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十三屆全國人大
一次會議第7505號建議協辦意見的函
粵辦函〔2018〕217號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現就劉英才代表提出的《關于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建立國家醫療大數據的建議》(第7505號)提出如下協辦意見:
我省贊同代表提出的發揮制度優勢建立國家醫療大數據的建議,將發揮我省大數據市場應用空間廣闊優勢,不斷完善大數據發展環境,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認真開展醫療大數據的應用示范工作。
一、著力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的規劃建設
醫療健康大數據建設是民生工程,我省加強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為健康大數據建設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與此同時,致力打造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力、全局性的重點工程,為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一是實施基層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去年,我省為15個地級市、1967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成了全省統一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啟動省級遠程醫療平臺項目建設,今年將建成20個省級遠程醫療中心、56個縣級遠程醫療中心、部分粵東西北地區鄉鎮衛生院和試點村衛生室遠程醫療點,到2020年遠程醫療服務基本覆蓋縣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為全省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提供實時優質的基層醫療數據。二是推進全民健康信息綜合管理平臺工程。我省已初步建成了醫療衛生業務專網,實現國家、省、市、縣四級全民健康信息縱橫連接。投入1.8億元,啟動省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將實現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管理等六大業務的協同,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地級市區域信息平臺共同形成較為完善的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體系,實現全省醫療大數據互聯互通,為開放共享、深度挖掘和廣泛應用奠定基礎。三是建成了覆蓋面廣的數據庫,包括1.17億人口的全員人口數據庫、8000萬常住人口的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庫、3131萬份電子病歷數據庫,初步實現全員人口數據庫、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庫和電子病歷數據庫三庫融合。
二、積極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試點示范
按照《廣東省構建醫療衛生高地行動計劃(2016-2018年)》,啟動了互聯網+醫療創新平臺建設,遴選9個單位開展智慧醫院建設探索健康醫療大數據在科學決策、科學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方法路徑;4個單位開展省級生物醫學大數據庫建設,開展生物醫學大數據的聯合研究,推動精準醫學發展;2個單位開展中醫藥大數據中心和數據資源管理與利用平臺建設,提升中醫藥數據資源管理與利用發展水平。通過創新平臺建設,為下一步建設省級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和推動建立更多專業健康醫療大數據庫積累成功經驗。同時,充分發揮廣東大數據市場應用空間廣闊的優勢,堅持以市場應用帶動產業發展。2014年以來共推選了40個大數據應用示范項目,以較好的應用成果和迫切的應用需求帶動大數據發展。
三、營造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發展環境
一是成立廣東省大數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推進數據開放和共享等4個系列標準研制,對進一步打造完善政務信息資源開放共享體系,推進包括醫療數據在內的政務數據資源統一匯聚和集中開放有重要指導作用。二是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園建設,形成產業生態圈。在南方醫科大學建設廣東省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園,以園區為載體打造醫療健康大數據產業集群。今年4月,我省與中國電子集團簽署了共建新型智慧產業生態圈合作協議,在廣州、珠海、中山等地建設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園。三是發揮廣東省信息技術資源優勢,培育壯大廣東大數據企業隊伍。開展大數據應用專題培訓班,參訓企業1000余家,培訓學員超過3200人,涉及包括醫療行業在內的10余個行業。培育大數據骨干企業,2017年確定了30家廣東省大數據骨干(培育)企業,同時支持大數據骨干企業提供醫療等各領域的大數據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解決方案,以數據驅動醫療行業轉型升級。
下一步,我省將進一步加強政策引導、強化任務落實、加快產業發展、完善防護措施,在制定健康醫療大數據領域的行規公約、地方標準等方面開展有益嘗試。
以上意見,供參考。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6月13日
(聯系單位及電話: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020-8313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