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藝術四十年——從林茨到深圳”現場。圖片來源:羊城晚報
今年疫情令各大美術館博物館線下活動按下暫停鍵,走上“云端”。然而,線上觀展終究無法替代線下體驗。按下暫停鍵的線下展廳,已開始新一輪的更替撤換。6月,廣東地區各大文化機構將進一步開放線下展廳,推出一大批新展覽、新項目。廣東將迎來年內線下觀展“黃金時段”。
最大規模抗疫題材美展
6月1日至3日,廣州藝術博物院的開年大展“美意延年:齊白石的藝術世界”系列線上導覽結束,將這個開年大展引至尾聲。該展自今年1月開幕,原定3月結束,因受疫情影響,一再延期。據悉,該展覽將于6月9日撤展,這也標志著上半年廣州地區因疫情影響,延長展期的各類“開年大展”基本結束。
藝博院的線下展廳已經開始了新的一輪展覽更替。近日起,“生命的輝煌——紀念賴少其誕辰105周年暨《賴少其全集》出版作品文獻展”在常設展廳賴少其藝術館展出。院方特精選賴少其生前及其家屬捐贈的作品,以十一卷本《賴少其全集》的編排為序,向觀眾呈現其藝術人生,以此深切緬懷和紀念這位20世紀的繪畫大家。
6月5日,“大愛無疆 藝路戰疫——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優秀美術作品展”將于藝博院展出。這是目前廣東規模最大、參與范圍最廣、作品種類最多的抗疫題材美術展覽。將展出全省各主要藝術機構以及21個地級市美術家新創作的400多件優秀美術作品。6月13日,廣州藝術博物院還將推出“巧針彩線出畫意——嶺南繪畫與廣繡作品”展,展出廣繡廠以嶺南畫家作品為主題的廣繡作品。
文博新展述說歷史故事
廣州地區主要文化機構的線下展廳亦漸重啟。廣東美術館先后推出青年創作與名家新作。6月2日起,展覽“青年力量”集中呈現近年來具有特色的青年藝術家之代表作,整體體現了當下生機勃勃的藝術生態。6月9日,廣東油畫名家邵增虎風景田園新作亦將亮相美術館線下展廳。
6月10日,辛亥革命紀念館將推出“積健為雄——近代廣州的衛生治理”主題展覽,以近代廣州的公共衛生事業發展為脈絡,呈現嶺南地區公共醫療衛生往事。
位于越秀山的廣州博物館以中西瓷器貿易為引子,講述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故事。12日,由中、日、德三國八館聯合舉辦的“白色金子 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巡展至五層樓,展覽匯聚百余件中西瓷器代表作。該展此前巡展上海、大連,引起廣泛關注。
設計之都的“春天故事”
今年是深圳成立經濟特區40周年。深圳何香凝美術館日前推出“時光的流變:中國當代油畫作品展”。作為2020年線下首展,展覽精選了一批以關注社會、關注生活,追求和反映美好生活為主題的油畫作品,回顧中國當代油畫發展的多元語境,回首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以來的波瀾壯闊,在“時光的流變”中述說“春天的故事”。
年前在深圳設計互聯展出的“科技藝術四十年——從林茨到深圳”亦于日前重啟。該展追溯全球科技藝術四十年歷史和中國科技藝術發展脈絡,在設計之都深圳展出,別具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