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整治交通安全秩序、開設廳長信箱收集民情民意……即日起,省公安廳將組織全省公安機關集中開展打擊突出刑事犯罪、整治社會治安秩序、打擊電信網絡詐騙、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等“八大專項行動”,全力確保國家政治安全和全省社會大局持續平安穩定。
6月底前 確保電詐案件警情“雙下降”
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楊日華介紹,“八大專項行動”包括“三項打擊”“三項整治”“兩項活動”三個方面。
廣東公安機關將集中開展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專項行動,重點打擊網絡貸款詐騙、網絡兼職刷單詐騙、冒充客服退款詐騙、網絡交友詐騙“四類詐騙”和虛假網絡投資平臺、網絡賭博平臺“兩個平臺”,確保6月底前實現電詐案件、警情“雙下降”工作目標。
今年以來,廣東公安機關已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641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997名,全省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占了刑事案件總數的30%。
針對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的嚴重暴力犯罪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多發性犯罪,廣東公安機關將集中開展打擊突出刑事犯罪專項行動,切實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和對社會治安的滿意度。
廣東公安還將集中開展整治社會治安秩序專項行動,守好重點部位、消除重點隱患,落實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嚴管措施,全力凈化社會治安環境;集中開展整治交通安全秩序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酒駕醉駕、超限超載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暢通交通事故救援綠色通道,全力創建良好交通安全環境;緊盯執法突出問題和辦案關鍵環節,通過集中開展整治執法突出問題專項行動,健全完善工作機制,不斷提升公安執法監督管理水平。
此外,廣東公安將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解決一批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反映強烈的實際問題,開設“廳、局長信箱”,推出無證(證件、證明)辦事、“跨省通辦”、老年人優質政務服務等一系列便民新舉措;集中開展“學黨史、嚴黨紀、鑄警魂”專項活動。
5月起 開設“廳長信箱”服務群眾
5月1日起,省公安廳將依托廣東省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在互聯網平臺設立“廳長信箱”,利用網絡平臺更快捷、更廣泛地集納社情民意,更好地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糾紛,及時解決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廳長信箱”采取“前臺受理、后臺流轉、網上溝通、網下辦理、限時反饋、跟蹤督辦”的辦理模式,實現平臺與具體業務警種、各地市公安機關之間的互聯互通互動,確保網上咨詢、投訴、舉報等來信“件件有回復、事事有回音”。
群眾可通過南方+客戶端,“廣東公安”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隨時隨地向公安機關反映情況、表達訴求,提出意見和建議,公安機關會為來信人保守必要的秘密。
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將認真對待每一封群眾來信,對廣大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悉數受理、分析和研究。對合理的意見和建議,將及時整改;對合理的訴求,將立即著手解決,跟蹤督導落實;對發現誣告陷害等情況,將會同相關部門依法查處;對群眾普遍關注和適宜公開的信件,將公開發布。南方+客戶端也將第一時間進行跟蹤報道。
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公安局網絡平臺也將參照省公安廳“廳長信箱”模式,加快設立“局長信箱”。省公安廳和各地級以上市公安機關主要負責同志將親自批閱來信,采納合理意見和建議,督促整改存在的問題,并作出回復。
公安機關提醒,“廳長信箱”不直接受理報案,不接受緊急報警求助,當公民遭受不法侵害等緊急情況時,應及時撥打“110”報警服務熱線或就近到公安機關報案。
與環粵省份 實現戶口遷移等跨省辦理
發布會上,省公安廳還公布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八件實事舉措清單,其中推進“無證(證件、證明)辦事”和重點公安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格外引人注目。
“無證(證件、證明)辦事”是指在廣東省內,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申請辦理目錄范圍內的公安政務服務事項時,無需提交由政府部門核發或者出具的證件(證明),而由辦理地公安機關通過適當措施來核實相關證件(證明)事實的辦事方式。今年省公安廳將支持深圳、汕尾兩市試點開展該辦事方式。
省公安廳在已實現79項公安政務服務事項“無證(證件、證明)辦事”的基礎上,今年將再推出122項公安政務服務事項,并通過數據共享、電子證照、告知承諾等方式實現202個證件(證明)的減免。
在“跨省通辦”方面,廣東公安機關將對接海南、湖南等環粵省份公安機關,爭取在今年9月底前實現“開具戶籍證明”“工作調動戶口遷移”“大中專院校錄取學生戶口遷移”“大中專學生畢業戶口遷移”“夫妻投靠戶口遷移”“父母投靠子女戶口遷移”“新生兒出生登記”“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8項高頻事項跨省辦理,12月底前實現“無犯罪記錄證明”“機動車轄區外轉移登記”“變更考試地”3項重點事項跨省通辦。
針對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廣東公安機關全面實施老年人辦理公安業務“優先辦”“上門辦”“委托辦”“多方辦”“紙質辦”等服務,升級改造“粵省事”“粵商通”等互聯網平臺已上線的公安政務服務,增加“關懷模式”“長輩模式”,在老年人生活社區增設自助服務設備,同時加強人工引導,積極協助老年人自助辦理各項公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