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喦書院修舊如舊古韻不減。圖片來源:金羊網
4月25日,記者從廣州市黃埔區獲悉,歷經五年封閉修繕的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玉喦書院,將在5月1日起重新開門迎客。市民游客可在五一假期前去免費游覽這座八百多年歷史、廣州現存最老最完好的書院。
據悉,位于廣州市黃埔區蘿崗香雪公園以北的玉喦書院,建于南宋年間,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取名自南宋大臣、8歲時隨父遷居蘿崗的鐘玉喦。鐘父在蘿崗始建“種德庵”,鐘玉喦年少時便在“種德庵”讀書。鐘玉喦辭官回鄉后,將“種德庵”改建為“蘿坑精舍”;至元朝時,鐘氏后人再次擴建“蘿坑精舍”,取鐘玉喦之名將該建筑群命名為“玉喦書院”;明中后期,為保護玉喦書院,鐘氏后人請來僧人管理書院,并改稱蘿峰寺。
記者在玉喦書院現場看到,整個封閉式修繕工程已基本完成。廣州市黃埔區文化廣電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封閉修繕五年期間,該區一共對書院內的余慶樓、玉巖堂、種德庵等13個單體進行修繕,涉及墻體糾偏、木結構修繕、裝飾構件如灰塑、封檐板等,并增加了消防、安防、防雷、照明等附屬工程對文物建筑進行保護,“由于書院不少東西已有八百多年歷史,我們修繕起來特別小心,遵循著修舊如舊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