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開 規章庫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006939748/2010-00313 分類: 農業、林業、水利、通知
發布機構: 廣東省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0-06-24
名稱: 轉發省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議案辦理情況的報告》的決議的通知
文號: 粵府〔2010〕75號 發布日期: 2010-06-28
主題詞:
【打印】 【字體:    

轉發省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議案辦理情況的報告》的決議的通知

發布日期:2010-06-28  瀏覽次數:-


粵府〔2010〕75號

━━━━━━━━━━━━━━━━━━━━━━━━━━━


  

轉發省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省人民政府

《關于加強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

工程建設議案辦理情況的報告》

的決議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議案辦理情況的報告》,并作出了相應的決議。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廣東省人民政府

                             二○一○年六月二十四日

  

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

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貧困地區農村

機電排灌工程建設議案辦理情況

的報告》的決議

?

  (2010年6月2日廣東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

?

  廣東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議案辦理情況的報告》。會議批準省人民政府的議案辦理情況報告,同意如期結案。

  會議認為,省人民政府認真貫徹執行省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議案的決議,基本完成了議案提出的目標任務,取得了明顯成效。議案辦理以來,我省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許多年久失修、運行不穩定的工程得到修復,增強除澇抗旱能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增強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取得了明顯的綜合效益。我省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由于歷史原因、自然條件和經濟基礎的制約,仍然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防災減災工作的需要,主要是機電排灌建設任務仍然繁重、部分地區自籌資金落實困難、機電排灌管理工作有待加強等。

  會議要求,關于加強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議案結案以后,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提高認識,切實加強領導。省財政要加大投入,著重解決對當地群眾生產生活影響大、效益顯著、急需更新改造的小型骨干機電排灌工程,鞏固和發展議案實施成果。繼續對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給予適當補助,把機電排灌工程建設與中小型灌區改造結合起來,不斷推進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步伐,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農村機電排灌工程管理的新機制,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素質,提升全省機電排灌管理水平。

  

?

關于加強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

建設議案辦理情況的報告

  

省人大常委會:

  省十屆人大一次會議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強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的議案》,省政府從2004年開始組織實施。今年4月,省政府組織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編辦、水利廳、審計廳等單位,分赴韶關、河源、梅州、江門、陽江、湛江、茂名、肇慶、清遠、潮州、揭陽、云浮等12個地級市及有關縣(市、區),對議案實施情況進行檢查驗收。省政府認為,議案實施5年來,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人大的支持監督下,通過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較好地完成了議案提出的目標任務,取得了明顯成效,建議予以結案。現將主要情況報告如下:

  一、議案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加強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是堅持以人為本、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一項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強化農業基礎建設、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一項重要工作。省政府高度重視,提出先用5年時間組織實施議案,全面恢復和提高山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排澇抗旱能力,以技術改造為重點,把效益好、受益面積大、涉及人口多、能起示范帶動作用的骨干機電排灌站、水輪泵站作為重點扶持項目,切實加強領導,加大投入,把加強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作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抓,并明確由分管農口的副省長組織協調議案實施工作。2003-2004年,省政府先后印發了《轉發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議案的決議的通知》(粵府〔2003〕85號)和《轉發省水利廳關于加強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議案的實施辦法的通知》(粵府辦〔2004〕60號),全面部署議案實施工作。2008年9月,省政府召開全省加快實施農村機電排灌議案工作會議,對議案實施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明確提出進行最后攻堅戰,要求各地確保按時完成議案任務。議案實施過程中,建立了分片督查和定期通報制度,要求各級政府定期向省水利廳報告工程建設進度;每年組織有關單位進行抽查,狠抓議案工程建設進度和質量;切實加強組織協調,及時調整議案指標分配和項目造價準入門檻,改變省級補助資金撥付方式,推動議案順利實施。如2005年,省政府在檢查議案實施工作中發現,由于水輪泵工程造價提升等客觀原因,將難以按時完成水輪泵議案任務,省政府為此專題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建議調整個別任務指標和資金安排,把水輪泵建設任務調整為700宗。

  省水利廳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工作,組織專家編制了《廣東省小型機電排灌重(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大綱》等9個機電排灌工程技術配套文件,規范了議案項目的立項、設計、審批、審核和驗收等程序;推行工程項目專家審核制度,委托中介機構組織專家對各地上報的工程項目進行審核,有效控制了議案項目投資概算,確保議案項目設計方案科學合理;建立《廣東省農村機電排灌工程管理GIS系統》,加強對議案工程建設的信息化監督、管理。同時,省發展改革委認真做好議案項目計劃審核并按時下達。省財政廳按照議案項目資金管理規定,及時足額撥付省級補助資金,并建立了地方自籌資金到位情況通報制度,督促地方做好自籌資金落實。

  各級政府把議案實施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成立議案建設領導小組,落實目標責任;制定相應措施,嚴格執行工程建設程序,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合同管理制,加強議案工程建設管理。各級發展改革、財政、機構編制、水利、審計等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動議案順利實施。

  議案實施5年來,通過各方共同努力,全省累計投入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資金117677.44萬元,其中省財政安排80000萬元,市、縣政府自籌37677.44萬元。完成機電排灌工程3043宗,其中重建工程311宗、32860.5千瓦;技改擴容工程1978宗、170213千瓦;水輪泵工程754宗。較好完成議案實施范圍內的15個地級市71個市、縣級排灌總站的體制改革任務,理順了管理體制,落實了管養費用。

  二、實施議案取得明顯成效

  實施議案5年來,我省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許多年久失修、運行不穩定的工程得到有效修復,一批新項目開工建設并投入使用,取得了明顯的綜合效益。

  (一)增強除澇抗災能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機電排灌工程是水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施議案,全省一大批老化失修的機電排灌工程得到及時重建或改造,除澇抗災能力明顯增強,為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議案實施期間,我省先后多次遭受臺風、強降雨襲擊,但經過改造或重建的機電排灌工程在抗災救災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如梅縣程江鎮八角亭電排站在2007年的“6.9”洪水中,連續運行36個小時,累計抽排內澇水約55萬立方米(相當于一座小型水庫),使澇區沒有出現水浸現象,保障了澇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據統計,議案實施5年來,全省累計新增、改善排澇面積147.74萬畝,捍衛產值544.13億元,保護人口545.49萬人。

  (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增強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機電排灌工程是農村和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在解決農村生產生活用水、提高農業生產效益、改善農村面貌、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如恩平市大槐鎮部分農田由于干旱缺水,水稻產量較低,出現農民棄耕現象。該鎮高新水輪泵站建成后,有效改善灌溉面積1900畝,使糧食產量單產增加20%以上,棄耕農民又主動復耕。一些地方通過實施議案,農田灌溉保證率大大提高,當地農民改變了傳統的耕作習慣,種植經濟作物和冬種北運菜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如高州市孖帶塘電灌站技改擴建后,灌區群眾增種甜玉米1000畝,畝產量達1400公斤,年增收約300萬元。據統計,實施議案5年來,全省累計新增、改善灌溉面積305.57萬畝,受益人口503.71萬人。

  (三)減少用水糾紛,促進了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農村機電排灌工程不僅增強了農村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也逐步解決了農業用水難問題,減少農民用水糾紛,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如陸河縣為解決東坑鎮富口、凹子背兩村之間的農民用水糾紛,于1974年興建了富口水輪泵站,但1997年“10號”臺風期間當地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洪水,該水輪泵水陂被洪水沖毀,多年來一直無法得到修復,下游450畝農田用水緊張的矛盾日益凸顯。議案項目富口水輪泵站在2006年汛前建設完成后,群眾用水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緩解了農田用水緊張矛盾。翁源縣江尾鎮泉嶺、秀豐兩村的村民,曾因爭奪生產生活用水發生糾紛,甚至出現械斗現象。該鎮2008年度議案項目鐘屋電灌站建成后,泉嶺、秀豐兩村村民生產生活用水得到有效保障,兩村村民安居樂業、和睦相處。

  (四)理順排灌總站管理體制,提高了排灌工程管理隊伍素質。

  議案實施期間,各地認真執行省編辦、財政廳、水利廳聯合印發的《廣東省機電排灌管理體制和機構編制問題的意見》(粵機編辦〔2006〕282號),并結合水管體制改革,突破各種體制機制障礙,攻堅克難,順利完成了15個地級市71個市、縣級排灌總站的改制任務。按照政事、事企分開的原則,分離、整合現有機電排灌總站管理職能,將機電排灌行政管理職能回歸水行政主管部門,將養護維修、經營服務等任務推向市場;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定編定崗,與改制前相比,改制后71個市、縣級排灌總站核減總站在職人數946人,核定事業編制825人,財政年核撥經費1177.23萬元,有效解決了市、縣級排灌總站管理職能不清、機構編制和工作經費不落實等問題。

  各級各部門通過加強人員培訓、實行持證上崗、規范工程管理等手段,逐步提高機電排灌隊伍素質和管理水平。議案實施期間,在省總工會、省勞動保障廳等部門的支持下,省水利廳多次承辦機電排灌技術工人技能培訓、鑒定和競賽活動,累計開展初、中、高各等級技能培訓及鑒定1165人次,鑒定合格929人次;開展技能競賽91人次,其中66人獲技師資格,1人獲省總工會授予的省“五一”勞動獎章,5人獲省勞動保障廳授予的“廣東省技術能手”光榮稱號。為提高全省機電排灌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強議案項目監督管理,省水利廳先后舉辦了7期機電排灌工程GIS信息系統技術培訓班,培訓人員250人次,學員覆蓋全省所有市、縣級用戶。

  三、下一步加強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的意見

  經過5年議案的實施,我省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由于歷史原因、自然條件和經濟基礎的制約,仍然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防災減災工作的需要。一是機電排灌建設任務仍然繁重。目前全省貧困地區仍有74.68萬千瓦農村機電排灌工程、1335宗水輪泵工程需要建設,其中小型農村機電排灌重建和技術改造工程51.44萬千瓦。二是部分地區自籌資金落實不到位。由于議案實施行政區域屬貧困山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經濟基礎薄弱,加上個別地方認識不到位,存在“等、靠、要”思想,個別市、縣的自籌資金難以落實到位,部分地方只能用省級補助資金完成議案項目主體工程建設。三是機電排灌管理工作有待加強。按照現行的水利工程分級管理規定,相當部分農村機電排灌工程由鄉鎮政府或村委會管理。由于稅費改革后,部分地區農業水費難以收取,加上地方財政薄弱,大部分由鎮、村管理的機電排灌工程管護經費不足,工程管理不到位,工程設施容易再次老化失修而影響工程效益。鑒此,省政府將在議案結案后繼續采取有力措施,鞏固議案成果,推動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全力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充分認識加強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對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結構調整、發展農村生產力及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性,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高度,把加強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作為一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統籌規劃,精心組織,統一部署,層層落實責任制。各級政府要指定一位分管領導負責組織協調工作,發展改革、財政、機構編制、水利、審計等部門要各司其職,通力協作,共同促進我省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

  (二)統籌規劃,分步實施,進一步推進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步伐。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結合目前省級財政狀況,省政府將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省財政從2010-2012年每年安排2000萬元,對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給予適當補助,進一步鞏固議案建設成果,切實加強農村機電排灌工程管理和機電排灌工程管理人員培訓。充分調動機電排灌工程所在地政府積極籌措資金,著重解決對當地群眾生產生活影響大、效益顯著、急需更新改造的小型骨干機電排灌工程,推動本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從2013年起,省政府將在省級財力允許的情況下逐步加大省級補助規模,不斷推進貧困地區農村機電排灌工程建設步伐。

  (三)積極探索機電排灌工程管護辦法。

  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農村機電排灌工程管理的新機制、新辦法。在尊重群眾意愿、發揮農民主體作用的基礎上,逐步形成政府投入引導、村集體自行組織、農民自愿參與的組織形式,充分調動農民群眾參與機電排灌工程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繼續深化機電排灌體制改革,在鞏固機電排灌總站體制改革成果的基礎上,強化機電排灌總站管理職能,規范機電排灌項目管理。進一步探索農村小型機電排灌工程管理模式,逐步建立機電排灌工程管理人員經費、維修養護費用及運行電費保障機制。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加強機電排灌工程管理人員的培訓,逐步實行持證上崗,全面推行目標管理,提高全省機電排灌管理水平。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廣東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十一月五日?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