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開 規章庫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006939748/2011-00824 分類: 財政、金融、審計、通知
發布機構: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成文日期: 2011-12-19
名稱: 轉發省財政廳關于編制2012年省級財政收支預算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意見的通知
文號: 粵府辦〔2011〕86號 發布日期: 2011-12-21
主題詞:
【打印】 【字體:    

轉發省財政廳關于編制2012年省級財政收支預算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意見的通知

發布日期:2011-12-21  瀏覽次數:-
  


粵府辦〔2011〕86號

━━━━━━━━━━━━━━━━━━━━━━━━━━━


  

轉發省財政廳關于編制2012年省級財政

收支預算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意見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省財政廳《關于編制2012年省級財政收支預算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的意見》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財政廳反映。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

關于編制2012年省級財政收支預算

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的意見

?

省財政廳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有關規定,按照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幸福廣東建設的要求,并結合對今明兩年我省經濟財政形勢的分析以及財政收支政策等有關情況,現就編制2012年省級財政收支預算提出以下意見:

  一、準確把握宏觀經濟運行態勢

  2011年,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各項決策部署,緊密圍繞“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這一核心任務,大力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經濟運行態勢良好,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區域發展更趨協調,民生保障繼續加強,實現了“十二五”良好開局。展望2012年,預計世界經濟增長放緩但有望保持相對平穩,國內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國家一攬子宏觀調控措施的成效將進一步顯現,總體經濟形勢將繼續平穩向好,經濟增長的速度和質量、結構和效益的關系趨于改善,經濟與社會發展趨于協調。但是,經濟發展還面臨較多不確定因素:國際經濟環境方面,雖然世界經濟正在復蘇,但復蘇進程還很脆弱、很不平衡,國際主權債務危機等導致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增大。國內經濟環境方面,經濟增速放緩與物價較快上漲互相交織,宏觀調控難度進一步加大,國內消費需求難以在短期內大幅增長,部分企業盈利能力進一步減弱。從省內情況看,受國際形勢影響,未來出口將面臨外需相對低迷的整體環境約束;亞運會和大運會對投資帶動的效應將有所減弱;產業結構有待進一步完善,自主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綜觀國內外經濟形勢,預計明年我省經濟有望保持在適度較快增長區間,財政收支形勢將延續平穩態勢,但同時也面臨不少減收增支因素。收入方面,國際主權債務危機、人民幣升值將對我省出口產生不利影響;今年以來工業、投資、外貿出口、企業利潤等主要經濟指標的逐步回落,將明顯影響2012年相關主體稅種收入的增長;房地產調控和信貸緊縮政策對財稅收入的影響將繼續顯現。此外,國家出臺的提高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等政策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財政增收。預計2012年財政收入難以實現較高增幅,將基本與經濟增長速度相適應。支出方面,貫徹國家調結構、擴內需、保增長、保民生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實國家和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標準、加大水利建設投入等各項政策,保障“三農”、教育、科技、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文化體育、保障性住房、交通、節能環保等重點支出,落實促進轉型升級等各項戰略部署,都需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

  綜合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以及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和財政收支的各種因素,預計2012年省級財政收支矛盾仍然較為突出,必須審時度勢、科學合理編制2012年預算。

  二、編制2012年預算的指導思想

  編制2012年省級財政收支預算總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和省委十屆八次、九次、十次、十一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財政工作的各項要求,緊密圍繞“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這一核心任務,積極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和《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扎實推進法治財政、民生財政、綠色財政、績效財政、陽光財政“五大財政”建設;運用財政手段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產業轉移,促進轉型升級;優化支出結構,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均衡區域發展;創新財政管理,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排頭兵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三、2012年預算編制的基本原則

  (一)堅持積極穩妥,實事求是。按照依法理財、科學理財、民主理財和集中財力辦大事的要求,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等法律法規,堅持實事求是、積極穩妥、留有余地,科學編制財政預算,既保持適當的增長速度,又合理把握財政收入規模,實現財政收入增長與地區生產總值和物價水平等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相適應。

  (二)堅持應征盡收,加強收入征管。依法加強對稅收收入的征收管理,確保依法征收、應征盡收,不收過頭稅。嚴格執行稅收優惠政策,嚴禁任何地方和部門越權減免稅收以及擅自出臺減免稅和先征后返等稅收優惠政策。按規定必須列入財政預算的收入,要做到應列盡列。依法加強對非稅收入的收繳管理,收入及時足額上繳國庫,支出通過預算安排。

  (三)堅持量入為出,確保收支平衡。財政支出安排與財力相適應,堅持量入為出、量力而行,科學調度財力、統籌安排,按輕重緩急科學合理安排支出。既要滿足實際需要,又要充分考慮財力可能。努力增收節支,確保預算收支平衡,不列赤字預算。

  (四)堅持厲行節約,控制一般性支出。進一步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以提高公共服務能力為著力點,整合財政資源,妥善安排各類預算支出,優先保證重點支出需要。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于厲行節約有關規定,反對鋪張浪費,發揚艱苦奮斗、勤儉辦事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強化預算約束,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嚴肅財經紀律,加強支出監管,不斷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五)堅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轉型升級。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充分發揮財政在調整產業結構和促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的作用,切實把穩增長和調結構、促轉型結合起來。支持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產業競爭力,推進產業技術進步、技術改造、重點產業振興等;支持科技創新和金融創新,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促進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支持加快推進產業轉移,推動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產業特色鮮明、集聚效應明顯的產業轉移集群;支持節能減排和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支持擴大內需、促進進口,推動外貿轉型升級。

  (六)堅持民生優先,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落實國家和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標準、加大水利建設投入等政策。積極實施《廣東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綱要(2009-2020年)》,按照整體謀劃、分步推進、突出重點、配套解決的思路,推動全省逐步建立和完善覆蓋城鄉、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適度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大“三農”、公共教育、科技、醫療衛生、文化體育、保障性住房、公共交通、社會保障和就業、環境保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投入,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進一步提高民生福祉。

  (七)堅持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支持“三農”工作。堅持以城帶鄉、以工哺農方針,加大“三農”投入力度。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支持高寒山區貧困農民整村搬遷。落實農村基層組織經費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水平,促進農村穩定。加大力度支持水利建設,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積極推進“規劃到戶、責任到人”扶貧開發工作。實施提升珠三角帶動東西北戰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支持重點區域先行先試,發揮以點帶面的示范作用,落實南沙新區、橫琴新區、深汕(尾)特別合作區、中新知識城等地區創新發展的財稅扶持政策,積極探索區域經濟發展新模式。深入實施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戰略,支持欠發達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

  (八)堅持先行先試,支持社會管理模式創新。支持深化社會體制改革,創新社會服務管理,營造民主法治環境。進一步推行和深化大部門制改革、富縣強鎮改革、農村綜合改革、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等體制改革。創新行政審批服務方式。深化政府投融資管理和金融改革。積極推進政府購買社會服務改革,引導社會組織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社會公益服務。積極開展為民辦事問民意工作試點。

  (九)堅持深化改革,完善財政體制機制。按照主體功能區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積極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理順省以下各級政府間分配關系。建立完善縣以下政權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和生態激勵型財政機制,提高欠發達地區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推進省直管縣財政改革,促進財政管理級次扁平化。創新財政分配機制,深化財政資金競爭性分配改革。建立財政決策專家咨詢機制,探索創新財政資金分配決策機制,探索建立第三方評價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制度,加快構建以民本、法治、創新、科學、競爭、績效為主要內容的新型財政分配文化。

  (十)堅持規范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績效。進一步完善預算管理,提高資金安排的計劃性;完善通報、約談等有效措施,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建立預算執行監督約束機制,提高預算執行的時效性和均衡性。積極穩妥推進預決算公開及“三公”經費公開,推進陽光財政建設。將加快支出進度和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有機結合起來,切實加強財政資金績效管理,保障資金安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