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第七屆
“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及工業設計
活動周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順德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廣東省第七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及工業設計活動周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方案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組委會辦公室反映。
?
?
?
省府辦公廳
2014年5月28日
?
?
?
第七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及
工業設計活動周工作方案
一、主題
創新·融合·提升
以創新驅動為導向,整合我省工業設計領域的政、產、學、研各方資源,建立協同創新發展平臺,鼓勵支持工業設計與科技文化融合、與商業模式融合、與相關產業融合,推動我省工業設計提升、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
二、總體思路
總結歷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和工業設計活動周的成功經驗,完善比賽賽制和獎勵方式,進一步健全我省工業設計創新的評選、表彰和推廣體系。以“設計廣東”作為廣東設計活動的整體性區域品牌,以工業設計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和規模化為方向,整合全省新設立或已有設計活動。建設統一開放平臺,將大賽和活動周辦成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設計推廣平臺,推動我省工業設計專業化提升,促進工業設計與工業的產業融合和協同創新,加快我省產業轉型升級。
三、大賽形式
本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采取聯賽制的形式,由分賽區、專項賽和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廣東賽區推薦優秀作品參加本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總評選。一是在廣州、深圳、東莞、惠州、中山、珠海、江門、佛山、順德等9個城市分別設立分賽區,由所在城市具體承辦;其他地區組成一個分賽區,由大賽組委會統一組織。二是分別設立“省長杯”服裝專項賽和“省長杯”家具專項賽,由廣東省服裝行業協會和廣東省家具協會具體承辦。三是與2014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廣東賽區相對接,接受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推薦優秀作品參加總評選。
有關賽事之間的銜接細則、規范要求等內容在大賽參賽手冊中予以明確和公布。
四、大賽組別
本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總評選的參賽作品分為產品組、概念組和產業組等三個組別進行評比。
(一)產品組。對參賽的已量產和已開發產品進行評比,分為14個類別:生產與裝備類、運輸與交通類、電腦與通訊類、交互與界面類、公共與辦公類、家電與視聽類、家具與用品類、五金與衛浴類、照明與燈具類、教育與娛樂類、運動與休閑類、醫療與健康類、服裝與飾品類、包裝與平面類。
(二)概念組。對參賽的尚未量產和產業化的概念設計作品進行評比,分為9個類別:工作、生活、學習、溝通、出行、健康、娛樂、交互、服務。鼓勵企業與設計師、設計機構或院校組成聯隊,以實際開發項目參評。
(三)產業組。重點征集以設計為核心的新型生產服務業功能區、新型生產服務業模式以及設計基礎研究項目參加總評選。以產業創新和產業提升為目標,鼓勵設計與產業融合的新模式、新研究與新實踐,發揮設計在產業整合、商業模式創新、新技術應用、新領域拓展、創新成果產業化等方面的引領和協同整合作用。
五、參賽方式
以企業、機構、團隊或個人為參評單位,廣東各大中專院校、在廣東注冊的相關組織機構、制造企業以及在廣東工作的工業設計師均可參評。
符合條件的參評單位或個人,可自主選擇參加分賽區賽、專項賽和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但不能重復參賽。
六、時間安排
(一)第一階段(方案發布及宣傳發動)。2014年6月上旬,印發大賽活動方案,確定專項賽及分賽區認定、授權事宜,明確活動組織機構、專業評審委員會和仲裁委員會,并開展宣傳發動工作。
(二)第二階段(各分賽區、專項賽和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廣東賽區評選)。2014年9月30日前,各分賽區、專項賽和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廣東賽區開展征集、評審、選拔和頒獎等工作;10月20日前,推薦符合要求的優秀作品參加“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總評選。
(三)第三階段(總評選)。2014年10月30日前,各分賽區、專項賽和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廣東賽區分別完成作品推薦及資料提交工作,由專業評審委員會分別按產品組、概念組和產業組進行總評評審和答辯,并由組委會組織總評公開答辯會,確定獲獎作品。11月上旬,對評獎結果進行公示。
七、表彰和獎勵
(一)獎項及獎勵。 1.在產品組作品中,不分類別共評出“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產品大獎(10名)、“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產品獎(30名);按類別分別評出產品單項獎(若干)。由組委會頒發“省長杯”獎杯和證書。
2.在概念組作品中,不分類別共評出“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概念組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優勝獎(10名)和鼓勵獎(若干);按類別分別評出最具原創獎和概念單項獎(若干)。由組委會頒發“省長杯”獎杯和證書。
3.在產業組作品中,不分類別評出“產業設計獎”若干。由組委會頒發“省長杯”獎杯和證書。
4.對獲獎設計師及團隊,由大賽評審委員會推薦、組委會批準,對優秀青年設計師給予培訓獎勵;對產業化前景良好的概念組獲獎作品,由大賽評審委員會推薦、組委會批準,給予適當孵化扶持。
(二)授予稱號。
1.對獲得產品組作品總評審前10名的參賽作品,由組委會授予其主創設計師“廣東省2014年度十大優秀工業設計師”稱號,對獲得概念組作品總評審前10名的參賽作品,由組委會授予其主創設計師“廣東省2014年度十大新銳工業設計師”稱號,如參賽作品前10名主創設計師有重復,名次依次順延。
2.對產品組或概念組的在職主創設計師進行排名,對各組前4名的選手,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授予“廣東省技術能手”稱號,并對取得“廣東省技術能手”稱號且總評評審和答辯成績均合格的選手頒發二級工業設計師職業資格證書(國家職業資格二級),如主創設計師有重復,名次依次順延。
3.對獲得各組總評審第1名的廣東職工團隊及其主創設計師,由省總工會按規定分別頒發“廣東省工人先鋒號”和“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對獲得各組總評審成績第1名的女性主創設計師,經所在單位推薦,由省婦聯按規定授予“廣東省三八紅旗手”稱號,對獲得各組總評審成績前10名的其他女性主創設計師,由省婦聯授予“廣東省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稱號。對獲得各組前10名且符合條件的主創設計師,由團省委擇優各推薦1名按規定授予“廣東青年五四獎章”,其余授予“廣東省青年崗位能手”稱號,列入廣東“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人才庫。
4.對積極參與“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組織、宣傳、評選等工作并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組委會頒發獎狀。
八、專業評審和仲裁機構
設立“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評選專業指導委員會、專業評審委員會和仲裁委員會,完善“省長杯”評選的機構、標準、方法、流程等評價體系,規范評選工作的組織、征集、評審等環節,確保評選工作公平、公開、公正開展。
(一)專業指導委員會。負責制訂本次大賽的評審實施規則,處理大賽過程中的有關專業技術問題,對大賽總評選進行指導,確定報送組委會的最終獲獎名單及等級。
(二)專業評審委員會。按照評審規則、評審細則和分工,在各評審階段對參評項目進行評判和打分,處理大賽過程中的行業、專業、技術、市場、管理等相關問題。
(三)仲裁委員會。由組委會聘請工業設計、法律、行業領域、紀檢、公證和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專家組成仲裁委員會,負責對評選活動全過程進行監督,對工作中出現的違規行為、投訴舉報等進行仲裁。
九、工業設計系列活動
為進一步營造全省關注設計創新的社會氛圍,圍繞“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主題,舉辦以工業設計活動周為重點的系列活動,推動工業設計產業化進程。
(一)第七屆廣東工業設計活動周。第七屆廣東工業設計活動周(以下簡稱活動周)于2014年12月舉行,以“設計廣東”(Design in Guangdong)作為廣東設計活動的整體性的區域品牌,采取“省市聯動”的方式,設立統一、延續性的標識,對全省的相關設計活動進行授權與認定;整合各地設計展覽活動,納入活動周框架內,構建統一開放的設計推廣平臺,將活動周辦成具有全國乃至世界影響力的設計品牌活動。
1.設計專題展。舉辦本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的成果展示。探索采取市場化運作模式,以“中國廚房”等為專題,舉辦設計商業展覽,推動設計與制造、設計與商業、設計與服務的對接。同期在廣州、深圳、順德等地分別舉辦“設計+選材博覽會”、“深圳國家工業設計周展覽”、“順德設計產業年會專題展”等活動。
2.頒獎。對“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各個獎項的獲獎團隊、優秀設計師,以及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頒獎和表彰,并進行廣泛的宣傳報道。
3.論壇。舉辦包括“中國廚房”協同創新工作坊(設計聯盟大會)、設計產業峰會等在內的各類論壇和設計交流活動。
4.各城市相關活動。全省主要城市、各專業設計組織、高等院校以及設計園區、創意產業園區同步舉辦各類設計活動,包括自行策劃并組織的設計競賽、設計展覽、設計頒獎、作品發布、國際交流、智庫論壇、項目簽約、設計之旅、學生工作坊等活動,具體內容與實施方案由各地主管部門及行業協會制訂。
(二)其他工業設計活動。以“廣東工業設計聯展”的名義,在全省各地舉辦各類設計展覽活動。
1.廣東設計展。在2014年第十一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上舉辦“廣東設計展”,對“省長杯”歷屆優秀作品、我省設計的優秀代表作品和人才建設進行成果展示和推廣,展現我省實施“設計產業化、產業設計化、設計人才職業化”和推動粵港設計走廊建設的成果。以工業設計與研發制造、生產服務業模式創新、用戶體驗等為專題,以工作坊的方式進行設計體驗的展示。積極組織工業設計機構、設計園區參展,推動工業設計服務與中小企業對接。
2.地方設計聯展。2014年下半年,在省內部分城市舉辦冠“設計廣東”名稱的設計展覽活動,舉辦“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各分賽區、專項賽的頒獎及展覽等。
十、設計成果市場化
幫助優秀設計產品擴大影響并推向市場,推動概念設計成果產業化,實現設計成果的市場價值,不斷鞏固和提升“省長杯”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
(一)依托廣東工業設計城等平臺,建設設計成果交易中心,組織開展各類設計成果推介會、產業對接會等活動,推動優秀設計、優秀創意推向市場。
(二)開展“省長杯”和“設計廣東”標識的商標注冊工作,鼓勵獲獎作品使用“省長杯”標識。
十一、組織實施
(一)大賽組委會。
主 任:劉志庚 副省長
副主任:林 英 省政府副秘書長
賴天生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主任
成 員:戚真理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巡視員
魏中林 省教育廳副廳長
龔國平 省科技廳副廳長
葉梅芬 省財政廳副廳長
鄭朝陽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
胡振國 省文化廳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局長
錢永紅 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
謝 紅 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
陳宗文 省總工會常務副主席
張志華 團省委副書記
劉蘭妮 省婦聯副主席
組委會辦公室設在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二)組織架構。
主辦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支持單位:中國工業設計協會
承辦單位:省工業設計協會、廣東工業設計城
協辦單位:各地級以上市(含順德區)經信部門,省家具協會、省服裝行業協會、華南工業設計院、廣州國際設計周組委會、廣州市工業設計促進會、深圳市設計聯合會、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珠海市工業設計協會、惠州市工業設計協會、東莞市工業設計協會、中山市工業設計協會、江門市工業設計協會、江門市出口產品創意設計協會、順德工業設計協會。
(三)工作要求。 1.主辦單位和組委會成員單位要按職責分工,認真做好大賽及系列活動的組織協調工作,加強對各地各有關部門(行業)組織實施工作的督促指導。
2.大賽承辦單位和各分賽區、專項賽承辦單位要落實相應的組織機構,明確工作分工,制定實施細則,編制參評手冊和活動周手冊,做好各項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
3.協辦單位要協助做好大賽及系列活動的組織、發動工作。
4.參與分賽區、聯展的城市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牽頭組織單位,根據整體部署制定相應的工作方案,加強宣傳發動和協調指導。
5.各地、各有關單位要加大對大賽和系列活動的宣傳力度,進一步營造關注設計創新的社會氛圍,提升“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微信、微博等渠道,通過設計平臺和活動推廣等方式,提升宣傳推介效果。
6.大賽和活動周的主要經費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按規定另行報批,各分賽區和專項賽的費用開支原則上由各承辦單位負擔。
(四)聯系方式。 活動官網:廣東工業設計網www.gd-id.com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侯彪
聯系電話:020-83135953,傳真:020-83133350
省工業設計協會潘自強
聯系電話:020-83197670,傳真:020-831976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