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開 規章庫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006939748/2012-00986 分類: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通知
發布機構: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成文日期: 2012-11-13
名稱: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文號: 粵府辦〔2012〕113號 發布日期: 2012-11-22
主題詞:
【打印】 【字體: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發布日期:2012-11-22  瀏覽次數:-

  
  


粵府辦〔2012〕113號

━━━━━━━━━━━━━━━━━━━━━━━━━━━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生活垃圾

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東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十二五”規劃》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環境保護廳反映。

?

?

?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2年11月13日

?

?

?

?

?

廣東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

“十二五”規劃

?

目  錄

?

  一、現狀與問題……………………………………………………………………(1)

 ?。ㄒ唬┥罾幚憩F狀…………………………………………………………(1)

 ?。ǘ┲饕涷灐?)

 ?。ㄈ┐嬖趩栴}……………………………………………………………………(4)

 ?。ㄋ模┥罾a生量預測………………………………………………………(5)

  二、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6)

 ?。ㄒ唬┲笇枷搿?)

  (二)基本原則……………………………………………………………………(6)

  (三)規劃目標……………………………………………………………………(7)

  三、主要任務………………………………………………………………………(8)

 ?。ㄒ唬┻x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適用技術………………………………………(8)

 ?。ǘ┘涌焐罾鵁o害化處理設施建設………………………………………(9)

 ?。ㄈ┘哟蟠媪可罾幚韴觯◤S)治理力度………………………………(10)

  (四)完善收運轉運體系…………………………………………………………(10)

  (五)推行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循環利用………………………………(11)

  四、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13)

 ?。ㄒ唬┩顿Y估算……………………………………………………………………(13)

 ?。ǘ┵Y金籌措……………………………………………………………………(13)

  五、保障措施………………………………………………………………………(14)

  (一)強化組織保障………………………………………………………………(14)

 ?。ǘ┘訌婍椖拷ㄔO管理…………………………………………………………(17)

 ?。ㄈ娀弑U稀?9)

  六、相關術語………………………………………………………………………(19)

  附件1 廣東省2011-2012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近期項目表……………(22)

  附件2 廣東省2011-2015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規劃項目表……………(25)

  附件3 廣東省2011-2015年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規劃項目表…………………(30)

  附件4 廣東省2016-2020年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儲備項目表…………………(33)

  附件5 廣東省2011-2015年生活垃圾簡易處理場(廠)治理項目表…………(35)

  附件6 廣東省2011-2015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封場項目表………(38)

  附件7 廣東省2011-2015年生活垃圾轉運站及運輸車輛規劃表………………(41)

  附件8 廣東省2011-2015年餐廚垃圾處理設施規劃項目表……………………(46)

  附件9 廣東省2015年末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核算表……………………(48)

  附件10 廣東省2011-2015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規劃投資表 …………(52)

  附件11 廣東省2010年末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現狀項目布局圖…………………(53)

  附件12 廣東省2011-2012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在建項目布局圖 ……(54)

  附件13 廣東省2011-2015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規劃項目布局圖 ……(55)

?

?

  為提高廣東省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切實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國辦發〔2012〕23號)的總體部署,編制本規劃。

  本規劃范圍包括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的城區、23個縣級市的城區、44個縣城及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服務輻射到的周邊鄉鎮(以上范圍在本規劃中統稱為城鎮)。規劃基準年為2010年,規劃期為2011年至2015年,其中部分生活垃圾處理項目建設展望至2020年。

  一、現狀與問題

  生活垃圾處理是城鄉管理和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一項重要任務,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近年來,我省生活垃圾收運系統日趨完善,處理能力不斷提高,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總體上有了較大提升。

  (一)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十一五”期間全省除汕尾、茂名市外,其他19個地級以上市均建有一座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南澳、從化、新豐、興寧、鶴山等5個縣(市)各建有一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揭東、高要、陽東、清新、云安、梅縣等6個縣(市)的生活垃圾運往所在地級市進行無害化處理,其余56個縣(市)的生活垃圾均為簡易處理。截至2010年底,全省建成運營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共42座,處理能力為421萬噸/日,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70.2%。2010年全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情況見下表。

?

?

  隨著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的日趨成熟,我省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從過去的簡易填埋為主逐步轉向以衛生填埋、焚燒為主,生物處理等多種技術協同處理的格局。與傳統填埋方式相比,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方式具有改善環境、實現資源再利用、節約土地、經濟效益顯著和易于市場化運作等優點,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得到了較好的應用。截至2010年底,全省建成運營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共有18座,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34%,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達40.2%。全省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應用情況見下表。

?

?

  “十二五”期間全省共有28座衛生填埋場即將填滿并被關閉,將減少實際處理能力約2.93萬噸/日;將有66座簡易處理場(廠)實施封場治理,將減少實際處理能力約1.48萬噸/日。

  (二)主要經驗。

  “十一五”期間全省新建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共20座、新增處理能力1.48萬噸/日,全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為4.21萬噸/日、列全國第三位。全省加快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的經驗和做法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強化規劃指導。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肇慶、湛江、河源、揭陽等9市編制了市域范圍的生活垃圾處理規劃,確定了各類環衛設施的規劃用地布局,引導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系統有序建設。

  二是創新處理模式。中山市生活垃圾初步實現了城鄉統籌處理,中心組團生活垃圾以焚燒發電為主,并建有填埋場、焚燒爐渣制磚廠、飛灰穩定化處理中心等分項,實現各種專項設施和工藝互為支持、優勢互補。深圳市確定了以清水河、老虎坑、白鴿湖、坪山等4處環境園區為生活垃圾處理基地的格局,通過整合園區內各類環衛設施的規劃布局和用地規模,實現園區內物質流、能量流綜合利用的循環經濟模式。

  三是促進產業化發展。全省采用BOT(建設—運營—移交)、TOT(移交—經營—移交)模式的生活垃圾處理場(廠)有23家,采用政府或事業型單位投資經營模式的有19家。政府主導、多元化投資、企業運作、環保監督的生活垃圾處理產業化發展機制已初步確立。

  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笆晃濉逼陂g中央財政投入專項補助資金2.4億元、省財政投入專項補助資金2.6億元,支持韶關、河源、惠州、江門、陽江、湛江、肇慶、清遠、潮州、揭陽、云浮等11市如期建成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同時,各地積極落實國家和省關于支持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增值稅即征即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和填埋氣體發電執行特殊上網電價等扶持政策,有力促進了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

  (三)存在問題。

  隨著我省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各地生活垃圾數量激增與無害化處理能力相對不足的矛盾日趨突出,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營還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無害化處理能力不足,地區分布不平衡。全省多數城鎮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不足,部分處理設施超負荷運行。到“十一五”期末,全省還有2個地級市(茂名、汕尾市)和56個縣(市)沒有建成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無害化處理能力缺口達1.78萬噸/日。同時,全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分布極不均衡,地級以上市城區占全省總處理能力的97.6%,縣(市)城區只占2.4%;珠江三角洲地區占全省總處理能力的84.3%,粵東西北地區只占15.7%。

  二是部分項目前期工作周期較長,建設進度較慢。由于國家土地和環保審批手續日趨嚴格,群眾訴求越來越高,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選址、征地和環評工作難度越來越大,項目前期工作周期延長,部分城鎮的生活垃圾處理項目選址甚至歷經數年仍不能確定。

  三是項目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資金投入較多,受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可支配財力有限、生活垃圾產生量較少等因素影響,東西北地區對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的投入普遍不足,制約了全省生活垃圾處理水平的提高。

  四是缺乏高效的組織協調機制。部分地區對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未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列為當地重點項目,缺乏有效的組織協調機制,直接影響到項目建設進度。

  (四)生活垃圾產生量預測。

  隨著規劃范圍內的人口數量增長、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城鎮化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清運系統的完善延伸,生活垃圾產生量將逐年增加,其計算公式為:生活垃圾產生量=規劃區內人口數量×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

  至2015年,預計全省城鎮人口約為7651萬人,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服務農村人口約為1650萬人;綜合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國內外發展經驗,城鎮人口人均生活垃圾日產生量約為1000克、農村人口人均生活垃圾日產生量約為700克。由此推算出2015年全省生活垃圾產生量約為8.81萬噸/日。

  據預測,2015—2020年全省生活垃圾產生量年均增長率約為4%,由此推算出2020年全省生活垃圾產生量約為10.72萬噸/日,與2015年全省生活垃圾預計處理能力相比,需新增處理能力約2.6萬噸/日。

  二、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ㄒ唬┲笇枷?。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核心任務,按照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總體要求,促進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重點發展焚燒發電技術,積極發展生物處理技術,合理統籌填埋處理技術,全面提高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和水平。

  (二)基本原則。

  1.全面推進,重點突破。

  建立健全生活垃圾處理的全過程管理體系,加強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和污染防治能力建設。按照建設宜居城鄉的要求,集中力量、率先突破,確保縣縣建成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

  2.城鄉統籌,合理布局。

  統籌解決大中小城市、縣城及其周邊鄉鎮的生活垃圾處理問題,通過以城帶鄉、區域聯動、設施共享等形式,逐步擴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服務范圍,鼓勵跨行政區域共建共享處理設施,積極推進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系統的規劃和建設。

  3.政府主導,社會參與。

  明確各級政府的主體責任,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引入市場機制,充分調動社會資金積極參與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加強宣傳引導,樹立“垃圾處理、人人有責”的觀念,鼓勵全社會參與生活垃圾處理工作。

  4.綜合利用,變廢為寶。

  堅持發展循環經濟,大力推廣焚燒發電、生物處理等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方式,加強分類收集管理,提升資源化利用水平。

  (三)規劃目標。

  ——到2012年末,全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達5.7萬噸/日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80%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達85%以上。

  ——到2015年末,全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達8.12萬噸/日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85%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達90%以上,廣州、深圳市100%實現無害化處理。

  ——到2015年末,廣州、深圳市初步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運行機制和實施保障體系,餐廚垃圾收運處理系統成熟完善,爭創“全國垃圾分類示范城市”。各地級市和順德區加快建設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并初步建成餐廚垃圾收運處理系統。

  ——到2015年末,全省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65%以上。展望到2020年末,全省各地級以上市均建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焚燒處理能力占全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70%以上。

  三、主要任務

  (一)選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適用技術。

  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應嚴格執行國家和省的設計、建設、環保標準和各項技術規范,配備完善的污染控制及監控設施。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的選擇,應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堅持資源化優先,選擇安全可靠、先進環保、省地節能、經濟適用的無害化處理技術。經濟發達地區和土地資源短缺、生活垃圾產生量大、人口密度高的地區,優先采用成熟安全的焚燒處理技術;其他具備條件的地區,可通過區域共建共享等方式采用焚燒處理技術;禁止建設日處理能力在300噸以下的焚燒處理項目。在生活垃圾產生量少、土地資源充裕、污染控制條件較好的地區,可采用衛生填埋處理技術;生活垃圾產生量少的偏遠村莊,可就近無害化處理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管理水平較高的地區可采用生物處理技術。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鼓勵開展水泥窯協同處理等技術的試點示范。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集成多種處理技術,統籌解決生活垃圾處理問題。污染物的排放應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物控制標準》(GB16889-2008)、《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01)等相關標準。

  (二)加快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

  1.完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布局。

  “十二五”期間全省共規劃建設105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新增處理能力6.84萬噸/日,基本形成與生活垃圾產生量相匹配的無害化處理能力;其中,地級以上市城區新增處理設施44座、新增處理能力5.08萬噸/日,縣(市)城區新增處理設施61座、新增處理能力1.76萬噸/日。東西北地區地級市城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重點發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進一步拓寬處理設施服務范圍,嚴格控制新上生活垃圾填埋處理項目。統籌推進縣域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各縣(市)均建成一座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超出縣(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服務范圍或運輸距離較長的鄉鎮,組團式建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

  2.統籌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

  各地要編制本地區環衛專項規劃,科學統籌建設覆蓋城鄉的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每個縣(市)建成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在其服務范圍以內的鄉鎮要配套建設垃圾轉運站,村要配套建設垃圾收集點,實現“一縣一場”、“一鎮一站”、“一村一點”,在全省推行“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縣處理”的農村垃圾收運處理模式,實現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全覆蓋。大力實施農村清潔工程,保持城鄉環境清潔衛生。

 ?。ㄈ┘哟蟠媪可罾幚韴觯◤S)治理力度。

  加強生活垃圾滲瀝液處理,實現達標排放。保持填埋氣體收集井內管道連接順暢,及時導排、收集和處理填埋氣體。通過修筑圍堤、夯實填埋堆體、覆土壓實、局部封場覆蓋等措施,對垃圾填埋場進行封場治理,采取鼓氣通風、抽氣、灑水等好氧填埋技術,促進填埋物快速降解。鼓勵對已填埋入場的生活垃圾進行開發利用,通過采用重新篩分、回用可再生資源、焚燒處理高熱值垃圾等措施,實現垃圾填埋場的可持續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

  “十二五”期間全省治理存量生活垃圾處理場(廠)94座、處理能力共4.41萬噸/日,其中封場治理簡易生活垃圾處理場(廠)66座、處理能力共1.48萬噸/日,封場治理無害化處理場(廠)28座、處理能力共2.93萬噸/日。

 ?。ㄋ模┩晟剖者\轉運體系。

  建立健全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相配套的收運體系,以城帶鄉,擴大生活垃圾收運范圍。在城市推廣生活垃圾壓縮式收運方式,加強壓縮式生活垃圾轉運站建設與升級改造。對短途生活垃圾運輸,優先采用壓縮式生活垃圾車收集運輸;對遠途生活垃圾運輸,在統籌布局的基礎上建設壓縮式生活垃圾轉運站,提高運輸效率。及時更新環衛車輛,淘汰敞開式收運車輛,實現生活垃圾密閉化收運,減少收運過程中的二次污染。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的城市要配套建設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設施。

  “十二五”期間全省規劃新增生活垃圾轉運站357座,新增運輸車輛828輛,新增轉運能力3.09萬噸/日。

  (五)推行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循環利用。

  1.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

  廣州、深圳市以爭創“全國垃圾分類示范城市”為契機,加快建立一體化生活垃圾分類體系,針對每一類生活垃圾設置相應的收運系統和處理系統,其中,將可回收物納入再生資源回收渠道;將有害垃圾納入危險廢物處理系統,由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予以單獨收運、安全處理;將家庭餐廚垃圾納入生化處理設施處理;對其他垃圾可根據實際予以焚燒或填埋。生活垃圾分類經驗成熟后,在全省大力推廣。鼓勵居民將家庭餐廚垃圾分開暫存和投放,逐步建立居民家庭高水分有機生活垃圾收運系統,有條件的地方可積極推行居民家庭餐廚垃圾單獨收集、循環利用模式。

  2.加強餐飲企業餐廚垃圾處理。

  建立健全餐飲企業餐廚垃圾從產生到收運、處理全過程的申報登記制度,完善餐飲企業餐廚垃圾排放登記與餐飲企業食品服務許可證核發等管理措施,有效監管餐飲企業餐廚垃圾及其資源化產品的流向。建立完善的餐飲企業餐廚垃圾收運系統,設置專用收集容器和運輸車輛,實施單獨收集與密閉運輸。推廣成熟穩定的資源化處理技術,重點發展餐廚垃圾高效制沼氣技術、餐廚廢油催化制備生物柴油深加工技術、餐廚垃圾源頭油水分離與在線監控技術、餐廚垃圾堆肥技術、餐廚垃圾生產飼料無害化處理技術,提高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率。

  “十二五”期間全省規劃建設餐廚垃圾處理設施17座,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14座、東西北地區各1座,總處理能力約為0.4萬噸/日。

  3.重點發展焚燒發電。

  大力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方式,實現資源循環再利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設計和建設要嚴格執行相關標準,嚴格控制燃燒室內焚燒煙氣的溫度、停留時間與氣流擾動工況,使生活垃圾在焚燒爐內得到充分燃燒。煙氣凈化系統必須安裝袋式除塵器、設置活性炭粉等吸附劑噴入裝置,有效去除煙氣中的二噁英和重金屬。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要同步建設焚燒飛灰的安全、無害化處置場所,其建筑風格、整體色調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對焚燒發電廢氣排放進行實時監測。

  “十二五”期間全省規劃建設36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處理能力約為4.31萬噸/日,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23座、處理規模約為3.39萬噸/日。展望“十三五”時期,全省規劃儲備19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新增處理能力約1.95萬噸/日。到2015年,全省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比例不低于65%,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不低于77%;到2020年,力爭全省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比例達到75%以上。

  四、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

 ?。ㄒ唬┩顿Y估算。

  “十二五”期間全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及收運設施的總投資約為370.2億元,其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建設投資約為288.3億元(含焚燒發電項目投資約222.8億元)、存量生活垃圾處理場(廠)治理投資約為36.1億元、轉運站及運輸車輛投資約為22.6億元、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項目投資約為10億元、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投資約為13.2億元。

  按投資區域劃分,珠江三角洲地區共投資約266.7億元,東西北地區共投資約103.5億元;設市城市共投資約322.6億元,縣城共投資約47.6億元。

  (二)資金籌措。

  1.加大財政投入。

  生活垃圾處理投入以各地為主,各地要切實加大投入,加快生活垃圾分類體系、收運處理設施和監管能力建設。省對各地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給以適當支持,并協助各地積極爭取中央資金支持。省財政統籌省治污保潔工程(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專項資金,補助經濟欠發達地區開展生活垃圾處理場(廠)及其收運系統建設和封場整治工作。

  2.加大市場融資力度。

  通過市場化手段,拓寬投資渠道,鼓勵社會資金參與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引導有條件的大型企業參與投資,實現投資主體社會化、多元化。鼓勵采取獨資、合資、合作、聯營以及BOT、TOT項目融資等多種市場化模式,開展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的建設運營,推進市場化和產業化。

  3.健全收費制度。

  按照“誰產生、誰付費”的原則,推行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制訂出臺生活垃圾清掃、收集、運輸、處置價格管理政策,規范生活垃圾處理各環節價格行為,改進計費和收取方式,鼓勵采取生活垃圾處理和供水統一收費、代扣代繳等方式,提高收繳率,降低收費成本。到2015年末,全省市、縣城區全面開征生活垃圾處理費。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必須全部用于生活垃圾處理工作,不得挪作他用。

  五、保障措施

 ?。ㄒ唬娀M織保障。

  1.落實政府責任。

  建立健全省加強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領導協調機制,及時協調解決全省生活垃圾處理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省政府對各地級以上市和順德區政府實施本規劃情況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并委托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與各地級以上市和順德區政府簽訂年度目標責任書,明確工作責任。各地政府要把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主要負責同志親自過問,分管負責同志具體負責,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對因推進生活垃圾處理工作不力、影響社會發展和穩定的地區,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2.明確部門分工。

  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環境保護廳編制全省生活垃圾處理專項規劃并組織實施;負責制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競爭性配置工作方案,指導協調各地通過市場化方式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協調制訂相關綜合性政策,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行業管理,協調指導全省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落實生活垃圾處理場(廠)無害化評級制度;建立健全監管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并將其納入節能減排考核工作;會同省環境保護廳等部門開展生活垃圾處理宣傳教育和業務培訓工作。

  省環境保護廳負責組織審批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監管污染物排放和有害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積極參與生活垃圾處理宣傳教育和業務培訓工作。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落實生活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相關政策。

  省教育廳負責將生活垃圾處理知識納入中、小學教材和課外讀物。

  省科技廳負責推動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先進技術的研發及引進。

  省財政廳負責研究制訂統籌省級專項資金補助方案,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的補助力度。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會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完善從業人員職業資格制度和專業技術崗位持證上崗制度。

  省國土資源廳負責協調指導各地做好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用地供應工作。

  省物價局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完善生活垃圾處理價格的管理政策,健全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并規范收費行為;督促指導各地開展生活垃圾處理費開征工作并規范定價行為;合理制訂生活垃圾焚燒處置價格。

  省水利廳、農業廳、衛生廳等有關部門按各自職責做好相關工作。

  3.加強宣傳教育。

  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宣傳活動,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和回收利用。將生活垃圾處理知識納入中、小學教材和課外讀物,通過制作宣傳公益廣告片、宣傳冊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做好群眾宣傳教育工作,引導全民樹立“垃圾減量從我做起、垃圾管理人人有責”的觀念。大力宣傳城鄉生活垃圾處理的各項政策措施及其成效,及時全面客觀報道有關信息,形成有利于推進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輿論氛圍。加強對全省生活垃圾處理主管部門和運營單位相關人員的業務培訓。

  (二)加強項目建設管理。

  1.強化規劃引導。

  各地政府要根據本地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抓緊編制本地區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規劃,統籌安排城鄉生活垃圾收集和處置設施的規模、布局和用地,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和近期建設規劃,經批準生效后及時向社會公布。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項目選址要重點考慮防洪要求,切實保障項目周邊地區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質安全。城鄉規劃部門在審批有關規劃或建設項目涉及到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時,須先征求垃圾處理主管部門意見。

  2.加快設施建設。

  各地要把生活垃圾處理設施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加大組織協調力度,建立“綠色審批通道”制度,加快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立項、環境影響評價、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審查、建設用地供應等環節的審批,并加強建設項目監管,確保工程質量安全。要抓緊落實生活垃圾處理場(廠)無害化評級制度,推廣一批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示范項目。

  3.提高運行水平。

  各地要確保城鄉環境衛生維護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運營投入,確保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設備安全、高質量運行。要督促運營單位嚴格執行生活垃圾處理各項工程技術規范、操作規程和污染控制標準,切實做好衛生填埋和滲瀝液、煙氣處理等工作,建立污染物排放日常監測制度,按規定在滲瀝液和煙氣排放口安裝排放自動監測系統和超標報警裝置,并按月向所在地生活垃圾處理主管部門和環保部門報告監測結果。要督促運營單位制訂應急預案,有效應對設施故障、進場生活垃圾量劇增等突發事件。

  4.加大監管力度。

  研究建立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督察巡視制度。建立城鄉生活垃圾處理節能減排量化指標,納入各地節能減排責任考核指標。加強對各地政府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運營管理等工作的監督和考核,將考核情況作為對領導班子政績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強市容環衛監管隊伍建設,逐步建立第三方專業化監管機制,提高科學監管水平。建立健全對特許經營權的授予、履行情況的監督機制。充分利用已有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和市政公用設施監管系統,形成包括處理設施運行監管和收運服務系統監管在內的全省生活垃圾處理監管體系。

  5.建立評價制度。

  根據國家發布的行業評價標準,開展考核評價工作,對全省正在運營的生活垃圾處理場(廠)的運營狀況和處理效果進行年度考核評價,并公開評價結果,未通過考核的,各地要責成運營單位限期整改。建立生活垃圾處理場(廠)運營單位評級制度和黑名單制度,堅決將不能提供合格運營服務以及不能履行特許經營合同的企業清出市場。

  (三)強化政策保障。

  1.保障土地供應。

  各地政府要優先保障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項目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確保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用地的供應,對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項目,應當以劃撥方式供應建設用地。

  2.建立激勵機制。

  嚴格執行城鄉生活垃圾處理稅收優惠政策,制訂城鄉生活垃圾收集和減量激勵政策,建立利益導向機制,鼓勵對生活垃圾實行就地、就近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全省所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廠(場)、生活垃圾中轉站的生產用電統一按一般大工業電價執行。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填埋氣體發電等綜合利用項目享受國家規定的優惠上網電價。

  3.推進生活垃圾處理產業發展。

  堅持政府推動與市場主導相結合,按照“以市場換技術,以市場促產業”的思路,鼓勵引入國際先進的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并逐步實現國產化,盡快形成完整產業鏈,做強做大我省生活垃圾處理環保裝備產業。在生活垃圾處理行業建立市場競爭機制,積極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引入優質的市場主體,共同參與我省生活垃圾處理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

  六、相關術語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在處理生活垃圾過程中采用先進工藝和技術,降低生活垃圾及其衍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減少廢物排放,做到資源回收利用的過程。對生活垃圾進行簡易填埋處理不屬于無害化處理。

  生活垃圾清運量:收集和運送到各處理、處置設施的生活垃圾總量。

  生活垃圾處理技術:主要包括衛生填埋、焚燒處理和生物處理技術。衛生填埋技術是指對生活垃圾在衛生填埋場進行填埋處置的技術。焚燒處理技術是指通過焚燒生活垃圾中有機物質以縮減廢物體積的技術。生物處理技術是指以生物降解的方式處理有機生活垃圾的技術。

  生活垃圾減量化:通過分類收集等方式,實現減少生活垃圾總量的過程。

  生活垃圾資源化:通過分類收集、填埋沼氣再生利用、餐廚垃圾處理、焚燒發電等方式,最大限度實現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過程。

?

  附件:1.廣東省2011-2012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近期項目表

     2.廣東省2011-2015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規劃項目表

     3.廣東省2011-2015年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規劃項目表

     4.廣東省2016-2020年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儲備項目表

     5.廣東省2011-2015年生活垃圾簡易處理場(廠)治理項目表

     6.廣東省2011-2015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封場項目表

     7.廣東省2011-2015年生活垃圾轉運站及運輸車輛規劃表

     8.廣東省2011-2015年餐廚垃圾處理設施規劃項目表

     9.廣東省2015年末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核算表

     10.廣東省2011-2015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規劃投資表

     11.廣東省2010年末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現狀項目布局圖

     12.廣東省2011-2012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在建項目布局圖

     13.廣東省2011-2015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規劃項目布局圖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