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互動交流 > 回應關切

平安廣東、法治廣東建設成效顯著 超98%群眾感到“安全”和“比較安全”

時間 : 2022-04-23 08:22:06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去年中央政法委對各省的平安建設考評中,廣東排名全國第2位;廣東入選全國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項目)數量居全國首位……”4月22日,在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平安廣東、法治廣東專場上,省委政法委副書記張慶宏說。

  平安是極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發展環境。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緊緊圍繞“把廣東建設成為全國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的目標,堅持統籌發展與安全,全力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平安廣東、法治廣東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張慶宏透露,2021年中央對我省群眾安全感調查,群眾感到“安全”和“比較安全”的超98%,比2017年提高6.19個百分點。

  發布會上,來自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廳、省司法廳、省應急管理廳、省法院、省檢察院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廣東、法治廣東的相關工作情況。

  保平安

  破獲電詐案件13.2萬件 守護百姓“錢袋子”

  我省始終對黑惡勢力違法犯罪保持重拳出擊、依法嚴懲態勢。

  張慶宏介紹,2018年至2021年,廣東共打掉涉黑組織305個、惡勢力犯罪集團1227個,查封凍結扣押涉案資產700多億元,徹底打擊了黑惡犯罪的囂張氣焰,有力摧毀了黑惡勢力的經濟基礎。

  2018年至2021年,廣東共起訴涉黑惡案件4367件20530人,法院審結4594件20078人,深挖徹查“關系網”“保護傘”,共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人員9993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7393人,移送檢察機關處理1534人,進一步鞏固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社會生態。

  道路交通安全是安全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廣東公安高標準嚴要求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秩序整治行動,堅決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省公安廳副廳長林偉雄介紹,2021年全省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2017年下降37%、較大事故數下降68%、較大事故死亡人數下降73%,沒有發生重特大事故。

  在加強源頭治理方面,廣東建立健全道路隱患排查治理省、市、縣三級督辦制度,近5年全省共排查治理公路危險路段855處;應用重點車輛動態監控平臺對全省6.2萬輛“兩客一危”車輛實時監管,為運輸企業推送“畫像”報告超25萬份,督促企業壓實主體責任。

  針對百姓關注的電信網絡詐騙問題,林偉雄介紹,五年來,全省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3.2萬余起,抓獲電詐犯罪及其關聯犯罪嫌疑人10.8萬余人。

  在偵查打擊方面,廣東公安統籌境內境外兩個戰場,重拳打擊網絡貸款、冒充客服、兼職刷單、“殺豬盤”、虛假平臺、虛假賭博六類高發案件。在境外,廣東警方五年共發起150余次的集群收網行動,先后19次到境外開展收網打擊行動,抓獲并押解回國的犯罪嫌疑人共1189人。

  在防范治理方面,廣東公安著力構建集技防、人防、宣防于一體的立體化預警、反制體系,聯合相關行業部門,封堵涉詐網址、域名和高危電話號碼,建立實人適用“二次鑒權”機制;多警種、多部門協同合作開展預警勸阻工作。

  促法治

  疫情期間采取“活封、活扣” 助企業渡難關

  近年來,全省政法機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始終堅持以高質量法治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張慶宏介紹,近年來,廣東打造法治引擎,穩步推進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支持深圳建設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立健全與試點相配套的法律法規、政策調整機制,用足用好經濟特區立法權;促進兩個合作區法治創新,推動制定橫琴合作區條例、前海合作區投資者保護條例,探索在前海建設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和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加強“一帶一路”法律事務合作,強化涉外法治工作,為我省企業“走出去”提供法治保障。

  作為民營經濟大省,在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方面,廣東也有實質性舉措。

  省法院先后出臺優化營商環境十條和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十條,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相繼出臺依法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意見。全力保障民營企業合法權益,進一步規范刑事訴訟涉案財物處置,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對1.1萬件民事案件采取“活封”“活扣”保全措施,努力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省法院開展“南粵執行風暴”等專項活動,執結案件290.5萬件,執行到位5482億元,2021年執行結案平均用時比2017年縮短28.6%,及時兌現民營企業勝訴權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建設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深圳知識產權法庭,近三年來審結知識產權一審案件47.1萬件,占全國總數的近三分之一。

  近年來,省司法廳聚焦人民群眾法治新需求,立足通過法治手段,在引導和疏導端發力,化解矛盾糾紛。省司法廳副廳長陳春生介紹,我省打造了以廣東法律服務網為核心的7×24小時運轉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讓人民群眾可以隨時隨地找到法律幫助,將大量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近四年,廣東法律服務網共為群眾提供公共法律服務2385萬余次。

  惠民生

  依法優先保護婦女兒童老年人等群體合法權益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法院作為維護公平正義的審判機關,多措并舉切實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公正就在身邊。

  省法院副院長林碧艷介紹,去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實施以來,全省各地法院先后適用民法典審結了一批保障民生權益的典型案件,同時依法加強對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合法權益的優先保護,結合開展“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用心用情用力解決民生領域司法訴求。

  辦案效率與人民群眾的司法體驗密切相關。林碧艷介紹,為提升辦案效率,全省法院大力推進繁簡分流改革,在廣州、深圳設立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試點法院受理司法確認案件數增長89%,結案周期縮短一半以上。“各地法院普遍建立了速裁快審團隊,積極探索要素式、‘門診式’庭審和裁判文書簡化改革,形成‘繁簡分流、輕重分層、快慢分道’新格局。”

  “長期以來,我們以占全國檢察機關1/20的辦案力量,辦理了全國約1/10的刑事案件。”省檢察院副檢察長王雁林介紹,全省檢察機關通過提前介入、引導偵查、提高認罪認罰的適用率、降低案件比和運用大數據信息化的手段來提高辦案效率。

  2018年至2021年,全省檢察機關提前介入刑事案件19851件。檢察機關與公安機關、海警機關建立了適時介入偵查工作機制,及時了解案件情況,為檢察環節案件快速審結打好基礎。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