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粵辦函〔2011〕92號 |
? 關于全省第二批火災隱患重點地區 整治情況的通報 ?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2010年12月,省消防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組成10個檢查組,對全省20個火災隱患重點地區整治工作進行了檢查驗收。總體上看,全省火災隱患重點地區整治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社會消防安全意識進一步增強、基層消防工作進一步夯實、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防火形勢持續穩定,20個火災隱患重點地區均未發生亡人火災事故,中山、珠海、茂名、潮州、云浮等市重點地區實現了零火警。經綜合考評,全省20個火災隱患重點地區整治工作全部驗收合格,予以摘牌。其中,深圳市寶安區松崗街道等7個火災隱患重點地區驗收結果優秀,給予全省通報表揚。現將各地整治工作主要情況通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特點 (一)高度重視,周密部署。各有關市政府按照省政府要求,制訂出臺了重點地區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和具體措施,將整治工作納入消防安全責任制考評內容,逐級明確督辦責任人。各地火災隱患重點地區成立了政府領導掛帥、各職能部門參加的消防安全委員會及火災隱患整治辦公室,農村、社區依托治保中心、警務中心成立了消防辦公室、消防警務室和村居消防站,構建了一級抓一級、齊抓共管的局面。深圳、汕頭、佛山等市參照省政府做法掛牌督辦了一批市級火災隱患重點地區。 (二)嚴格執法,強力整治。各地將火災隱患重點地區整治納入“安全生產年”活動,緊密結合舊城區、舊廠房、舊村莊“三舊”改造和農村自來水改造工程以及建筑消防設施等專項治理,通過建立和推廣示范街、示范片、示范點等活動,發動全社會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治,逐步解決各地傳統制造行業存在的火災隱患,努力使火災隱患整治由高壓態勢向常態化轉變。20個火災隱患重點地區共出動檢查整治工作組9000多次、26萬余人次,排查各類場所15.3萬家,督促整改火災隱患24萬余處,責令“三停”單位785家;投入7.2億元完善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全部完成消防規劃編制,新建消火栓2379個,組建兼職消防隊209支。 (三)加強宣傳,氛圍濃厚。各地結合社會單位“四個能力”(檢查消除火災隱患能力、組織撲救初起火災能力、組織人員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能力)建設活動,以消防宣傳“五進”(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學校、進家庭)為載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消防宣傳培訓。20個火災隱患重點地區共發放消防宣傳品86萬多份,發送手機短信380多萬條,播出公益廣告5.4萬多條次,舉辦消防培訓班568期,培訓30.26萬余人。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各地整治工作總體上取得明顯成效,但是,在檢查驗收中也發現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有的地方工作存在“上熱下冷”現象,火災隱患排查整治等工作開展還不夠深入,整治措施要求得不到全面落實;有的地方強調客觀問題多,對整治工作人力、物力、財力投入不足,整治工作進展慢;有的地方監督執法態度不堅決,隱患整改標準不高,技防措施不夠落實;有的地方政府職能部門消防工作不夠落實,對一些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災隱患整改,部門之間沒有形成聯合執法、綜合治理的工作機制。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希望全省各地結合構筑社會消防安全“防火墻”工程,認真總結全省前兩批掛牌督辦火災隱患重點地區整治工作經驗,以基層消防安全責任落實、基層火災防控力量發展、基層消防安全監管為重點,積極探索基層消防管理創新,推進重點地區整治工作,積極構筑社會消防安全“防火墻”。要進一步完善各級政府消防安全委員會運行機制,定期召集有關部門研判消防安全形勢,開展消防工作督導檢查,督促有關部門落實消防責任,協調解決部門行業存在的突出問題。要進一步加強城鄉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統籌社區、農村消防工作發展。要進一步加大消防宣傳教育力度,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消防技能宣傳和教育培訓,堅決預防和遏制惡性火災事故發生,為“幸福廣東”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 附件:全省火災隱患重點地區整治工作檢查驗收情況表 ? ?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二○一一年三月四日 ? ? 附件: ? 全省火災隱患重點地區整治工作檢查驗收情況表 ?
? ?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二○一一年三月四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