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開 規章庫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006939748/2011-00733 分類: 國民經濟管理、國有資產監管、通知
發布機構: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成文日期: 2011-11-07
名稱: 轉發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推進珠江三角洲產業布局一體化進程2011-2012年工作意見的通知
文號: 粵辦函〔2011〕689號 發布日期: 2011-11-09
主題詞:
【打印】 【字體:    

轉發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推進珠江三角洲產業布局一體化進程2011-2012年工作意見的通知

發布日期:2011-11-09  瀏覽次數:-

  







  
                    粵辦函〔2011〕689號

 

轉發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推進珠江三角洲

產業布局一體化進程2011-2012年

工作意見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推進珠江三角洲產業布局一體化進程2011-2012年工作意見》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按照執行。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反映。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一年十一月七日

?

?

推進珠江三角洲產業布局一體化進程

2011-2012年工作意見

?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

  為深入貫徹落實《印發〈珠江三角洲產業布局一體化規劃(2009-2020年)〉的通知》(粵府辦〔2010〕45號),推進珠三角地區產業布局一體化進程,實現要素自由流動,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經濟高效運轉、區域協調發展,全面提升珠三角地區產業國際競爭力,提出如下意見。

  一、增進圈內產業協調。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經濟圈牽頭市牽頭規劃經濟圈的產業布局,簽訂圈內產業協作協議,成立產業協作專責工作小組,選擇產業合作的重點領域和區域,制訂工作目標,促進圈內產業協調錯位發展。(廣州、深圳、珠海市政府牽頭,珠三角其他市政府參與)

  二、加強產業政策引導。制訂《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和產業導向目錄》,鼓勵發展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提高勞動密集型產業準入門檻,限制“兩高一資”產業。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的項目不予核準、備案,不予辦理符合產業政策的證明文件。(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參與)

  三、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珠三角九市分別提出本地區的優勢產業,以省市共建等方式集中扶持珠三角每個市發展2個左右的優勢產業,積極爭取部省共建,提高各市優勢產業占全省比重。省、市組織的廣貨全國行活動,在宣傳推介、展位布置上突出“一市一特色”,提升各市特色優勢產業品牌影響力。(珠三角九市政府、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等參與)

  四、差異化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先支持珠三角各市最有基礎和條件、現實市場需求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珠三角各市集中力量,在已經明確的主要發展領域中確定兩到三個重點領域,在重點領域中確定產業鏈的重點環節,形成各市重點突出、錯位發展、協同有序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格局。到2012年,培育形成5個年產值超千億元新興產業集群。(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牽頭,珠三角九市政府參與)

  五、產業鏈協作拉動調整布局。珠三角各市發揮優勢,以項目合作共同推動重大項目布局,圍繞重大項目配套延伸產業鏈。以產品升級換代引導中心城市轉移制造環節,重點發展研發和銷售,打造產業設計中心和營銷中心;組織周邊地區有序承接制造環節,重點發展相關配套產品。鼓勵以產業聯盟合作引導產業配套協同發展。組建太陽能光伏、新能源汽車等產業聯盟,組織珠三角相關市在關鍵技術研發、材料、裝備及產業化應用等方面開展產業鏈配套協作。(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珠三角九市政府等參與)

  六、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出臺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鼓勵和支持優勢企業圍繞主業跨區域實施行業并購和重組,提升產業集中度。鼓勵以資金、技術和人才等方式并購、重組、參股企業,促進各種資源在競爭中合理流動。對在企業兼并重組過程中關閉的小企業,符合《中央財政關閉小企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財企〔2010〕231號)的,爭取中央財政給予補助。到2012年形成年主營業務收入超五百億元企業達到20家以上,其中超千億元企業達到8家以上。(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省國資委、財政廳、金融辦參與)

  七、合作建設產業園區。在符合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前提下,鼓勵跨市、跨經濟圈合作共建工業園、物流園、科技園等產業園。推進廣佛肇共建經濟合作區、坪清新產業合作示范區、深圳與惠州共建顯示產業園、深圳與中山共建數字家庭產業園、順德區與開平市共建翠山湖新區順德工業園等合作園區建設。鼓勵行業協會、企業參與共建專業產業園區建設。支持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高新區等各類園區建立合作聯盟,促進各類園區在信息共享、人才培訓、合作交流、項目對接、產業轉移、招商推介等方面的統籌協調和協同發展。(珠三角九市政府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外經貿廳、科技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國土資源廳參與)

  八、共建創新平臺。促進企業、院校和科研機構共建省部產學研創新聯盟,鼓勵創新聯盟實行實體化運作,建立共同投入、聯合開發、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運作機制,從“點對點”、短期、松散型向“多對多”、長期、緊密型模式轉變,集中力量解決行業發展中的共性問題和技術瓶頸。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創新聯盟成員申報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到2012年珠三角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達100家以上。鼓勵跨市、跨經濟圈合作設立研發機構,享受新設研發機構所在市有關資金扶持政策。(省科技廳、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珠三角九市政府參與)

  九、深化商貿流通合作。探索建立商貿流通共同政策體系,支持流通企業跨區域與生產基地建立產供銷聯盟,共同組織促銷活動,加速各類商品跨區域流通。珠三角各市充分利用各自會展資源,聯手拓展國內外市場,深化珠三角區域經貿合作。(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外經貿廳牽頭,珠三角九市政府參與)

  十、推進金融一體化發展。建立健全更加緊密的金融合作交流機制,進一步完善優化珠三角金融產業發展布局,大力支持、積極引導各大金融機構優化網點布局和深化拓展異地業務。著力加強支付結算平臺、征信平臺等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抓住中央鞏固和發展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新政策機遇,充分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輻射帶動優勢,推動珠三角與港澳金融深度融合發展。積極推動港澳資金融機構在珠三角合資設立和參股金融機構,爭取進一步降低港澳資金融機構準入門檻。深入開展與香港資本市場合作,推動珠三角企業赴港上市和發行人民幣債券。繼續擴大跨境人民幣業務試點。推動金融從業人員資格互認及金融人才交流與培訓合作。(省金融辦牽頭,珠三角九市政府參與)

  十一、構建珠三角無障礙旅游區。整合區域旅游資源,聯手打造具有嶺南特色的精品旅游線路和旅游產品。加強區域旅行社之間的交往與合作,鼓勵本地旅行社跨區域設立分社,合法持證導游可以跨區域帶團。建立聯合應急機制,共同處理旅游市場管理、旅游安全和旅游投訴等事件。(省旅游局牽頭,珠三角九市政府參與)

  十二、推進現代農業緊密合作。簽訂實施《珠江三角洲九市建設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緊密合作框架協議》,深化農業交流合作,扎實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布局、基礎設施、物質技術裝備、經營體系、服務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一體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省農業廳牽頭,珠三角九市政府參與)

  十三、共建共享服務平臺。推進跨市、跨經濟圈的公共技術、檢驗檢測、儀器設備共享、成果轉化、物流等服務平臺共建和資源共享,避免經濟圈內服務平臺重復建設,統一服務平臺圈內收費標準。(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物價局牽頭)

  十四、推進信息資源共享。優化經濟圈信息網絡資源配置,統一信息交換標準和規范,促進區域相關信息平臺的對接,加快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制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目錄,搭建省市兩級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推進建設南方現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實現跨區域物流信息資源共享。(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省通信管理局參與)

  十五、促進集約節約用地。積極引導、合理規劃土地投入方向,鼓勵企業進入園區,合理設定產業門檻,整合工業零散用地,科學規劃園區布局,集約、高效開發利用土地,提高單位建設用地第二、三產業增加值。制訂不同地區、不同項目供地指南,優先解決市場前景好、規模大、效益好的省重大戰略項目的用地指標。(省國土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珠三角九市政府參與)

  十六、加強資金專項引導。統籌用好省財政設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引導專項資金、裝備制造業發展專項資金、重大科技專項資金等,引導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一體化布局。在申報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時,珠三角企業申報材料中要有符合產業布局一體化的內容。(省財政廳、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牽頭)

  十七、統籌節能電力指標分配。科學評估“十二五”期間重點項目、重要產業基地布局對各地節能降耗的影響,確定珠三角各市“十二五”期間的節能降耗總體目標,合理下達珠三角各市各年度節能降耗任務。每季度的用電指標分配,應充分考慮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產業基地布局的因素,用電指標相應傾斜分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廣東電網公司參與)

  十八、加強評估促進。結合推進珠三角區域一體化評價工作,由第三方科學、客觀評價經濟圈產業布局一體化的推進程度,提出對珠三角九市和省有關部門的具體建議,并作為省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評估考核的參考。(省社科院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參與)

?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