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開 規章庫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006939748/2012-00043 分類: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通知
發布機構: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成文日期: 2012-01-13
名稱: 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文號: 粵府辦〔2012〕2號 發布日期: 2012-01-16
主題詞:
【打印】 【字體:    

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發布日期:2012-01-16  瀏覽次數:-
  


粵府辦〔2012〕2號

━━━━━━━━━━━━━━━━━━━━━━━━━━━


  

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省城鄉生活垃圾

處理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反映。

?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二年一月十三日

?

?

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省城鄉生活垃圾

處理工作的實施意見

?

  為進一步加強我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提高我省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水平,根據《國務院批轉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意見的通知》(國發〔2011〕9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做好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是城鄉管理和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是建設幸福廣東、創建宜居城鄉的重要標志,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近年來,我省生活垃圾收運系統日趨完善,生活垃圾處理能力不斷提高,無害化處理水平總體上有較大改善。截至2011年底,全省建成運營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共56座、處理規模為4.8萬噸/日,已有19個地級以上市、20個縣(市)城區實現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75%。但同時要清醒地認識到,隨著我省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生活垃圾數量激增與處理能力相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全省仍有兩個地級市(茂名、汕尾市)、47個縣(市)城區的生活垃圾采用簡易處理方式,村鎮生活垃圾收運設施建設滯后,農村生活垃圾積存過多,正在運營的36座城區生活垃圾填埋場所剩填埋空間不多,生活垃圾問題已經成為影響城鄉環境和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快推進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工作,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核心任務,把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工作作為城鄉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和政府公共服務的一項重要職責,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綜合利用、變廢為寶”的基本原則,切實加強全過程控制和管理,突出重點,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和技術等手段,不斷提高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水平。

  (二)發展目標。

  到2012年,全省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0%,汕尾、茂名市和珠江三角洲地區各縣(市)建成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實現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逐步建立“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模式,生活垃圾收集處理范圍由城區向周邊村鎮延伸,20%的建制鎮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廣州、深圳市初步建成餐廚垃圾收運處理系統。初步建立全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監管機制。

  到2015年,全省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5%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達90%以上,其他地區達75%以上。全省所有縣(市)均建成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實現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模式進一步完善,收運處理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50%的建制鎮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廣州、深圳市的餐廚垃圾收運處理系統成熟完善,并力爭創建全國垃圾分類示范城市;其他地級市及順德區初步建成餐廚垃圾收運處理系統。建立較完善的全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監管機制。

  到2020年,所有的城市、珠江三角洲地區所有的建制鎮和其他地區80%的建制鎮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餐廚垃圾收運處理系統成熟完善。到2030年,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收運處理范圍實現全覆蓋,全面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置。

  三、控制垃圾產生量

  (三)促進源頭減量。采取有效措施減少產品生產、流通和使用等環節的垃圾產生量。探索建立包裝物強制回收制度,限制包裝材料過度使用。積極鼓勵廣大群眾使用菜籃子、布袋子等可循環利用購物用具,大力推廣使用城市燃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

  (四)推進垃圾分類。加大宣傳力度,積極推行垃圾分類,使垃圾分類觀念轉化為廣大群眾的自覺行動。完善有害垃圾處置設施的規劃建設,加強對全省有害垃圾處置情況的監管。到2012年,珠江三角洲各地初步實現對廢棄含汞熒光燈、廢溫度計、廢鉛酸電池、廢鎘鎳電池、廢氧化汞電池等有害垃圾的單獨收運,其他有條件的地區要積極推進有害垃圾單獨收運工作。

  (五)加強資源利用。建立完善的廢舊商品回收體系,全面推廣焚燒發電、生物處理等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方式。加強對餐飲業和單位餐廚垃圾的分類收集管理,建立餐廚垃圾排放登記制度。加強可降解有機垃圾資源化利用工作,組織開展城市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試點,統籌餐廚垃圾、綠化垃圾、建筑垃圾、糞便等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到2015年,廣州、深圳市的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55%以上,其他地級市和順德區達40%以上。

  四、擴大收運范圍

  (六)完善收運網絡。不斷完善農村垃圾收運設施,逐步建立完善“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模式,擴大收集覆蓋面。有條件的地區逐步建立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的單獨收運網絡,實現垃圾分類、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七)改進收運方式。推行密閉、環保、高效的垃圾收運系統,改造升級和逐步淘汰敞開式垃圾收運設施,推廣壓縮式收運設備。研究運用物聯網技術,不斷探索線路優化、成本合理、高效環保的收運新模式。“十二五”期間,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生活垃圾轉運站。提高城市道路清掃機械化程度,到2015年地級以上市城區主、次干道的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100%,縣(市)城區達80%。

  五、提高處理能力

  (八)強化規劃引導。各地級以上市和順德區要在2012年底前完成本地區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規劃的編制工作,統籌安排城鄉生活垃圾收集和處置設施的規模、布局和用地,并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近期建設規劃;在規劃編制過程中應廣泛征求公眾意見,并在經批準生效后及時向社會公開。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用地納入城市黃線保護范圍并預留足夠的建設用地和防護距離,禁止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規劃部門在審批有關規劃或建設項目涉及到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時,須先征求垃圾處理主管部門意見。

  (九)選擇適用技術。因地制宜地選擇先進適用、符合節約集約用地要求的無害化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土地資源緊缺、垃圾產生量大、人口密度高的地區可優先采用成熟安全的焚燒處理技術;垃圾產生量少、土地資源充裕、污染控制條件較好的地區可采用衛生填埋處理技術;垃圾產生量少的偏遠村莊,可就近無害化處理生活垃圾。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集成多種處理技術,統籌解決生活垃圾處理問題。

  (十)加快設施建設。各地要把生活垃圾處理設施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加大組織協調力度,簡化項目前期審批程序,加快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立項、建設用地、環境影響評價、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等環節的審批速度,并加強建設項目監管,確保工程質量安全。要抓緊落實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無害化評級制度,推廣一批無害化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示范項目。“十二五”期間,重點推進縣級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建設,實現縣縣建成無害化處理場(廠),全省共新建生活垃圾處理場(廠)91座,新增處理規模5.85萬噸/日。

  (十一)提高運行水平。各地政府要確保城鄉環境衛生維護和生活垃圾處理投入,確保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設備安全、高質量運行。要督促運營單位嚴格執行生活垃圾處理各項工程技術規范、操作規程和污染控制標準,切實做好衛生填埋和滲瀝液、煙氣處理等工作,建立污染物排放日常監測制度,按規定在滲瀝液和煙氣排放口安裝排放自動監測系統和超標報警裝置,并按月向所在地垃圾處理主管部門和環保部門報告監測結果。運營單位要制訂應急預案,有效應對設施故障、進場垃圾量劇增等突發事件。

  (十二)加快存量治理。各地要開展非正規生活垃圾堆放點和不達標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排查和環境風險評估工作,并制訂治理計劃,優先完成飲用水源地等重點區域生活垃圾堆放場所的生態修復工作。組織開展城鄉結合部等衛生死角長期積存生活垃圾的清理,嚴禁新建簡易垃圾處理場(廠)。到2015年,對所有正在使用的不達標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完成升級改造,關閉所有簡易生活垃圾處理場(廠)。

  六、強化監督管理

  (十三)完善管理規定。組織修訂《廣東省城市垃圾管理條例》和《廣東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規定》。全面執行生活垃圾處理標準規范體系,進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標識,改進城鄉生活垃圾處理統計指標體系。

  (十四)規范行業市場。加強生活垃圾處理市場準入管理,嚴格執行從事生活垃圾經營性清掃、收集、運輸和處理服務的行政許可制度,對各類從事生活垃圾處理的企業嚴格執行資質、專業人員、業績、資金、機械設備、企業誠信等準入條件。建立和完善市場退出機制,進一步規范生活垃圾處理特許經營權招標投標管理。

  (十五)建立評價制度。根據國家發布的行業評價標準,開展考核評價工作,對全省正在運營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運營狀況和處理效果進行年度考核評價,并公開評價結果,未通過考核的,各地要責成運營單位限期整改。建立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營單位評級制度和黑名單制度,堅決將不能提供合格運營服務以及不能履行特許經營合同的企業清出市場。

  (十六)加大監管力度。研究建立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督察巡視制度。建立城鄉生活垃圾處理節能減排量化指標,納入各地節能減排責任考核指標。切實加強對各地政府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運營管理等工作的監督和考核,考核情況作為對領導班子政績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切實加強市容環衛監管隊伍建設,逐步建立第三方專業化監管機制,提高科學監管水平。

  七、加大政策支持

  (十七)拓寬投入渠道。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投入以各地為主,省以適當方式給予支持。各地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生活垃圾分類體系、收運處理設施和監管能力建設。拓寬投資渠道,鼓勵社會資金參與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引導有條件的大型企業參與投資。“十二五”期間,省財政統籌省治污保潔工程(垃圾處理設施)專項資金補助東西北等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生活垃圾處理場(廠)建設、收運系統和封場整治。完善環衛用工制度和保險救助制度,督促從事環衛建設及保潔工作的企業落實環衛職工的工資和福利待遇,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十八)建立激勵機制。嚴格執行城鄉生活垃圾處理稅收優惠政策。制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減量激勵政策,建立利益導向機制,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垃圾分類。鼓勵對餐廚垃圾實行獨立收運及資源化處理,對生活垃圾實行就地、就近回收和合理利用。研究建立有機垃圾資源化處理推進機制和廢品回收補貼機制。

  (十九)健全收費制度。按照“誰產生、誰付費”的原則,推行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制訂出臺生活垃圾清掃、收集、運輸、處置價格管理政策,規范生活垃圾處理各環節價格行為,改進計費和收取方式,鼓勵采取生活垃圾處理和供水統一收費、代扣代繳等方式,提高收繳率,降低收費成本。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應當全部用于生活垃圾處理工作,不得挪作他用。

  (二十)保障設施建設。在城市新區建設和舊區改造中要優先配套建設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對需配套建設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項目,垃圾處理主管部門應參與項目的規劃和工程竣工驗收,確保垃圾處理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規劃、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國土資源部門要確保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用地供應,納入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和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對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項目,應當以劃撥方式供應建設用地。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前要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二十一)提高創新能力。加大對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加強生活垃圾處理基礎性技術研究,重點突破清潔焚燒、二英控制、飛灰無害化處置、填埋氣收集利用、滲瀝液處理、臭氣控制、非正規生活垃圾堆放點治理等關鍵性技術,鼓勵采用低碳技術處理生活垃圾。生活垃圾處理新技術需經評估后方可推廣使用。有條件的地區可建設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應用示范工程,促進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和裝備自主化。

  (二十二)加強人員培訓。高等院校要充實完善生活垃圾處理相關技術內容。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建立健全從業人員職業資格制度,技術崗位實行持證上崗。加強崗前和在崗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

  八、加強組織領導

  (二十三)落實政府責任。建立健全省加強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領導協調機制,及時協調解決全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由各地政府抓落實,省政府對各地級以上市和順德區政府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下達年度工作目標,并委托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與各地級以上市和順德區政府簽訂年度目標責任書,明確工作責任。各地政府要把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過問,分管負責同志要具體負責,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對因推進生活垃圾處理工作不力、影響社會發展和穩定的地區,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二十四)明確部門分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行業管理,協調指導全省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落實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無害化評級制度;建立健全監管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并將其納入節能減排考核工作;會同省環境保護廳等部門開展生活垃圾處理宣傳教育和業務培訓工作。省環境保護廳負責組織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環境影響評價,監管污染物排放和有害垃圾處理處置;積極參與生活垃圾處理宣傳教育和業務培訓工作。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環境保護廳負責編制全省生活垃圾處理專項規劃,協調制訂有利于生活垃圾處理的綜合性政策。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落實生活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相關政策。省教育廳負責將生活垃圾處理知識納入中、小學教材和課外讀物。省科技廳負責推動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先進技術的研發及引進。省財政廳負責研究統籌省級專項資金補助,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的補助力度。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會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建立健全從業人員職業資格制度,技術崗位實行持證上崗。省國土資源廳負責保障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用地供應。省物價局負責研究制訂我省生活垃圾處理的價格政策,督促指導各地做好生活垃圾處理價格標準的制訂工作。請省委宣傳部協調各新聞媒體加強正面宣傳引導,形成有利于推進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輿論氛圍。省水利廳、農業廳、衛生廳等有關部門按各自職責做好相關工作。

  (二十五)加強宣傳教育。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宣傳活動,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推進垃圾分類和回收利用。要將生活垃圾處理知識納入中、小學教材和課外讀物,引導全民樹立“垃圾減量和垃圾管理從我做起、人人有責”的觀念。通過制作宣傳公益廣告片、宣傳冊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做好群眾宣傳教育工作。大力宣傳城鄉生活垃圾處理的各項政策措施及其成效,及時全面客觀報道有關信息,形成有利于推進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輿論氛圍。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對全省垃圾處理主管部門和運營單位相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

  各地級以上市和順德區政府要在每年4月底前將本地區推進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情況報告省政府,并抄送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要在每年5月底前會同省有關部門對各地工作情況進行一次監督檢查,檢查情況及時報告省政府并通報全省。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