標準按區(qū)域分為兩類:一類地區(qū)包括省劃定的50個山區(qū)縣(市、區(qū)),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qū)即:汕頭市(不含南澳縣),汕尾市(不含海豐、陸河縣),潮州市(不含饒平、潮安縣),揭陽市(不含普寧市、揭西縣),茂名市(不含高州、信宜市),陽江市(不含陽春市),湛江市,河源市的源城區(qū),韶關市的北江區(qū)、湞江區(qū)、武江區(qū),云浮市的云安縣,清遠市的清城區(qū);二類地區(qū)指除一類地區(qū)以外的地區(qū)。

  第五條 全省統(tǒng)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征用農村集體土地的稅費征收項目,各項收費收入按規(guī)定納入同級財政部門國庫或財政專戶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擅自增加收費項目。征用農村集體土地的稅費項目包括耕地占用稅、農業(yè)稅、耕地開墾費、征地管理費、土地補償費、青苗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征用林地補償費等8項(國家有新規(guī)定除外)。計征標準如下:

  (一)耕地占用稅

  國家規(guī)定應繳納耕地占用稅的交通基礎設施用地項目,按照《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廣東省耕地占用稅適用稅額的決定》(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41號公告)規(guī)定的適用稅額征收耕地占用稅。鐵路線路、公路線路、飛機場跑道、停機坪、港口、航道、水利工程占用耕地的具體范圍符合耕地占用稅法相關政策規(guī)定減稅條件的,減按每平方米2元的稅額征收耕地占用稅。

  (二)農業(yè)稅

  被征用的土地,自批準征用的次年起,停征該土地所負擔的農業(yè)稅。

  (三)耕地開墾費

  地級以上市轄區(qū)內每平方米20元;縣級市轄區(qū)內每平方米15元;縣轄區(qū)內每平方米10元;占用基本農田保護區(qū)內的耕地每平方米加收15元。

  (四)征地管理費

  按征地補償費總金額的2%提取。

  (五)土地補償費

  征用水田的,不收取路橋通行費的建設項目和一類地區(qū)收取通行費的建設項目(以下簡稱一類項目),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8倍補償,二類地區(qū)收取通行費的建設項目(以下簡稱二類項目)按9倍補償;征用其它耕地的,一類項目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倍補償,二類項目按7倍補償;征用魚塘的,一類項目按其鄰近水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9倍補償,二類項目按10倍補償;征用其它農用地的,一類項目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5倍補償,二類項目按6倍補償;征用未利用地的,按鄰近其它耕地補償標準的50%補償;征用農民集體所有非農業(yè)建設用地的,按鄰近其他耕地的補償標準補償。

  平均年產值以經縣級統(tǒng)計部門審核的鄉(xiāng)(鎮(zhèn))統(tǒng)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準。

  (六)青苗補償費

  屬短期作物,按一造產值補償;屬多年生作物,根據(jù)其種植期和生長期長短給予合理補償,最高額不超過土地年產值的5倍。

  (七)安置補助費

  征用耕地的,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yè)人口的安置補助費,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5倍,每公頃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5倍;征用其它農用地的,其安置補助費總額,為該農用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4倍。

  征用宅基地和未計征農業(yè)稅的土地,不付給安置補償費。

  征用1畝耕地及其它農用地需安置的農業(yè)人口數(shù),等于該縣農業(yè)人口總數(shù)除以耕地總面積。該縣農業(yè)人口數(shù),按當?shù)亟y(tǒng)計部門審定的以縣(市、區(qū))為單位的統(tǒng)計年報中征地前三年的農業(yè)人口平均數(shù)為準。耕地總面積以縣級統(tǒng)計部門統(tǒng)計年報數(shù)為準。

  依據(jù)本《辦法》規(guī)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可增加安置補助費。但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產值的30倍。

  (八)征用、占用林地補償費

  征用、占用商品林林地,必須按下列標準繳納林地補償費、林木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森林植被恢復費:

 ?。保值匮a償費:按被征用、占用林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5倍補償。

 ?。玻帜狙a償費:成熟林地和近熟林按林地的林木實際價值補償;中齡林按林地的林木實際價值2倍補償;幼齡林按實際造林投資3倍補償;種植不到一年的未成林按當年實際造林投資補償;苗圃苗木、經濟林按前三年平均年產值3倍補償。

 ?。常仓醚a助費:按國家和省有關征地安置農業(yè)人口的規(guī)定補助。但是,林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林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

  4.森林植被恢復費:用材林林地、經濟林林地、薪炭林林地、苗圃地,每平方米收?。对?;未成林造林地,每平方米收?。丛?;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林地,每平方米收取8元;國家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林地,每平方米收?。保霸?;疏林地、灌木林地,每平方米收取3元;宜林地、采伐跡地、火燒跡地,每平方米收?。苍?;城市及城市規(guī)劃區(qū)的林地,可按照上述規(guī)定標準2倍收取。

  征用、占用生態(tài)公益林林地的,其林地補償費、林木補償費和森林植被恢復費按征用、占用商品林林地的補償標準加倍繳納。安置補助費,按征用、占用商品林林地的標準補助。

  以非行政劃撥方式取得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用地,除上述8項稅費項目外,還須按省財政廳、國土資源廳《轉發(fā)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關于印發(fā)〈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繳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粵財基費〔1999〕103號)、《轉發(fā)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關于調整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征收等別的通知》(粵財綜〔2003〕13號)等有關規(guī)定,繳納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

  第六條 使用國有土地按下列原則補償

  使用國有農用地仍按本《辦法》第五條規(guī)定的標準補償;使用國有建設用地,按取得建設用地的價格加上經過審核確認的對土地“三通一平”的實際投入費用酌情補償;使用未開發(fā)國有荒山、荒地、荒灘等不予補償。

  第七條 附著物拆遷補償標準

  (一)城市規(guī)劃區(qū)內國有土地的房屋拆遷補償按《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05號)執(zhí)行。

  其他房屋拆遷,根據(jù)不同地區(qū)類別、房屋結構,最高按以下標準補償:

  一類地區(qū):水、電齊全的框架結構樓房,每平方米按500元補償;水、電齊全的磚混樓房,每平方米按400元補償;一般混合結構房屋, 每平方米按350元補償;一般磚木結構房屋,每平方米按250元補償;簡易結構房屋,每平方米按150元補償;簡易棚房,每平方米按100元補償。

  二類地區(qū):水、電齊全的框架結構樓房,每平方米按750元補償;水、電齊全的磚混樓房,每平方米按600元補償;一般混合結構房屋, 每平方米按500元補償;一般磚木結構房屋,每平方米按350元補償;簡易結構房屋,每平方米按250元補償;簡易棚房,每平方米按150元補償。

  對違章建筑和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不予補償。

  上述不同結構房屋補償時,應扣除折舊費。折舊費以房屋補償費為基數(shù),按每年1%計算;新宅基地可適當補助“三通一平”費用,最高可按房屋拆遷補償費總額的10%計取。

  (二)房屋外陽臺、外走廊按其房屋補償標準的50%計算。

  (三)圍墻每平方米按50元補償;擋土墻每立方米按80-100元補償;曬谷場、糞池每平方米最高不超過30元;一般水井每口按1000元補償。

  (四)墳墓遷移補償: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頒布實施前已下葬的墓地,土墳每穴補償100元;磚砌或水泥結構的,每穴補償180元;骨壇每個補償50元。《殯葬管理條例》頒布實施后下葬的,原則上不予補償,并限期遷移。

  (五)電力線(桿、塔)、通信設施、水利設施、輸油(氣)管道、地下供水管(網)、電纜光纜等拆遷費用由建設單位與所屬業(yè)主單獨簽訂拆遷合同。拆遷補償費用,由建設單位與各業(yè)主協(xié)商后直接支付。

  第八條 征地公告發(fā)布后,被征地單位和個人搶栽搶種的農作物或搶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補償范圍。

  第九條 委托地方政府包干征地的工作經費,按征地拆遷補償費總額的2%計取。

  第十條 征地拆遷的各項費用從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三個月內由用地單位按合同有關條款確定的支付比例全額支付。征地拆遷補償費按規(guī)定支付后,

  被征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規(guī)定期限交付土地;如征地拆遷補償費未按規(guī)定支付的,被征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權拒交土地。

  被征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按補償標準領取補償后,拒不搬遷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保證國家建設用地。凡擾亂、阻礙建設項目和破壞建設項目,給國家造成損失的,視情況由有關機關依法追究當事人的經濟、法律責任。

  第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各村民委員會應當把征地拆遷補償費標準、補償辦法等向被征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公開,確保被補償人應得的補償費及時足額撥付到戶,不得截留、挪用和代扣各種收費。各級監(jiān)察、財政、審計部門要加強行政監(jiān)督,確保各項征地款項的合法、合理使用。

  第十二條 對征地中權屬有爭議的土地,該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在六個月內調處爭議,確定權屬,將征地拆遷補償款付給權屬單位或個人。各爭議方不得以爭議為由阻撓建設。

  第十三條 對征地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協(xié)調。協(xié)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在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時間內不領取補償費,或對征地補償、安置有爭議的,不影響征用土地方案的實施。

  第十四條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施工臨時用地,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優(yōu)先安排。有關使用規(guī)定和補償問題按《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辦理。

  第十五條 不依法及時辦理有關征用土地手續(xù),擅自增加收費項目,未及時足額將征地拆遷補償費發(fā)放到被征用土地的集體和個人等,導致工程建設工期延誤造成經濟損失的,將追究主要責任人和有關責任人的政紀責任。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十六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2年1月13日省政府公布施行的《廣東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征用土地暫行辦法》同時廢止。


  (該文件于2003年6月30日以粵府辦〔2003〕46號發(fā)布,根據(jù)2020年6月22日粵府〔2020〕37號修改)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