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漁船星羅棋布??吭诓萏舵偨穷^沙風景名勝區岸邊。如織游人在沙灘上留下深淺不一的腳印,湛藍色的海水與晚霞相映成趣,一幅幅絕美的畫卷勾勒出人們對濱海旅游的美好想象。
近日,系列微紀錄片《走進遂溪看振興》聚焦草潭鎮,挖掘其依托資源優勢推進特色生態產業發展、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的故事。草潭鎮位于北部灣畔,面積122.7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3.5公里,擁有“草潭漁港”“十里銀灘”“千畝松林”“萬畝紅樹林”和被譽為遂溪八景之一的芳草碧潭——角頭沙等濱海風景資源。
圖片來源:南方+客戶端
打造海鮮美食休閑旅游養生名鎮
月明風清,角頭沙伏波民宿、石楊海邊奶茶館、鎮區海岸九號等多個于今年陸續建成的海邊鄉村旅游點依然燈火點點。游人坐著沙灘椅,搖晃著沙灘秋千,品嘗著椰青等小吃,一旁還有免費提供的“卡拉OK”。
在剛過去的國慶假期,近30萬游客紛至沓來涌入草潭鎮,趕海挖螺,邂逅北部灣最艷麗的落日余暉,不僅匯聚了“人氣”和“財氣”,還為草潭發展增添了“底氣”。
今年3月,遂溪縣開展北部灣旅游新區調研活動及揭牌儀式,提出要打造全域旅游重要發展極,推動濱海旅游資源整合開發而成立的旅游新區,包括草潭鎮在內的六個鄉鎮備受關注。
據草潭鎮黨委書記林立介紹:“近年來,草潭鎮深入貫徹落實遂溪縣委的‘1+3+6’行動計劃,全力打造‘環北部灣海鮮美食休閑旅游養生名鎮’。圍繞發展定位,草潭鎮推進下六沙蟲科普文化館建設,培育鄉村旅游打卡點,挖掘古樹古跡,將各風光景色,串珠成鏈,講好草潭故事,廣攬天下客?!?/p>
據悉,草潭鎮已完成2021年至2025年的產業規劃,四個產業區成為日后有所側重的發展區域。其中,圩鎮商業發展區提出要“重點布局漁港服務業、餐飲娛樂業、旅游健康產業”;旅游發展區則將以角頭沙旅游區為抓手,重點布局發展環北部灣海鮮美食休閑旅游養生名鎮旅游產業,發展觀光垂釣、農業觀光、漁家體驗、住宿美食等特色產業。
緊扣鄉村旅游發展的主題,草潭鎮鎮長卜英忠表示:“我們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一方面以創建示范村為目標,結合人居環境整治,積極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大力推進旅游服務配套設施建設,打造草潭特色的鄉村風貌帶、示范帶,勾勒出鄉村振興新圖景?!?/p>
據悉,接下來草潭鎮將繼續推動餐飲、賓館、商場、娛樂等第三產業的升級改造,補齊短板,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
此外,草潭鎮將積極推進草潭特色海鮮美食風情街、草潭海濱沙灘浴場等項目,主動對接遂溪北部灣旅游新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將角頭沙景區建設成為濱海旅游知名景點,同時爭取與其他沿海鄉鎮形成聯動,分享湛江打造“紅樹林之城”發展紅利。
推動“旅游+”聯農帶農發展模式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鄉村旅游已成為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去年7月,廣州市越秀區駐草潭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完成進駐后,工作隊組織全體人員認真閱讀《遂溪縣全域旅游發展規劃(2020—2030年)》,將鄉村旅游寫入《廣州對口湛江草潭鎮幫鎮扶村發展規劃(2021—2025)》,做好鄉村產業振興的頂層設計。
一條條巷道,一個個設施,悄然而起。
草潭鎮緊緊抓住鄉村振興大發展大提升的有利時機,掀起了建設浪潮,全鎮33個行政村144個自然村的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發展環境持續優化,文明鄉風不斷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優先考慮了鄉村旅游發展的需求。
工作隊前期會同鎮政府農辦、規劃辦等相關部門人員,提前為鄉村旅游點的通水通電通路等基礎建設以及生態環保等方面提供指導意見。
此外,工作隊和科技特派員積極牽線東莞知行旅行社、康輝旅行社、湛江啟亮教育等4家旅行社和1家研學教育機構,充分挖掘角頭沙露營、下六沙蟲研學、下六番薯采摘、深海網箱金鯧魚和紅樹林觀光特色,組織了露營、研學和出海觀光等不同類型的鄉村旅游團,累計參團人數超過250人次。
“實現農戶增收致富,是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工作隊隊長羅建城說道,工作隊積極發揮幫與推的作用,設計鄉村旅游線路和服務小程序,推動打造“旅游+”的聯農帶農發展模式,以消費帶旺農家餐飲、旅店民宿、采摘體驗、垂釣休閑等項目,激發群眾生產致富。
同時,工作隊還致力于代言草潭鎮的農產品,將草潭生鮮金鯧魚、草潭金鯧魚干、下六沙蟲、下六番薯共4個產品列入“湛江心意”廣州對口湛江消費幫扶產品目錄清單;另外,幫扶工作隊及其單位熱心采購幫扶地區的農產品已達到11萬余元。
“產業+旅游+文化”成發展方向
9月29日上午,下六沙蟲文化科普館揭牌,依托被列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的“下六沙蟲”,把文化融入農產品培育中,賦予農產品文化內涵,講好農產品背后蘊含的文化故事,全力推動農產品品牌品質的迭代升級。
前廳合影區、鄉村振興區、南洪村史區、沙蟲視頻區、沙蟲研究區、沙蟲產業區、沙蟲文化和沙蟲品鑒區……步入下六沙蟲文化科普館展廳,由點到面,環環相扣,讓參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南洪人以沙蟲為帆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的勇往直前。
近年來,草潭著力放大綜合帶動效應,豐富產品業態,積極包裝提升下六沙蟲、下六番薯、火龍果、金鯧魚、瑤柱等農特優新農產品,做大做強做亮農漁特色產業取得了新成效,僅金鯧魚今年產量達一萬噸,產值達2億元。
草潭鎮黨委委員、副鎮長何曉文談道:“草潭鎮黨委強化鄉村振興領導,凝聚各方力量,為鄉村振興出力支招、增添新動能。同時以‘平急轉換’工作機制集結全鎮資源力量,筑牢村黨支部戰斗堡壘,選優配強村支部成員,發揮‘頭雁’效應,帶動增收致富?!?/p>
圍繞產業興旺,草潭鎮積極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因地制宜積極推進鄉村振興重點項目建設,發展現代農業產業經營,充分發揮土地效益,帶動農村發展、農民致富。
目前,草潭鎮已建有特色扶貧產業基地4個,其中成功申報“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共有2個,深海網箱養殖的金鯧魚年產值超4億元,下六沙蟲年產值超1億元。釵仔村火龍果、路塘村海鴨蛋、泉水村番薯等產業項目也正在培育。
面向未來,草潭鎮將不斷推進“12221”市場體系建設,做大做強以深海網箱金鯧魚、下六沙蟲為代表的“藍色經濟”,加大撂荒地復耕復種推進力度,扶持與培育下六番薯產業,刷亮“下六番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品牌,推進“產業+旅游+文化”融合發展,繪就鄉村振興的錦繡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