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節假期3天,廣東省共接待游客2010.7萬人次,同比增長6.0%,收入84.8億元,同比增長7.9%。其中,納入監測的百家重點景區共接待游客406.9萬人次,同比增長16.2%;納入監測的13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共接待游客51.6萬人次,同比增長4.9%;納入監測的14段古驛道重點區域接待游客109.7萬人次,同比增長22.4%。
假日期間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場平安穩定。截至9日下午,全省未發生重大文化和旅游安全事故,也未發生重大文化和旅游服務質量事件。
“帶娃打卡博物館”成端午遛娃新潮流
今年端午節假期適逢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雙主題加速催熱文化旅游。旅行社的數據顯示,受“博物館尋寶”“文物賣萌”等創意活動的吸引,“帶娃打卡博物館”成為今年端午假期的遛娃新潮流。
廣東文化旅游部門精心策劃重點活動,不斷豐富假日文化旅游產品供給,為全省人民提供豐富多彩的文旅大餐。7日晚,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全國主會場活動在廣州啟動,約2500人在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參加了活動啟動儀式暨主會場展演活動,8日約5800人參觀了在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舉辦的非遺展覽。粵劇、古琴藝術、維吾爾木卡姆藝術等40多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紛紛亮相,廣繡、醒獅和嶺南建筑等文化元素向觀眾展示了廣東文化的特殊魅力。
與此同時,梅州開展了“南國牡丹”的廣東漢劇、童聲亮嗓唱山歌、杯花聲聲歌生活、提線木偶玩變臉等一系列梅州非遺展演,給現場的市民觀眾帶來精彩演出。
截至9日下午,廣東省博物館接待游客約3.2萬人次,省立中山圖書館接待讀者近2.7萬人次,廣東美術館接待觀眾游客約2萬人次。廣州市屬博物館為公眾提供展覽95個,接待觀眾約5萬人次,提供人工講解約300次(批)。
紅色文旅活動豐富多彩
今年端午期間,全省各級文化和旅游部門加強策劃,深入發掘紅色文化資源,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紅色文化旅游活動。
其中,廣州魯迅紀念館舉辦了“紅的文學——廣東左翼作家點將錄”展覽,展示了近300件珍貴的文物文獻展品和300多幅歷史照片,全方位展示了廣東左翼作家在歷史中的地位和發揮的作用,端午假期3天共接待觀眾約4000人次。
此外,全省各地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和各種文藝演出場所,安排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客流較平時大幅增長。廣州市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總游客約2萬人次。東莞市鴉片戰爭博物館總游客量為18萬人次,中山市孫中山故里旅游區總游客量近2萬人次。
潮州、江門市核心景區吸引力強,廣濟橋等重點景區爆滿,古城客棧民宿、茶館等旅游新業態大放異彩。廣州長隆、韶關丹霞山等重點景區旅游市場也持續火爆。
南粵古驛道游等精品路線受青睞
假日期間,全省近年來精心規劃打造的紅色旅游線路、南粵古驛道、歷史文化游徑、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等深受青睞。其中,韶關市梅關珠璣古道景區和西京古道景區兩個古驛道景區共接待游客3萬人次。
家庭游、自駕游成為今年端午假日主要旅游方式。以時令水果美食主題的鄉村景區、以水上消暑活動為主題的濱海景區和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古鎮古城景區繼續成為游客熱選,并特別受到親子家庭熱捧。其中,湛江徐聞“菠蘿的海”鳳梨采摘、廉江良垌荔枝采摘、雷州覃斗芒果采摘、遂溪火龍果采摘都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南極村舉辦的“晚霞隨手拍”有獎活動,硇洲島存亮灣舉辦的趕海、玩沙、品海鮮粽子等活動也廣受歡迎。
此外,端午假期全省共受理旅游投訴1件,已經按規定跟進并得到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