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祠多個展覽迎客。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日前,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發布市屬博物館、紀念館最新展覽排期,包括各館長期陳列和臨時展覽,有近60個展覽等你來看。此外,多個籌劃多時的重磅大展將在4~6月陸續開展。
根據廣州市文廣旅局發布的最新排期,廣州市屬各大博物館、紀念館中原本正在展出中的多個主要展覽多依序舉行,不少臨時展覽都已經或計劃延長展期,以讓觀眾有更加充足的時間到館欣賞。
其中,南越王博物館《曾國寶藏》展展現了“考古挖出的古國”古曾國和楚文化風貌,廣州博物館《字字珠璣》展則集納了容庚先生數十件青銅舊藏、系統梳理了廣州銘文文物。這些展覽多在1月23日、24日博物館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臨時閉館,“國寶”云集,如《字字珠璣》展的曾大保盆、越王劍,《曾國寶藏》展的“九鼎八簋”等。
還有部分展覽是呈現廣州特色、嶺南特色的精品展,如南漢二陵博物館的《印象小谷圍》展,將建設大學城期間覆蓋全島、事無巨細的考古發現與當時的小谷圍島上的居民生活、生產共同展示,“疊加”出強烈的時空感。辛亥革命紀念館的《那些年的老課本》展獨辟蹊徑,從教科書的角度展現時代風云的變化。
此外,一批重磅大展正按計劃推進,將于4月至6月推出。其中,廣州博物館的《白色金子 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由中、日、德三國八館聯合舉辦,匯聚百余件中西瓷器代表作,生動講述因中西瓷器貿易引發的東西方制瓷技術、裝飾藝術和文化交流;南越王博物館計劃6月開展的《齊魯漢風》展,將來自山東漢代諸侯王墓的精品文物與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一起,展現出漢代大一統底色下,文化融合的趨勢,以及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和發展的歷程;藝博院計劃6月開展的《巧針彩線出畫意——嶺南繪畫與廣繡作品》展,展出廣繡廠以嶺南畫家作品為主題的廣繡作品,將廣繡與繪畫原作并列展示;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定于5月1日開展的《起點·搖籃——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的光輝歷程》展,展現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組織產業工會,開展罷工斗爭,出版工人刊物,舉辦工人學校,發起全國勞動大會,開展勞動立法運動,掀起中國工人運動第一個高潮的光輝歷程;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將在3月底推出《吾志所向 一往無前——孫中山早年的奮斗歷程》,通過“立志革命、建立組織、發動起義、推翻帝制”四個部分,展示孫中山先生熱愛祖國、矢志革命、推翻帝制的歷史壯舉,該館還將在6月或稍晚推出《絲路霓裳——哈密清代維吾爾服飾展(暫名)》,展示哈密清代維吾爾服飾中的長袍、上衣、坎肩、補子、裙等,體現哈密維吾爾族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