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省第五批
火災隱患重點地區整治工作情況的通報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深入推進火災隱患重點地區整治工作,2013年11月,省消防安全委員會在各地自查自評的基礎上,組織10個驗收組,對全省第五批火災隱患重點地區(以下稱重點地區)整治工作進行了檢查驗收。經綜合考評,21個重點地區整治工作全部驗收合格,予以摘牌。其中,廣州市白云區三元里街道、深圳市龍華新區大浪街道、珠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平沙鎮、汕頭市潮南區司馬浦鎮、惠州市博羅縣園洲鎮、中山市三鄉鎮、江門恩平市沙湖鎮等重點地區整治情況較好,予以全省通報表揚。現將各地整治情況通報如下:
一、消防責任落實到位。各重點地區全部成立了消防安全委員會及火災隱患整治辦公室,制定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具體責任人,逐級簽訂整治目標責任書,深入開展整治工作。廣州、深圳、珠海、汕頭、韶關、河源、梅州、汕尾、江門、陽江、湛江、茂名、肇慶、清遠、潮州、揭陽、云浮等17個市掛牌督辦了95個市一級火災隱患重點地區,有效解決了區域性消防安全突出問題。
二、火災隱患整治取得較為明顯成效。各重點地區結合省相關專項整治活動,深入排查轄區內火災隱患,優化社會消防安全環境。21個火災隱患重點地區共排查各類單位、場所超過14萬家,發現整改火災隱患近16萬處,查封、“三停”(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產停業)1728家,罰款256萬元,行政拘留70人,清除違規住宿人員1.1萬余人。廣州市白云區三元里街道、東莞市中堂鎮、江門恩平市沙湖鎮分別針對住改倉、“三小”(小檔口、小作坊、小娛樂場所)場所、居民住宅等創造性推出安裝電氣線路時控開關、電氣火災監控裝置、網格化聯防報警系統,從源頭上減少電氣火災事故的發生。
三、公共消防設施和消防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全省共投入4.6億多元資金用于火災隱患整治、消防隊伍和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等工作,全面提升重點地區防控火災能力。21個火災隱患重點地區全部完成消防規劃編制,新增市政消火栓1857個、組建專(兼)職消防隊260支、人員2418名。廣州市白云區三元里街道、中山市三鄉鎮、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進一步完善消防設施配置,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新增了一批消防沙灘車、皮卡車、水罐車等消防車輛。廣州市白云區三元里街道、深圳市龍華新區大浪街道、中山市三鄉鎮、珠海市經濟開發區平沙鎮、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潮州市湘橋區意溪鎮、陽江市陽東縣北慣鎮等地研發應用網格化信息系統,配置了移動終端。
四、宣傳培訓工作進一步得到重視。各重點地區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媒體,普及消防安全知識,及時報道整治工作情況;建立固定宣傳欄,設立舉報投訴電話和信箱,發動群眾積極參與火災隱患整治,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深圳市龍華新區大浪街道建立消防文化主題公園,中山市三鄉鎮舉辦消防安全宣傳主題晚會,梅州市五華縣河東鎮編排客家話防火口訣、客家山歌和快板等開展消防宣傳,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鋪貼20幅大型消防安全宣傳瓷磚壁畫,深圳市龍華新區大浪街道、東莞市中堂鎮聘請中介服務機構開展消防安全宣傳培訓。21個火災隱患重點地區共舉辦大型活動和消防培訓班4007期,培訓人員91萬余人。
從檢查驗收情況看,雖然全省第五批火災隱患重點地區整治工作總體上取得較好成效,實現了督辦的預期目標,但仍存在不少問題和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一是部分地區對整治工作不夠重視,投入不足,整治質量不高;二是部分地區社會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火災隱患排查整治還存在盲點;三是部分地區消防基礎設施和器材裝備配備還不達標,執勤備戰不夠規范;四是部分地區從業人員消防安全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存在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無證上崗現象等等。
各地要認真總結火災隱患重點地區整治工作經驗,針對存在問題,切實開展查漏補缺,深化和鞏固整治工作成果,防止火災隱患反彈。要進一步推動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逐級開展政府消防安全責任制考評,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全面推進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加強城鄉公共消防基礎建設,統籌社區、農村消防工作發展。要認真研判消防安全形勢,加強對本地區、本行業、本系統消防安全檢查和宣傳教育培訓,進一步強化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堅決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
?
?
?
?
省府辦公廳
2014年2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