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府辦〔2013〕7號 |
━━━━━━━━━━━━━━━━━━━━━━━━━━━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金融辦、廣東 證監局關于發展利用期貨市場推動 我省實體經濟持續健康 發展意見的通知
省金融辦、廣東證監局《關于發展利用期貨市場推動廣東省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金融辦、廣東證監局反映。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3年2月22日 關于發展利用期貨市場推動我省實體 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 ? 省金融辦 廣東證監局
期貨市場是現代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期貨市場作為虛擬經濟的高級形式和典型代表,具有價格發現、風險管理的重要功能,在引導產業發展、推進資源市場化配置方面具有獨特作用,其衍生的價格決定權、標準制定權,是國家和地區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方面。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三個定位、兩個率先”和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核心任務,按照國家和省相關工作部署和要求,堅持創新和監管相協調的發展理念,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以促進期貨市場功能發揮為主線,以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為底線,加快期貨市場發展建設,著力推動各類經濟實體利用期貨市場;充分利用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風險管理功能,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幫助實體企業管理風險,促進實體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服務和促進廣東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一)加大對實體企業利用期貨市場的政策支持。人民銀行、銀監部門要認真研究制訂政策措施,對利用期貨市場管理風險并符合信貸條件的企業加大授信支持力度,給予更優惠的授信條件,支持企業發展。積極支持銀行機構,特別是省內法人銀行機構開展標準倉單質押融資業務;在嚴格資金監控的基礎上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增加套期保值企業標準倉單質押融資額度。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協調力度,積極支持本地生產、倉儲物流企業申請銅、鋁、鋼材、白糖、玉米、油脂油料、燃料油等大宗商品期貨交割庫,積極支持南沙等保稅區申請設立保稅交割倉庫。推動相關實體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向期貨交易所申請注冊交割品牌,形成一批經營鋁、鉛、鋼材、白糖、塑料、玻璃等產品的知名品牌企業,提高現貨企業市場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充分利用廣東省大宗商品產銷地優勢,積極支持大宗商品的現貨市場規范發展,研究設立大宗商品現貨市場倉單與期貨交易所標準倉單的串換中心,在規范經營的前提下,增強區域性大宗商品現貨定價權。 大力支持期貨中介機構做大做強。推動期貨公司不斷提升產業研究能力,根據不同的企業對象建立差異化的風險控制機制。引導期貨公司創新服務方式,支持期貨公司在政策允許范圍內開展期貨現貨結合、倉單融資等綜合性配套服務。積極拓寬期貨公司融資渠道,通過增資擴股等方式引入民間資本,增強資本實力。支持專業能力強、競爭優勢明顯、管理水平高的期貨公司通過收購兼并實現低成本擴張,不斷增強規模經濟優勢。支持推動符合條件的期貨公司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落實國家稅收減免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期貨公司給予企業所得稅、營業稅等稅收優惠。研究出臺期貨公司在租購辦公用地、引進優秀人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按照國家和廣東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要求,創新期貨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產學研合作培養人才戰略。支持本地高校加強期貨相關學科建設、理論研究創新和高端人才教育培訓。建立期貨人才信息庫,打造高校、期貨行業與現貨企業之間的人才流通渠道。支持期貨公司及相關現貨企業建立發現、培養、吸引、留住、激勵期貨人才的有效機制,引導期貨人才有序流動,建設高素質期貨人才隊伍。加強粵港期貨人才交流,搭建高層次的期貨人才交流平臺。 加強與香港合作,推動粵港兩地建立優勢互補、分工合作、共同發展的期貨市場體系。利用《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機制爭取期貨創新合作先行先試,大力推動粵港澳跨境互設期貨分支機構,積極引入香港金融機構參股省內期貨公司,充分借鑒香港金融機構的先進經驗提升期貨公司服務能力。推動省內期貨公司申請境外期貨經紀業務資格。支持省內期貨公司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鼓勵符合條件的期貨中介機構及其香港子公司為廣東省企業“走出去”提供投資咨詢、代理等跨境金融服務。 加大期貨知識宣傳教育普及力度。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期貨知識,及時了解掌握期貨監管政策和市場動態,引導相關企業科學利用期貨市場。行政學院等有關干部培訓機構要將期貨等金融知識列入培訓內容。證監部門要大力配合地方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做好期貨知識宣傳培訓工作,引導媒體加強對期貨市場的形象宣傳和交易品種宣傳,加強對期貨市場參與者的風險教育,提高全社會運用期貨工具管理風險的意識。 各地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情況,把期貨市場發展納入當地金融業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加強對期貨市場發展建設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研究制訂政策措施,積極營造有利于期貨市場創新發展的良好環境。金融工作、國資、經貿、工商、審計、公安、司法等部門要與證監部門建立經常性、制度化的信息溝通渠道,定期交流期貨市場服務當地實體經濟情況、問題和建議。證監部門在加強期貨市場監管工作的同時,要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深入調查研究,及時反饋監管信息,在促進期貨市場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中發揮應有作用?!?/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