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女將在比賽中。圖片來源:金羊網
13日,代表廣東出戰的湛江赤坎女子足球隊奪得第十四屆全運會群眾組五人制足球女子乙組冠軍,這是本屆全運會的首枚金牌。這枚廣東女子足球全運會歷史首金的背后,蘊含著一群平均年齡達到41歲的“媽媽軍團”對足球的執著、熱愛和堅持。
球隊主教練張智介紹,這支隊伍幾乎每位球員都是兩名孩子的媽媽,此次參賽她們家人給予了莫大的支持。
作為前省隊隊員、隊長譚華燕對足球有股癡狂的勁。當球員時拿過女超聯賽第三名,退役后她曾經離開過足球圈,當過銷售,去讀過書,也當過體育老師。但孩子剛滿月的第一天,她就做出了一件瘋狂的事情——踢了一場野球賽。“當時看到群里姐妹們召喚嘛,有球踢,當然去啦!”后來譚華燕的母親放心不下,抱著剛滿月的外孫女在球場邊觀戰,頻頻向譚華燕喊話“不要跑,別和人搶球,不要太興奮”。
后來女兒五歲那年,在體育場里帶孩子遛彎的譚華燕一時興起,光腳加入一支男隊的野球賽,就再也壓抑不了心中那份對足球的熱愛,把過去一幫玩足球的姐妹叫出來,集結成隊,每周一練。“當時的宗旨就是開心足球,都是和男隊比賽。直到2016年,我們在踢球的時候被公園一號的執行董事勞筠看到了,她很驚訝我們在這個年紀還對足球這么熱愛,就把我們都給召集了,沒有工作的隊員可以去她那兒上班,有工作單位的,就平日有比賽的時候大家一起組隊參賽。”
這次奪冠,譚華燕非常激動,她說從沒想過能在這個年齡征戰全運會,還拿到了冠軍,算是為自己的足球比賽生涯畫下一個圓滿的句號,但自己的足球事業不會結束。如今她是湛江市第八小學的體育老師,同時負責第八小學和第十七小學兩家學校的足球培訓工作,“接下來要繼續為培育足球下一代而努力!”
這群媽媽隊員能夠全身心投入比賽,也和家人的支持離不開。譚華燕丈夫也是體育老師,平時還會針對她比賽時出現的問題給出建議。而隊里年齡最大的湯靜怡的參賽則是經過了一番爭取。一開始丈夫怕她受傷,不同意她參賽,但后來看了她在場上的表現后,態度有所轉變,對她越來越認同,到現在以她為榮。曾經是市隊足球隊員的湯靜怡如今開了一家體育公司,創建了足球俱樂部,兒子也成為一名足球青訓小隊員。
“現在我是兒子的偶像,這次出發前他對我說‘媽媽,拿個冠軍回來!’我也希望用拼搏的精神給兒子做出榜樣,讓他知道,有付出去爭取,才有收獲。”如今拿了冠軍,湯靜怡說這種喜悅由心散發,“感謝有這個平臺可以展示自己,沒有辜負當年的教練,終于等來一個全國冠軍,也給了自己一個交代。”
這次比賽也讓這些媽媽隊員重溫了青春和當年的榮光。曾經是海印女足一員的張兢男曾經代表球隊拿過全國錦標賽、超級聯賽前三名,也拿過超霸杯冠軍。如今執教廣州市09女足梯隊。這次參賽,她見到了很多當年比賽時的老對手。比如遼寧隊大部分球員是原八一隊隊員,天津隊的隊員也是當年廣東隊的老對手,“大家遇見都很開心也很驚訝,這么多年后,沒想到大家竟然還能在球場上再次相遇。而且對方踢得依然和年輕時那般兇猛。”張兢男笑著說。
在譚華燕的朋友圈里躺著這樣一句話:“熱愛的東西可以多也可以舍棄,但唯有足球不可辜負。”這也是這群媽媽隊員們的心聲。
廣東湛江女足全運奪冠,帶來怎樣的啟示?
此次廣東湛江女子足球隊奪得全運會群眾組五人制足球女子乙組冠軍,成功的背后有不少可以總結的成功經驗。
本屆比賽,湛江市足協承擔了組建五人制足球女子乙組參賽隊的任務。湛江一向有濃厚的足球底蘊,出過多名國腳,如今國家隊便有三名國腳羅桂平、林宇萍、陳巧珠來自湛江。湛江籍球員譚茹殷更代表中國隊參加過加拿大世界杯、里約奧運會和法國世界杯,提名過亞洲足球小姐。20年來,湛江市體校足球項目向上級單位輸送的男女子足球運動員便超過百名。在這塊足球“富礦”里選材,水平首先低不了。
此次比賽,招募隊員的工作主要由湛江銳虎足球俱樂部承擔,以赤坎區老女足隊為主力班底,由來自廣州體育學院的亞足聯L2級教練員張智擔任主教練,他執教過眾多五人制球隊,是廣東最好的五人足球教練之一。
張智介紹,此次廣東女足的參賽模式值得推廣。張智特別提到了此次參賽的醫療保障問題,由于7天打5場比賽,對于這個年齡段的隊員來說,頻繁的傷病無法避免,球隊為此特意邀請了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康復醫學中心主任梁高哲隨隊,這名隊醫也被隊員們親切地稱為“神醫”。“這次的康復治療非常關鍵,梁醫生每天都會幫隊員按摩、針灸治療。群眾性比賽,其他隊都沒有配備隊醫,只有我們隊有,后來很多隊都找梁醫生幫忙按摩治療,他每天都忙到凌晨才能結束工作。有一次比賽,貴州隊的守門員半場受傷臥地不起,也是梁醫生過去幫的忙,這也是體育精神的體現。”
另外,這枚金牌也是廣東足球人多年來共同努力的體現。據廣東省足球運動中心主任、廣東省足協副主席程志文介紹,這些年來,廣東重視社會足球和青少年足球的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全省21個地級市和順德區都成立了足協,全省有109個縣區足協。在省足協注冊的球員如今增長到了1.5萬余人,業訓俱樂部110多個,中國足協認可的足球青訓品牌20個,全省還有4000多所致力于足球推廣、普及的學校。就拿此次參賽的球隊來說,同時參與足球青訓工作的球員也不少。正是有了這樣的氛圍和群眾基礎,才有了此次成績的突破。