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走進廣東 > 嶺南文化 > 文化在線

粵港攜手共推藝術普及 讓國寶文物“走”進劇院

時間 : 2024-11-12 10:13:38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演出.jpg

“博物館系列:來自文物的聲音”音樂會在廣東藝術劇院上演。圖片來源:廣東藝術劇院

  11月10日晚,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廣東省演出有限公司聯合主辦,香港天籟敦煌樂團呈獻的“博物館系列:來自文物的聲音”音樂會在廣東藝術劇院精彩上演。

  劇院大屏幕上,敦煌莫高窟藻井圖案和動物壁畫、各大博物館展品的精美圖像一幕幕靈動流轉;舞臺之上,一群香港90后青年音樂家們以敦煌壁畫樂舞圖的編制組合,帶來多首內容豐富、風格多樣的原創音樂作品。

  開場曲《雛火》為廣州場“定制款”

  樸素平凡的土泥經灼燒淬煉考驗,顏色化為極簡極純的白。本次音樂會開場曲《雛火》,以廣東省博物館藏品清德化窯貼花角杯與白釉和合二仙為靈感,用樂曲描寫火苗的形態,展現了土泥窯變的過程。由《騰驤》《白兔搗藻》《麒麟》等5首小品音樂構成的《五獸組曲》,因明朗活潑的曲調深受現場“小樂迷”的喜愛,孩子們聽到組曲時發出“咯咯”的笑聲。

  據悉,《雛火》是樂團為此次廣州場演出特別創作的。本場音樂會以“博物館”為主題,以民樂改編版的穆索斯基名曲《圖畫展覽會》貫穿三個段落,串聯起一場可聽可視可感的博物館“音樂奇妙夜”。所有演奏曲目皆為香港天籟敦煌樂團原創,音樂題材圍繞敦煌壁畫、博物館藏文物等中華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藝術作品。

  用音樂連接文物、生活與人

  音樂會下半場逐漸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帶領觀眾逐步走向“博物館”深處。

  曲目《微笑》以麥積山的佛塑像與廣東省博物館的白釉觀音為靈感,不僅表現塑像凝結著美的笑容,更展露微笑背后的慈悲與智慧、決心與斗志。

  壓臺之作琵琶協奏曲《四神云氣》,靈感來自河南博物館收藏的西漢時期壁畫,以磅礴恢弘的樂章勾勒出壁畫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盤踞的大氣景象,表現人類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香港天籟敦煌樂團藝術總監暨駐團作曲、指揮甘圣希向現場觀眾講述了本場音樂會的深刻內涵,“我們不單是以音樂的形式欣賞文物,更重要的是了解文物背后的豐富故事和深厚寓意,思考文物與生活在當下的我們之間的紐帶和關系。”

  據了解,“博物館系列”音樂會是香港天籟敦煌樂團2024年新創作的主題,此次廣州演出是該系列音樂會巡演的第三站。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