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州青年交響樂團(以下簡稱“廣青交”)2018歐洲巡演在意大利旅游勝地加爾達湖畔圓滿收官。當晚,為迎接作為加爾達湖音樂節壓軸演出團體的廣青交,組委會特地把場地背后的古城堡用燈光映照成“中國紅”。帶著濃濃中國風情的小提琴協奏曲《中國民間舞組曲》響徹加爾達湖。此次廣青交2018歐洲巡演之旅三站的演出場地均別具特色,在法國里昂走進古羅馬劇場,在捷克布拉格走進世界文化遺產魯道夫音樂廳,而在意大利的演出則是在古城堡為背景的湖畔展開。
此次巡演的首站里昂古羅馬劇場落成于公元前43年,難能可貴的是,劇場不僅僅是個供游客參觀的“出土文物”,更是一個鮮活的現代劇場:里昂每年都要在此舉辦大型音樂會、演奏會、歌劇,尤其是當地定時舉辦的仲夏之夜音樂會,觀眾可以在星空下聆聽音樂演奏,欣賞真正的天籟之音。
而第二站則是世界著名的音樂廳,“在布拉格魯道夫音樂廳,我們接受全場觀眾站立鼓掌,凝視著德沃夏克曾經站立的地方,過程已經足夠美好。”一位巡演回國后即將高中畢業離團的團員這樣寫道。
最后一站來到意大利的加爾達湖畔,青年人對“文化遺產”又有了新的認識。作為意大利最大、最干凈的湖泊,加爾達湖除了有自然的魔力,更能喚起游客的歷史感:河岸上布滿古老城鎮、城堡和修道院,以及充滿了有趣的博物館和景點的特色小鎮,是一個真正的“文化寶庫”。這樣一個古老的區域,因為加爾達湖音樂節的舉辦而變得“時髦”起來,音樂節早已成為世界各地青年的藝術盛會,每年都會舉辦合唱、演奏、戶外表演等各項交流活動,藝術節的宣傳冊更是遍布各個旅游熱門小鎮,游客隨處可見。
至此,廣青交2018歐洲巡演圓滿結束。廣青交在通過音樂“講述中國故事,詮釋嶺南文化,傳遞廣州聲音”的同時,也親身體驗了歐洲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并學習了藝術演出激活旅游勝地和古遺址的先進案例。
旅游文化發展應因地制宜
回顧此次廣青交歐洲三國巡演,青年人走過的恰是歷史文化遺產的集中地,不少城市的做法值得借鑒。布拉格作為全球第一個整座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城內老區旅游大巴禁止進入,游客只能步行。漫步在布拉格的伏爾塔納河畔,你隨處可以聽到彌漫在城市上空悅耳的音樂聲,最終“漫步”和“聆聽”反倒成為了布拉格的旅行標簽。
意大利加爾達湖,雖然當地旅游業發展迅猛,但周邊的古堡建筑都保存完好并能適當融入到演出實景當中,廣青交演出場地背后的古堡便是如此。加爾達湖周邊的另一座城市維羅納原本只是一個舒適的小城,卻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發生地,每年的夏季歌劇節都吸引了無數歌劇迷來此朝圣,廣青交巡演期間正值歌劇節上演《卡門》,一晚上吸引了近一萬游客,周邊旅游餐飲住宿收入也水漲船高。維羅納歌劇節早已融入到旅游產業當中,成為活化和利用世界文化遺產的典范,對提升維羅納經濟和文化地位貢獻巨大。
據統計,目前中國有80多部類似《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這類同類型的實景演出上演,趨同的內容能否保證它得以表現當地文化內涵的初衷?而縱觀廣青交這次走過的演出場地,卻分別體現了“借地”——直接沿用古老演出場所,“借名”——有藝術大師加持的音樂場館和“借景”——以古老城堡為背景,以不同的方式,也是最適合當地現狀和文化特色的方式,來讓文化演出自然地融入。文化活動的規劃以盡量“少添加”“純天然”為出發點,而不是生硬照搬某套成功模式。這樣的發展規劃,既各具特色也讓古建筑保護更輕松,是值得參考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