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上線“民聲熱線”節目,回應“掛一次號管三天”、縣域醫共體中心藥房建設等話題。據悉,目前廣東已有深圳等地推出“一次掛號,多日有效”,廣州也將在明年從市屬醫院開始試點并逐步推廣這一便民政策。
多地推行“一次掛號多日有效”
“掛一次號管三天”是一項旨在方便患者續診、提升就醫體驗的措施,目前仍處于探索階段。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劉利群介紹,廣東積極開展試點,目前珠海、湛江、深圳已出臺相關的政策文件。
廣州是省內醫療資源集中的城市。廣州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胡文魁介紹,許多大醫院就診患者多、門診量大,開展“掛一次號管三天”,如何既滿足復診患者需求,又保障原有預約就診患者診療次序不被打亂、就診時間不被延遲,需要進一步謀劃。
“目前,廣州很多醫院已經實行了掛一次號,當次檢查結果出來前任何時間再就診都無需重復掛號。”胡文魁說,廣州將總結這些醫院的試行經驗,在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優化門診就診流程的基礎上,明年從市屬醫院開始試點“掛一次號管三天”,通過試點積累經驗,完善制度機制,形成好做法、好經驗再逐步推廣。
深圳去年8月發文優化門診就診服務,“掛一次號管三天”是其中的重要舉措。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黎杰運介紹,去年8月25日到今年10月31日,全市公立醫院共有298.4萬人次使用了“掛一次號管三天”,共免除診查費1.104億元。
“掛一次號管三天”提供的診療服務內容,也是患者關心的話題。今年9月,深圳進一步明確了續診范圍,除了查看檢查檢驗結果外,還包括開藥、開具新的檢查項目以及進行鑒別診斷等服務。
除深圳外,珠海、湛江也推行了一次掛號多日有效的政策,有些地市一次掛號可管7天。
探索社區開藥、醫院配藥
長期以來,不少基層醫療機構由于地處偏遠、藥品用量少等原因,存在藥品配送率低、部分藥品短缺等問題。
為破解基層用藥難題,今年9月,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省中醫藥局聯合印發《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中心藥房建設實施方案》,推動縣域醫共體建立和完善藥品目錄統一、藥學服務同質、處方流轉便捷、供應保障有力的中心藥房工作模式。
廣東多地結合實際,發揮縣域醫共體建設整體效應和資源優勢,推進縣域醫共體中心藥房建設。在韶關市曲江區,當地形成了涵蓋西藥和中成藥共110個品種923個品規的縣域醫共體統一藥品目錄,建立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滿足各級醫療機構、各類人群用藥需求。
同時,以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區人民醫院作為縣域醫共體唯一藥品采購賬戶,實行藥品統一集中采購,并由藥品配送企業統一配送至縣域醫共體各成員單位,解決了以往部分基層分院因采購量少藥企不愿配送導致的缺藥、少藥問題。
劉利群介紹,依托縣域醫共體中心藥房,縣域內“一盤棋”調度,統一藥品目錄、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管理,使得縣域內所有群眾不管是在村里還是在鄉里看病,用藥都是在一個目錄范圍內,實現了上下聯通。
針對暫未納入縣域醫共體建設的區域,如何保障群眾用藥需求?劉利群表示,醫共體建設實施范圍主要在縣域內,在城市則通過推行緊密型醫療集團模式,由牽頭醫院和成員單位構成醫療集團,暢通醫院之間的用藥銜接機制,探索社區開藥、醫院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