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繡再次登陸廣州文化公園,為市民們帶來美的享受。圖片來源:南方+客戶端
遠看像一幅幅實景攝影作品,走近點看,又似是一幅幅細膩的畫作,但當你貼著玻璃看時,才發現,原來這上面的絲絲縷縷正是馳名中外的廣繡技藝。“花隨玉指添春色,鳥逐金針長羽毛。”廣繡不僅是一種傳統技藝,更是一門追求美的藝術,這門藝術已在廣州傳承了千年之久。1月17日,它再次登陸廣州文化公園,為市民們帶來美的享受。
1月17日起,由廣東省非遺促進會、廣州市工藝美術協會、廣州市荔灣區非遺協會指導,廣州文化公園、聚緣祥文化藝術發展(廣州)有限公司聯袂主辦的“廣繡省級青年藝術家王新元作品展”在廣州文化公園畫苑第九館亮相。接下來的一周里,市民朋友可以去親自感受王新元如何用一針一線講述美的故事。
“我想用自己的方式來傳承、傳遞以及表達對這種美的追求。”王新元曾這樣表達他傳承廣繡技藝的初心,作為聚元祥廣繡創始人,王新元一直積極打開廣繡的市場局面,同時,不斷通過各種活動推廣這門非遺技藝。
為保障市場活力,打開廣繡市場傳播力,聚元祥首先打破慣性思維模式,靈活地調整產品銷售模式,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文創作品。以傳統技法結合現代潮流的形式,陸續推出廣繡臺燈、廣繡首飾盒、廣繡手表盒、廣繡口罩、廣繡香囊、廣繡耳環、廣繡絲巾等文創作品。在此基礎上,王新元打破非遺產品傳統銷售模式。“我們與互聯網結合,線上與線下同時銷售,通過抖音和微信小程序推出線上產品。”王新元將這些頗具中國風現代擺件瞄準了年輕人的市場。
本次展覽展出王新元近年創作的廣繡精品近百幅,包括不少特色地方繡種的多幅新品和衍生品,還設有市民體驗課程,讓市民感受嶺南刺繡文化。除了有大型的藝術珍品展覽,展覽還增加了食物刺繡衍生品,如服裝、包包、裝飾等,讓市民覺得刺繡也可以很接地氣,非遺也可以走進千家萬戶。
廣繡是嶺南刺繡的特色繡種,風格各異,廣繡講究針法細膩、色彩真實、富麗堂皇。展覽主辦方希望通過王新元大師的廣繡作品,豐富大家對廣繡的理解。荔灣區非遺協會負責人表示,聚元祥非遺品牌的崛起,是荔灣文旅融合發展中閃亮的星,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是一種激勵。荔灣非遺文創品牌將繼續創新探索,走出一條具有荔灣特色的非遺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