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8日是第十六個“世界海洋日”暨第十七個“全國海洋宣傳日”。6月6日,省自然資源廳在茂名舉辦2024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主場活動,并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廣東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24)》。
打造海洋經濟新質生產力集聚區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也是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空間。
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海洋局局長屈家樹表示,廣東將加快促進海洋生產技術革命性突破,高標準建設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珠海)、國家深海科考中心、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等重大平臺。同時,加快構建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海洋產業體系,以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現代海洋城市為兩個關鍵抓手,聚力打造海洋經濟新質生產力集聚區。
發布會透露,廣東將加速培育和壯大海洋電子信息、海洋生物醫藥、海洋新材料、海水淡化等海洋新興產業,加快布局天然氣水合物、深海極地開發等未來產業,搶占海洋戰略發展新空間。
在創新配置海洋資源要素方面,廣東將積極構建海岸帶專項規劃“一幅圖”、海域海島動態監管“一張網”、海洋大數據“一朵云”服務平臺,不斷提升海洋資源綜合管理水平。加快出臺省、市海岸帶及海洋空間規劃,全力做好海洋重大平臺、重大項目建設資源要素保障,為各地因地制宜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提供空間。
實施海洋產業園整體海域使用論證
2023年以來,省自然資源廳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查研究、制定出臺政策,全力做好現代化海洋牧場海洋資源要素保障工作。
屈家樹介紹,為加強現代化海洋牧場用海保障,廣東先后出臺一系列用海支持政策。其中,《關于加強海洋資源要素保障 促進現代化海洋牧場高質量發展的通知》為現代化海洋牧場“量身打造”十條保障措施;《關于推進海域使用權立體分層設權的通知》明確支持海洋牧場與海上風電、海上光伏、休閑旅游等產業融合發展;《廣東省現代化海洋牧場項目用海申請指引》將現代化海洋牧場項目用海的申報程序簡化為“三個階段9個環節”,進一步提升海洋牧場項目用海審批效率。
在創新海洋產業園開發模式方面,2024年5月,省自然資源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海洋產業園建設的通知》,下達沿海各地市海洋產業園年度建設任務,要求各地加快推進海洋產業園的選址和設立工作;全面實施海洋產業園整體海域使用論證,對園區內引進的單個現代化海洋牧場項目,申請用海時不再進行海域使用論證,切實簡化申請材料;大力推行海洋牧場項目“標準?!惫龠M現代化海洋牧場項目早開工、早落地。
在落實海域使用金優惠政策方面,《廣東省海域使用金征收標準(2022年修訂)》明確,大幅下調全省養殖用海海域使用金征收標準,其中開放式養殖用海海域使用金征收標準平均降低78%;對位于20米等深線以深海域的開放式養殖用海,在同類用海征收標準的基礎上再減50%;對布局在水深不小于15米的重力式網箱、水深不小于20米的桁架類網箱及養殖平臺等現代化海洋牧場用海項目,經批準可免繳前5年海域使用金。
每年組織一次海岸線保護整治專項行動
海岸線是海洋經濟發展的“生命線”“黃金線”。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處處長王彤介紹,2023年以來,廣東持續推進海洋生態保護修復“五大工程”建設,共修復海岸線長度49千米,修復濱海濕地面積2209公頃,修復海島4個。今年將繼續在深圳、茂名、湛江開展砂質海岸整治修復、海堤生態化、紅樹林營造修復、珊瑚礁修復、海島修復等工程項目。
為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保護好寶貴的海岸線資源,廣東印發了《海岸線保護整治修復實施方案(2023—2025年)》,明確提出開展海岸線專項整治修復,整治違法占用海岸線亂象,修復受損海岸線,提升海岸帶生態環境質量,構建科學合理的海岸線保護與利用格局。
省自然資源廳海域海島管理處處長郭力介紹,接下來,廣東將強化規劃管控,將大陸自然岸線管控目標分解下達到沿海各地市,建立海岸建筑退縮線制度,嚴格海岸線占用審查,規范構筑物用海審批,落實海岸線占補制度。
同時,廣東還將實施海岸線綠美行動,完善沿海防護林體系,加快紅樹林營造和修復。力爭到2025年底前,全省沿海防護林基干林帶造林12.38萬畝,生態海堤建設率達50%;基本完成南澳縣前江灣、饒平縣汛洲島等重點區域自然侵蝕岸線生態修復任務。
為建立健全海岸線聯合執法監管機制,廣東將每年組織一次海岸線保護整治專項行動,重點整治非法圍填海,破壞優質沙灘、典型地質地貌景觀和紅樹林、珊瑚礁,損害岸線以及非法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等違法行為,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全面提升海岸線保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