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走進廣東 > 旅游信息 > 旅游大圖

文藝小店點綴古樸民居 九百年古村晉升網紅打卡點

時間 : 2020-09-16 08:34:52 來源 : 大洋網
【打印】 【字體:

  眼下,永慶坊正成為最熱門的打卡點之一。殊不知,就在離永慶坊約2.5公里的荔枝灣畔,還有一處悄然升起的打卡界“新星”——泮塘五約。泮塘村是擁有900年歷史的嶺南古村,作為廣州首個以“保留”為目的的城市更新項目,泮塘五約自2017年啟動微改造,經歷危房拆除、房屋修繕、綠化提升、人文風貌保留和文化產業導入,這個原本走在日漸蕭條路上的古村迎來轉身。

3ae6257a-12d0-4f7e-9c18-6a70bcf4f70a.jpg

位于泮塘五約的綠至?時間小院,老民居變身為一個綠意盎然的庭院。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如今,漫步泮塘五約,悠長小巷中時不時可遇見咖啡店、音樂館等文藝小店,與古樸民居一起,向日漸增加的游客們展現古村的活力。

  煥然一新

  廣州900年破落古村迎轉機

  從荔灣湖公園東門,一直往西,不知不覺間就可以走進泮塘五約,這里是泮塘村一至五約中村落形態保留最為完整的一個,也是廣州歷史城區中少有保留完整清代格局、肌理和典型樸素風貌特征的聚落。村子邊緣先前與公園相隔的一些墻被拆除,越來越多人通過荔灣湖公園的引流,察覺到了泮塘五約的變化。

  一家家文藝小店藏身于彎彎繞繞的小巷中,精致的咖啡店、小茶館,充滿特色的木雕、香器等工藝品店,還有干凈整潔的村貌和悠然恬靜的氛圍,給不少市民游客驚喜,“印象中的泮塘一直在微改造中,沒想到已經變得這么文藝了!”

  時間倒回改造前。2007年到2013年期間,因荔灣湖公園擴建和“西關廣場”修建計劃,泮塘五約開啟征拆,而后又因種種原因陷入停頓。征收的房屋有些被推平,有些被擱置,年久失修,而未被征收的房屋,日漸被廉價出租或用作周邊批發市場倉庫,年輕人出走,老人留守,村子里人丁漸少。

  2016年6月,泮塘五約被列入廣州首批微改造項目,改造涵蓋中山八路以南、泮塘路以西,荔灣湖公園東北,臨近仁威古廟的區域,項目占地面積約32128㎡,改造涉及已征收房屋165棟。作為廣州首個以“保留”為目的的城市更新項目,日漸破敗的泮塘五約迎來轉機。2017年2月12日微改造一期啟動,并在2018年完工,2018年4月23日二期工程啟動,在2019年完工。

  圍墻拆了

  嶺南古村與荔灣湖公園相融

  微改造重點對街區內文物古跡、建筑群體和街區景觀環境進行整體改造。荔灣區昌華街泮塘社區黨總支部書記鄺美娥帶領我們參觀了改造后的泮塘五約?!澳憧?,原本這里都是圍墻,現在有的被拆除,有的增加了門,還有變成了透氣的柵欄?!编椕蓝鸾榻B,泮塘五約與荔灣湖公園打通阻隔后,通過改造三官廟前街與公園交界處現有房屋以及在泮塘五約外街沿公園交界處新建園林建筑景觀等方式,村子與公園相融,形成連續的城市綠色開放空間,既方便村民享受公園的環境和配套設施,也給市民游客帶來更豐富的游覽體驗?!肮珗@成了我們的后花園,安家在這的幸福感更強了?!蔽寮s居民黃叔說。

  同很多老舊社區不同,依荔枝灣而生的泮塘村擁有至少900年開村歷史,是嶺南古村的典型代表,以扒龍船、北帝誕等民俗聞名遠近,因而泮塘五約的微改造有一個大前提,即要充分保留古村建筑肌理和歷史人文風貌。

  據悉,改造中重點對三官廟、李氏敦本堂、五約亭等古跡進行原貌恢復,對敦本堂北側風水塘、皞遐書社等建筑重建修繕,并十分重視保育、傳承舞獅、扒龍舟、北帝誕、祭祖、廟會、廟祠等泮塘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官廟廣場是泮塘五約的文化活動主陣地,閑余時村民總是相聚在此聊天,并進行舞獅、練武、打鼓、節慶聚會等集體活動。經過改造,廣場地面被平整,雜物被清理,活動空間變大,在這里能感受到村民濃濃的“鄉愁”——一幅幅村民自發制作的、有關五約記憶的照片掛在廣場涼棚下,一旁幾個水缸種著泮塘“五秀”,村中長者寫下“歡迎觀賞”幾個大字。

  像這樣既能重拾泮塘歷史記憶、又能恢復村落集聚效應的公共空間,在改造后多了起來。泮溪五約亭前廣場以及若干散落在民居中的小廣場,還有處處可見的墻繪、電箱彩繪,無不彰顯著泮塘悠久的文化,盛放著村民滿懷的鄉愁。

  綠化多了

  居民點贊“干凈美觀順眼”

  泮塘五約的微改造也并非只有改善人居環境一個目標。這里除了低矮民房、老舊樓房,還有大量空置的國有征收房屋。微改造既要滿足留守在村、為數不多的居民對居住環境改善的需求,還要在歷史文化街區的活化上作出探索,兩者不能互相沖突,更要相得益彰。

  鄺美娥介紹,在改善人居環境方面,微改造中拆除了連片危房,抽疏了逼仄的建筑空間,并將大部分住宅建筑進行局部微改造,翻新立面、增設陽臺圍欄和保證采光;同時,改造中拆除了亂搭建、破舊雨棚、廣告牌,解決了“三線”亂拉亂搭問題,并完善了公廁、菜市場等公建配套設施,優化了村內指示牌、導覽圖等標識,增設了路燈照明設施。

  “村里除了幾棵大榕樹外,樹木不多,夏天要‘曬崩頭’?!便廖寮s微改造是廣州首個由設計單位先征求居民意見再編制改造方案的微改造項目,本地村民居民可就哪些要改造、哪些要保留提出意見。今年72歲的蔡叔自出生就在這里生活,他最大的心愿是增加綠化。讓他如愿的是,在保留原有古木古樹,整合原有綠化的基礎上,村里增加了不少新樹種。

  今年,泮塘五約鄰里花園第一期建成,通過對泮塘舊市場、爛地進行重新改造綠化,村里增加補種綠化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每走幾步就有綠植遮陰、花圃點綴。“以前五約很臟亂差,我都不愿意走到里面去。如今,每天穿村而過去公園,發現一路上都很干凈、美觀,好靚、好順眼。”蔡叔說,他相信這里以后一定會成為廣州的一個景點。

  而黃叔認為最大的改觀是衛生狀況,村中主干道五約直街原本一路都是水果店,改造前,有些店主、檔主總是把爛掉的瓜果丟到附近空地的雜草里,經過時臭味撲鼻。而如今,五約直街的水果攤只剩一家,附近的空地也變成了被綠化環繞的停車場,再也沒有人不自覺地往里亂丟。“鄰里花園這么美,路邊又有垃圾箱,游客村民也不會隨街亂丟垃圾,文明了很多。“黃叔說。據了解,五約直接的肉菜檔也即將被“請”到不遠處的一家菜市場中,屆時這條村中主干道也將更令人賞心悅目。

  片區活了

  文藝小店吸引年輕人打卡

  如果在以前,走在村中,是沒什么逗留消遣之處的。而如今,一個個特色小店開進了泮塘五約。走在巷子里,準能看見幾家文藝小店,或流水潺潺,或音樂裊裊,或茶香誘人,文藝小店與青磚民房交錯分布,輕松愜意的人文氣息撲面而來。

  據了解,微改造過程中,40余間已被征收國有的零散房屋被修繕,為活化運營釋放大量物業空間。在產業導入方面,近一年來,以大師工匠作坊、新青年藝術創作、傳統文化藝術展示交流等為主要業態,荔灣區文商旅中心積極推動優質文化項目落地,引入藏古唐卡、茶道香道、木雕盆栽、玉雕銀器、綠植休閑、健身體驗、音樂創作,古琴雅頌、茶茗品鑒、獨立書店等特色小店。

  一家開在巷子里的音樂咖啡館,院子里種植著仙人掌、琴葉榕等綠植,爬滿墻壁的藤蔓讓小店格外清幽。該店的負責人鄒廣超介紹,去年8月,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到泮塘創業,這里遠離鬧市,十分契合他門綠植、音樂、咖啡相結合的業態。剛開始,村民對他們有一些排斥,但一段時間過后,商家與村民的關系自然而然破冰,村民也漸漸對他們敞開了懷抱,鄰居們有些小矛盾,甚至還會找他評評理,讓他覺得十分有意思。在鄒廣超看來,像泮塘五約這樣的古村,不單單是要“火”起來,更應該“活“起來。“年輕人不愿意來的地方,沒有生氣?!笨吹竭@幾個月周末到店的游客多了起來,鄒廣超對自己的事業還是充滿信心。他分析,很大原因是得益于微改造帶來的積極效應。

  隨著越來越多小店的集聚,泮塘五約正逐步形成以文化產業為主體的新消費體驗聚落。鄒廣超表示,期待在泮塘五約的微改造中,能催生新型文化產業形態,重塑老城區文化新形象,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回歸這里,投身古村的建設中。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