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在已出臺五批117條惠企利民措施的基礎上再發力,提出第六批共29條措施。據媒體解讀會消息,本輪惠企利民措施亮點多多,包括提出建立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項目庫、支持集體與國有建設用地置換、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變依業主申請加梯方案為政府主動服務、在全市范圍推出存量房預告登記服務等,將進一步優化廣州營商環境,提升廣州人居環境品質。
創新試點,盤活低效用地
為盤活利用存量土地,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建立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項目庫。已入庫試點項目適用低效用地再開發惠企利民措施,通過試點先行探索建立可復制、可推廣的低效用地再開發政策體系與制度機制。其中,提出建立低效用地土地管控規則,支持處理低效用地中歷史遺留建設用地無需使用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支持項目范圍內的邊角地、夾心地、插花地納入成片改造,支持產業園區配套設施在整體規劃下可跨地塊集中設置并整體計算配建指標,支持集體與國有建設用地置換。
“優化前,用地置換僅限于國有建設用地之間置換或集體建設用地之間置換,涉及集體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置換的,需先將集體建設用地征為國有建設用地后才可置換。優化后,符合條件的集體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可直接進行空間位置上的調換,依法辦理不動產登記,更有利于解決集體建設用地和國有建設用地交錯混雜、破碎化的問題,推動土地規整和成片開發。”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解釋道。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還針對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項目,提出支持原劃撥工業用地提質增效暫不辦理有償使用、支持分期繳納土地出讓金、土地使用權續期,以及允許采用帶設計方案出讓、帶項目方案出讓、綜合評價出讓方式供應土地等支持措施,打出支持產業發展組合拳。
優化管控,提高產居品質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指出:“本次惠企利民措施明確,普通工業用地除了可設置計容建筑面積不大于工業項目總計容建筑面積15%的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之外,還可以設置15%必需的研發、設計、檢測、中試設施,相關設施應符合相關工業建筑設計規范要求并確權為工業,為工業生產提供必要的支撐、增添產業發展新動能。”
在提高人居環境品質方面,本輪措施鼓勵利用首層或二層建設四周無圍蔽且滿足公共開放性的風雨連廊,鼓勵新建建筑或既有建筑改造時優化第五立面設計和利用。值得關注的是,本輪措施還針對老舊小區較大的加裝電梯需求,變依業主申請加梯方案為政府主動服務,切實改善老舊小區人居環境。
如何成片連片加梯?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成片連片、成批集中加裝電梯變依業主申請加梯方案為政府主動服務送成片連片、成批集中加裝電梯方案,統一規劃、統一聯審、統一維管。以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區域或者社區為范圍,可以是連片的住宅樓棟、也可以是相鄰近的單個住宅樓棟,由區電梯牽頭部門、屬地街道等部門主動推薦,形成由區電梯牽頭部門統籌成片連片、成批次地納入并組織集中編制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方案。
審批提效,優化政務服務
本輪措施聚焦企業和群眾訴求,主動優服務、簡流程、降成本,做好規劃資源領域政務服務。
在不動產登記方面,本輪措施提出擴大國有土地上房屋登記業務通辦適用范圍,新增國有土地上房屋預告登記和增量房轉移登記可全市通辦,提升同城業務辦理便捷度;拓展廣州市預告登記覆蓋面,在全市范圍推出存量房預告登記服務;深化預購商品房預告登記全城網辦,推行“線上為主、線下為輔”辦理模式。
本輪措施還提出強化“特診窗口”兜底服務,針對企業、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可通過專題會審、提級研究等方式幫助解決,并以個案問題推動一類案件解決、固化一套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